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于哪个诗人?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于哪个诗人描写的哪种动物

七月网450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首诗是谁写的

这句话是金朝末年的诗人元好问写的,是一篇名为《摸鱼儿·雁丘词》词作中的其中一句。元好问从小便有“神童”之名,年仅十一岁便获得翰林侍读学士的青睐。可惜颇有才情的他并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16岁与19岁时前后两次参加科举均名落孙山。虽未能在考场上获得好成绩,但是元好问却在第一次赶考途中创作了一篇名作。这篇名作便就是《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于哪个诗人?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于哪个诗人描写的哪种动物

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从陵川前往并州参加府试,途中他偶遇一位捕雁人。由于二人同路,于是这捕雁人便主动与元好问搭讪,一来二去之下这捕雁人就说起了他手中两只大雁的来历。他说他一开始就只打中其中一只大雁,另一只侥幸躲过捕杀的大雁却久久不肯离去,而是一直盘旋在空中。这捕雁人本以为这只大雁没一会儿便会离去,不曾想它在哀嚎了一阵之后便飞速撞向地面。

元好问听捕雁人说了这个故事之后觉得大雁原来如此重情,甚至不惜以死相随。深受感动的元好问出钱买下这一对大雁,并将它们妥善埋葬了起来。不仅如此,由此受到启发的元好问还创作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名句。后来金庸在《神雕侠侣》这一作品中也引用了这句话,随着该作品的广泛传播这句话也变得更加广为人知。

话说元好问在两次参加科举均未中的情况下,他在23岁那年又再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过依旧未能高中。后来直到过了而立之年元好问才进士及第,可惜没多久便又因牵扯入科场纠纷而放弃选任。三年之后元好问再次参加科举并获得优异成绩,此次高中之后他便留在了汴京任职。

问世间情为何物,原句是什么,出自何处,作者是谁

问世间情为何物,原句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出自《摸鱼儿·雁丘词》。

作者是金朝文学家元好问。

原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翻译:

泰和五年,我赴并州赶考,偶遇一个猎人说了一个故事:猎人将捕到的雁杀了,另一只已经逃走的雁却不肯离去,不断悲鸣,最后终于坠地自杀。我非常感动,花钱买了这对雁,把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堆石为记,名为雁丘,写下这首雁丘词,旧作不协音律,现今修改了一番。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扩展资料: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

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此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是谁写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

摸鱼儿·雁丘词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

双雁

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