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以及请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举例说明知觉的特征
知觉在本质上有如下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这对象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看作孤立的,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例如我们在看到一只铅球时,就会觉得它硬、冷、圆、光,这是人的多种感觉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即知觉水平的认识。
2、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许多知觉对象中,对其中部分对象知觉得特别清晰,其余的对象则作为背景而知觉得比较模糊。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看,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强度、反复出现等;从主观方面来看,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3、知觉的理解性
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往的知识经验来对事物进行理解和补充,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理解可以使知觉更为深刻、更为精确,可以使知觉的速度提高。言语在知觉的理解中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无论是形状、大小、颜色、还有亮度),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被破坏。例如,远在1000米以上,形状知觉的恒常性会被破坏,在色光和强光下,颜色的恒常性也会被破坏。
影响知觉恒常性因素主要是理解的作用,即经验的作用。由于人能够不受观察条件、距离等)的影响,而始终根据经验按事实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从而可以有效地适应环境,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感知对象的恒常性。
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
【答案】:(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不可能同时把接触到的外部事物纳入知觉对象,而总是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把它们构成一个整体,使之得到清晰的知觉。例如,上课时学生只注意到了黑板上的信息,而并没有知觉到教师穿了什么衣服,这就是知觉选择性的体现。(2)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例如,我们在看足球比赛时,我们会将穿同一服装的队员知觉为整体,会知觉到每个队的打法,这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个体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要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和说明的特性。例如,当我们阅读一首诗时,虽然很多字词不认识,但我们会根据经验知道是什么字,这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系统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认识的特性。例如,一个人站在较远位置,我们不会低估他的身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过程并不是对感觉材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非常有组织、有规律的过程,知觉的过程中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加工,这保证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相对可靠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知觉的四种基本特性)
对于知觉的这四种基本特性,考试的时候往往会给一个具体的题干描述,让考生选择对应的知觉特性。所以这个知识点需要进行重点的学习和区分。
首先是知觉的选择性。关于此特性的概念为: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在此概念中,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就是对象和背景,对于此特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对象从背景中知觉出来,这就叫知觉的选择性。比如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在讲义上标记出重点知识,就是把这些重点知识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所有呈现的知识当中知觉出来的过程,体现的就是知觉的选择性。14年山东德州考过一道题目: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体现的是知觉的哪个基本特性。这道题目体现的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其次是知觉的整体性。首先是概念: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此概念中,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就是部分和整体。因此,简单来说,由事物的部分推整体,体现的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比如我们古语有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也就是通过豹子的一个斑点,就可以得出这个动物是豹子。体现的就是从部分推整体的过程,为知觉的整体性。有一道考题说:漫画家勾勒数笔,别人就知道画的是谁。这个体现的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再次是知觉的理解性。它的概念是: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在此概念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知识经验。体现的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因此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典型的例子就是: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正是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因此对于同样的人“哈姆雷特”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这个体现的就是知觉的理解性。简单一句话就是:单对象,多结果。14年潍坊考过一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的是知觉的哪个特性。这是因为人们知识经验的不同导致的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这个就是理解性。
最后是知觉的恒常性。首先是概念: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比如一个人渐渐走远,我们并不会觉得这个人本身变小了,而是会把他知觉为大小不变的对象。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成分又包括四个: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14年东营考过一道题目:打雷的时候,在屋里听到的雷声比关门的声音还小,可是我们依然会把雷声知觉为很响亮,问体现的是知觉的哪个特征。这道题描述的就是条件发生变化,我们是在屋内听到的雷声,而结果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我们知觉的雷声依旧很响亮,条件变结果不变,这个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的体现。
文章分享结束,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和请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