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

七月网380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区别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这是极寒冬天天气的表现,让大家非常的担心。而与此同时与与拉尼娜现象完全相反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么这两种现象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都有怎样的影响呢。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表现形式

厄尔尼诺现象:表现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拉尼娜现象: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连续6个月低于常年0.5℃以上)的现象,通常伴随厄尔尼诺而来,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影响

1、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2、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通常情况下两种现象各持续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开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却持续了两年,直到(2000年)6月才开始逐渐减弱。

3、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会出现,却截然相反。厄尔尼诺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指的是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

4、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平均每4年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5、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

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什么区别

1、表现形式

厄尔尼诺现象:表现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拉尼娜现象: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连续6个月低于常年0.5℃以上)的现象,通常伴随厄尔尼诺而来,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

2、由来

厄尔尼诺现象: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

拉尼娜现象:同样对气候有影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并非性情十分温和,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3、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厄尔尼诺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尼娜”气候现象

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有什么区别

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和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地球上约有71%的海洋和29%的陆地,如果海面温度继续高或低,可能会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制约着生态环境、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作为典型的异常气候,具有不同的由来、表现和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由来:ElNino是西班牙语中“ElNino”的音译,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变暖的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当地渔民称之为厄尔尼诺,意思是“厄尔尼诺”(上帝之子)。

拉尼娜现象的由来: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和拉尼娜的到来,世界许多地方的天气和气候灾害也将发生变化。拉尼娜的意思是“圣人”(女孩),或者翻译成“反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来说,拉尼娜不是很温柔,所以对气候的影响也很大。

厄尔尼诺现象,具体为表现,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域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变暖,改变了整个世界气候模式,造成部分地区干旱,其他地区雨量过多。

拉尼娜现象,具体为表现,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在较大范围内持续异常降温(比正常情况下连续6个月低于0.5℃)的现象,通常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因此被称为“反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降水量较正常年份明显增加。这将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和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国家频繁发生洪水,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影响世界许多农作物。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的影响:在厄尔尼诺出现的那一年的冬季,中国经常出现暖冬;每年夏季,我国主要雨带出现在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多雨,造成洪涝灾害,黄河和华北少雨少干。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拉尼娜会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拉尼娜现象总会出现,有时候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拉尼娜发生时,中国气温下降,往往出现寒冬气候。拉尼娜现象中,我国夏季80%的主要雨带相对偏北,而华北至河套地区多雨。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中国气候异常的强烈信号,但它们只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掌握气候变化规律,提前做好准备和预防,可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