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歇后语故事大全视频,歇后语故事大全视频播放

七月网2210

歇后语大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歇后语故事大全视频,歇后语故事大全视频播放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打破沙锅——问到底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聋子的耳朵——摆设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猫哭耗子——假慈悲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生姜——老的辣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四两棉花——免谈(弹)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芝麻开花——节节高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黄忠叫阵—不服老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张飞睡觉—不闭眼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梆子改木鱼----这个挨敲的货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八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三角坟地---缺德

三年不洗口---一张臭嘴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大车拉王八---载你

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天落馒头---狗造化

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牛屎虫搬家---滚蛋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

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

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阴间出赏格---寻鬼

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肉骨头敲鼓---荤(昏)都都

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

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后背梁长疮骨脐眼流脓---坏透了

豆豉口袋---臭东西

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披着狗皮---不是人

范进中举---喜疯了

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狗打喷涕---三日晴

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

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骆驼生驴子---怪种

种地不出苗---坏种

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看见菩萨屙屎---讲鬼话

高梁撒在粟地里---杂种

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

雪地画梅---狗脚板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

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瞎子拉琴---瞎扯

阎王的爷爷---老鬼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众人)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四)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陈琳)

2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集如下: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小学生歇后语大全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兔)子尾巴——长不了。

(龙)王跳海——回老家。打(蛇)七寸——找要害。

(马)尾搓绳——不合股。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猪)八戒照镜子——里外小是人

刘备访贤——三顾茅庐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

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经典歇后语故事大全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故事:在1482年7月23日,刚满24岁的小伙子吴东胜准备去街上买二斤白菜。突然,看见了一个人羣拥挤的地方。他看见人羣内部似乎有一个擂台。于是,他使用轻功飞过人们的头顶,落在了擂台的最前方。

原来,台上正站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与一个膀大腰粗的男子在比解死结。两个人各拿了一个复杂的用麻绳捆的结。粗一看去没什么奇怪,细一看就不得了了,这个大结上至少有90个小结。小姑娘和大汉开始比赛谁先解开结了。吴东胜明白了,这不是比武招亲,也不是比文招亲,而是比巧招亲呢!

没过5分钟,少女就已经把所有的结解开了。而那位中年汉子却才解30多个结。于是,那位少女对大汉说道:“对不起,失败了。”中年汉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擂场。接着,少女又对大家说道:“现在只剩两个结了,如果也失败的话,今天就到此结束了!”

吴东胜早就想好了:这位少女有着一对水灵灵的眼睛,五官端正,皮肤也嫩白,身材也很苗条。吴东胜又想到:我也要到结婚的时候了,老母亲也还没有看见过我的女朋友呢!于是,他飞上了擂台。

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吴东胜上台就问:“有没有规则?”“有,谁先弄开谁就胜!”听了规则后,吴东胜和少女的比赛正式开始。吴东胜拿出匕首一刀就把结给砍断了。因此也赢了这场比赛。

释义: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张三爷的茶——半路回甘

故事:一富有者,人称张三爷。凡穷人来借贷,他皆泡粗劣茶相待,饮后便问:“我的茶好吗?”凡说“三爷的茶是上等好茶”者,皆可获借贷。反之,不管怎样苦求,皆不借不贷。有一穷人,不知三爷这一脾性,登门求借时,直说三爷之茶实为劣等粗茶,结果无论怎样哀求,都未获借贷,只好怏怏离开三爷家。他一路走一路想:“为什么他人去三爷处可获借贷,惟独自己不能?!”想来想去,忽悟自己可能因说他茶不好之故。因此决定复去三爷处弄个究竟。于是,当他重到三爷家门时,便大声呼叫:“三爷呀三爷,你快出来!”三爷闻声而出,问:“你又来何事?”穷人忙说:“三爷,我是穷人见识短,早先到你家饮了你一杯茶,不觉得怎样,所以错说是劣茶。哪知你的茶喝进肚里,特别不同,我从你家出来后,走一步肚里浓甘茶味就涌现一次,走到半路,你的茶回甘得不得了,使我提神醒脑,全身清爽啊!所以我特地回来,告诉你,三爷的茶是世间最好的上等茶啊!”三爷一听飘飘然,终于答应借贷。

释义:这一歇后语寓意两层:一喻三爷为人虚伪,被人一拍马屁,便飘飘然。二是喻凡办事碰上挫折时,宜多思,找出症结,改变策略,往往能把事情办成。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故事:小村子,有一户人家,早上男主人出去干活,家里只有一只猫和一只狗。

每天早上,不诚实的猫一看见男主人外出干活,就在家门前呼呼大睡!这时,老鼠一看见猫在睡觉,就一羣一羣,悄悄地去家里找东西,弄得家里乱七八糟,家俱至少被咬出了五个缺口,那是调皮的老鼠没事干,所以乱咬的。

忠实的看门狗看见了,每天都烦得要命。这一天,狗跑去猫那,用脚推了推猫,猫打着鼾说:“什么事啊!忠实的明星?”狗说:“懒猫!别睡了,你看家里,老鼠成千上万,都在吃食物,咬家俱,弄得乱七八糟,多不卫生啊!”猫说:“你别管。”狗又用脚推了推猫,猫生气了,说:“别管闲事了,看你的门去,别吵我了,再吵我,我对你不客气!”哎,无可奈何的狗又看了看家,愁眉苦脸地走到门前趴下。

庆仔丢失牛仔——去远了

故事:庆仔是放牛娃,生性好玩,尤其喜欢看戏,简直是个戏迷。他每日早上把牛仔牵到山坡上,将牛绳往树头一拴,就自己玩去了。有一天,邻村做佛生日,唱戏酬神,香菸缭绕,锣鼓喧天,十分热闹。庆仔将牛仔一放就跑去看戏。直到太阳沉西,天色昏暗,庆仔才跑回山坡,不禁大吃一惊,牛仔不见了。庆仔急忙沿着山坡一路找去,逢人便问:“见到我的牛仔没有?”对方反问:“几时丢的?”答道:“大半天了。”对方摇摇头感叹地说:“去远了,没望啦”。结果牛仔没有找着,消息却传遍三乡五里。这就是歇后语“庆仔丢失牛仔———去远了,没望啦”的由来。

释义:形容事情很久了才来处理,本来是可以预见并且采取措施避免的,带有贬义。

猫纠打电话———受了一次惊

故事:在晋江安海一带,人们若遇到出人意料之外的事,受到惊吓,就风趣地说:“猫纠打电话———受了一次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解放初期,只有少数***机关有电话,私家有安电话的,实为凤毛麟趾。人们有急事需要打电话,都要到邮电局去打。猫纠是个开小店做小买卖的老实厚道的商人。因为生意兴隆,货物突然脱销,急需尽快进货,于是猫纠兴致勃勃地跑去邮电局打电话。由于当时设备较差,猫纠又缺乏使用电话的经验,结果“喂,喂,喂!”喊了大半天,一句话也没有跟对方说清楚。然而电话费是以通话时间长短来计算的,邮电局开出的电话费数目之大,使猫纠吓得目瞪口呆。此故事后来便浓缩成为幽默生动的歇后语。

释义:该词常用来形容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而闹出洋相,常带有调侃之意。

庵秋婶打女婢——刚刚好就好

故事:解放前,秋婶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识礼,性格爽朗,思想开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乡里人尊称她庵秋婶。

庵秋婶认为家里的女婢做了错事,必须进行鞭笞责罚,但责罚要有度。若打轻了,不会痛,她不能记取教训;若打狠了,打伤了还得给她治疗,甚至耽误了做工。因此,刚刚好就好。这事很快就流传开了,后来成为人们劝说那些待人处事太过份的人的通俗歇后语:“庵秋婶打女婢(喳某简)———刚刚好就好。”

释义:形容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过度。

歇后语故事大全有那些

歇后语故事!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仙人。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钟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萧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他们随身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有一天,八仙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入水中,以显“神通”而过。诸位仙人都响应了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入水中,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

后来,人们把这个经典故事来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竞争。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东吴老将黄盖向周瑜上火攻赤壁之计后,有想出了写信向曹操诈降的策略。为了使生性多疑的曹操相信,黄盖和周瑜秘密定计之后,在一次帐前军事会议上,黄盖故意说曹操兵多将广,东吴兵少力弱,交战必败。周瑜气急之下将黄盖推翻在地用军棍痛打,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让人抬了回去。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认为一个屡立战功的老将,受此侮辱,气愤之下写信投降,完全是情理中的事,当然毫无疑问了,于是中了计。其实,周瑜打黄盖完全是预先商量好的,人们从这件事中引用出了这句歇后语。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3000多年前,老太公姜子牙闲居在渭水,当他听说周文王礼贤下士,便到渭水之滨垂钓养老,以垂钓磨其性、固其志、温谋略、习战法。他垂钓的特点:一在大江河边,二不用饵、不弯钩,三远眺江河之波涛,近闻林中之鸟鸣。周文王听说姜太公的贤能,就不辞辛苦地来到渭水河边请他出山,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后来周文王与周武王得到姜太公的辅助,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