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悬空寺在哪里
众所周知山西这个省份凭借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万游客前往观光,他有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比如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但其实除了这些景点还有个景点也是很值得一去的,就是依山而建,令人叹为观止的悬空寺了。那山西悬空寺在哪里,悬空寺怎么去,请小伙伴们继续往下看吧。
山西悬空寺在哪里
山西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这座寺庙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就是他是建在山涧峭壁上,仅靠着木质框架结构,直接嵌入崖内而不倒,是我国现存切保存得最好的高空木质结构建筑。还曾被徐霞客赞为天下巨观,来到此地旅游绝对是不虚此行。
悬空寺怎么去
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以抵达悬空寺,你可以在大同汽车站坐车,大同汽车站有直达悬空寺的巴士,6:30-11:00每半小时一班。也可以包车到恒山、悬空寺,价格在50元上下。自驾车可走京大高速,在马连庄口出,走省道203,直走即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有条件的话可以直接报一日游的团,听导游讲解更好的了解这人文景观背后的故事。
关于山西悬空寺在哪里以及悬空寺怎么去等问题小编也在上面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了,想去悬空寺旅游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下,选择坐大巴车的小伙伴,上山前注意问好回山下的车,离悬空寺最近的汽车站六点之后就没有车下山了。
悬空寺在什么地方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的翠屏山半山腰的内凹处,寺内最高处距离谷底90余米。寺庙的正上方的山体被开凿出一条天沟,用以避免更高处的山体出现落石砸到寺体。
该寺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期重建,整座寺庙建于翠峰山的半山腰上,依靠27根木梁支撑全部寺庙主要建筑,远看形如悬在半空,故名悬空寺。整座寺庙共有40间房屋,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主体建筑之间由走廊和栈道相连。
在整座寺庙的底部共埋有27根木质横梁,直径约为50厘米,这些木梁均曾被桐油浸泡,其中一端依靠榫卯结构固定在山体之中,另有一部分承接寺庙主体建筑,并从主体建筑下伸出1米左右以承接栈道部分。
扩展资料:
悬空寺的创建的历史有不同说法。一种称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是由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将天师道长寇谦之的天师道场迁移至此。悬空寺建成时原名为玄空阁,后因为“悬”和“玄”谐音,以及寺庙建在了悬崖的半山腰处,遂被称为悬空寺。
另一说法称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在天兴元年(398年)攻克北燕后,从中山北归平城,发兵万人凿开恒岭,通直到五百余里,此处为始基。宋朝杨业镇守三关,也屯兵于此。
在金代之前,悬空寺已经成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位合贡于寺院的最高处。该寺庙于金朝、明朝、以及清朝同治年间均有重修,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重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空寺
悬空寺在哪里悬空寺旅游指南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宗教寺庙。悬空寺也出现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就是在这里,令狐冲被译林的母亲欺负了。它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悬空寺的导游。
地点:山西省大同市浑源
开放时间:08:30~17:30(冬季)
门票价格:旺季130元/人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们几个朋友约好,从涞源县城出发,去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的悬空寺。
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金龙峡,看到了远处悬空寺的身影。走在峡谷中间,右边是西峰翠屏山,左边是东风天峰岭,对面是高高的横山水库。
悬挂在翠屏山山腰,正殿西朝东,大门朝南。有三组建筑,首先是三个宫殿,然后是三个寺庙,最后是三个宗教大厅。大殿小巧精致,里面是乾坤世界。
简介:孔宣寺是中国唯一一座集佛、道、儒为一体的独特寺庙。山水为:“面向恒山,倚翠屏;上传危岩,面向下方深谷;
凿石为基,以石造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我们顺着向导的手势往上看,只有十几根筷子一样的木柱支撑着它。
一大块赭黄色的岩石似乎微微前倾,瞬间就会崩塌。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千年,这是一个奇迹。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刻在寺下岩石上的“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墨宝。
栈道的石壁上,还刻有四个大字,上面写着“公输天桥”,赞美悬空寺的建筑技艺。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自叹“巨观天下”,说“海市蜃楼疑沧海,鸟径无云。”当地有一首民歌:“悬空寺,半山高,三马尾悬。”这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钦佩。
走进山门,眼前是一座双层亭子。院内两栋危楼对峙,既是碑亭,又是门楼,后为三大殿。就像雕刻精美的寺庙浮雕一样,它镶嵌在万仞的悬崖上,有着巨大的飞行潜力。
爬梯子,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顶,走走廊,几经波折上上下下,左绕右绕。若身在九天宫,如登天如梦。可谓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景”。
走着走着,就像一辆绝壁上的揽胜。我的腿太好了,一不留神就会踩空掉进峡谷。
三教最高殿是必去之地。在大厅的中央坐着释迦牟尼,他是仁慈和和平的。左边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谦逊地微笑着。右边是老子李二,道长,清高豁达。他们仿佛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标志着佛、道、儒三家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和为贵”、“仁者爱人”和道家无边无际的道理。是“三教”思想融合升华的展示,成就了悬空寺的与众不同:一是“悬”。全寺共有40个大殿和亭台。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由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着。有些木柱其实根本不受力,真正的重心支撑在坚硬的岩石中,飞梁靠力学原理半插入作为基础;
二是“奇”,位于深山峡谷中的一个小盆地。整个身体悬挂在悬崖中间,崖顶突出的部分看起来像一把伞,保护着古庙免受雨淋。三是“巧”,因地制宜,设计精巧。它充分利用了悬崖峭壁的自然布局,在三维空间中构建了祭祀莫的庙宇平面建筑布局
也就是说,建造这座寺庙的难度可想而知,要让人觉得和天上的神是同一种语言,抛开世间的烦恼。
从石天去世到建庙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集资金,精心设计场地,甚至构思出超乎常人智慧的寺庙宗教内容。他们巧妙地将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现在一座空中神庙中,并将三教神庙建在神庙的最高点,让三位族长共同居住在一座神庙中。他们仪态各异,教化世人,普度众生,成就了现在的悬空寺。
2010年12月,在世界著名周刊《时代》公布的世界十大最危险建筑中,孔宣神庙进入该杂志的“法律之眼”,被评为世界最危险建筑之一。它与其他国际知名建筑如希腊的米托拉修道院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在同一名单上。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地震等灾害,仍保存完好,成为中华文明和建筑艺术的奇迹。
许多登上悬空寺的人都觉得这里山势险峻,两侧百余米峭壁耸立,神仙楼仙宫,危悬半空,丹廊朱家,沿崖而飞,如入仙境,仰望“危岩”,俯视“深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风景词是表达不完的。只有亲自去庙里才能知道危险,熟能生巧,给人一种迂回曲折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悬空寺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