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故事简短
歇后语故事!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仙人。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钟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萧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他们随身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有一天,八仙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入水中,以显“神通”而过。诸位仙人都响应了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入水中,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
后来,人们把这个经典故事来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竞争。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东吴老将黄盖向周瑜上火攻赤壁之计后,有想出了写信向曹操诈降的策略。为了使生性多疑的曹操相信,黄盖和周瑜秘密定计之后,在一次帐前军事会议上,黄盖故意说曹操兵多将广,东吴兵少力弱,交战必败。周瑜气急之下将黄盖推翻在地用军棍痛打,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让人抬了回去。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认为一个屡立战功的老将,受此侮辱,气愤之下写信投降,完全是情理中的事,当然毫无疑问了,于是中了计。其实,周瑜打黄盖完全是预先商量好的,人们从这件事中引用出了这句歇后语。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3000多年前,老太公姜子牙闲居在渭水,当他听说周文王礼贤下士,便到渭水之滨垂钓养老,以垂钓磨其性、固其志、温谋略、习战法。他垂钓的特点:一在大江河边,二不用饵、不弯钩,三远眺江河之波涛,近闻林中之鸟鸣。周文王听说姜太公的贤能,就不辞辛苦地来到渭水河边请他出山,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后来周文王与周武王得到姜太公的辅助,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用歇后语编童话故事350字
皮镬子——铲不动。比喻十分吝啬。
橡皮擦子——有错就改
橡皮的脑袋——不过电,不开窍
橡皮钉进墙——软硬是个橛;软硬是个角
橡皮钉子-----不软不硬
橡皮棍打人----不留痕迹
橡皮棍子-----做不了柱,做不了主
橡皮棍子做起干---竖不起来,树不起来
橡皮锅里煮毛线----胡搅蛮缠
橡皮人---能软能硬
橡皮糖----扯得长
关于歇后语小故事50字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见到一大户人家门上挂着一个很漂亮的铃铛,于是他想把这个铃铛偷来据为已有,他天真的以为掩着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声音了,当他碰到这个铃铛的时候,顿时发出声音,让大户人家的人知道了,被捉之后的他,很后悔,为什么我掩着耳朵,还是有人听到呢?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以为做什么事可以瞒天过海,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
之后就流传这样一个歇后语:掩耳盗铃----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