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电影《萤火虫之墓》兄妹俩的遭遇让人痛心了吗?
- 2、动画电影《龙猫》的深度影评
- 3、《萤火虫之墓》影评
- 4、动画片《再见萤火虫》中的萤火虫代表了什么
- 5、《萤火虫之墓》是宫崎骏的吗?
- 6、日本人拍过描写二战的电影吗
电影《萤火虫之墓》兄妹俩的遭遇让人痛心了吗?
电影《萤火虫之墓》,因为萤火虫,以为是个和侧耳倾听一样清新小美好的故事,竟不知如此沉痛,在战争年代当活着和吃饱都是个问题时,很多挣扎只是延缓悲剧,节子好可爱,好懂事,哥哥好棒,只是哥哥和节子的遭遇让我一直想到奶奶和老韦这一路来的心酸苦楚和不容易。也许我真的错了,真的太骄傲了,太以为是了,生活中那几根鸡毛算什么啊。可我也不敢再看了,有点乱,可能因为在高速堵了几小时没脾气了,希望赶快回到家洗个热水澡,愿心中世界和平。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姨妈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临组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防空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电影表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相信有很多人为清太与节子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实际上我相信高畑勋导演更希望表现的是在战争后人性当中的无知,以及无知可能带来的悲惨命运。在母亲去世后,清太与妹妹节子被亲戚领养。
毕竟是寄人篱下,清太感觉遭受到了亲戚的不公平对待,毅然决然的带着妹妹离开亲戚家住到了河边的防空洞里。倔强的清太带着妹妹独自生活,因为没有食物来源只能去附近的人家讨要食物,在一次又塌悄仔一次的给予后,邻居劝清太带着妹妹回到姨母家,或者去工作,可这些都被清太否决了。遭到拒绝后,清太的心理开始变得扭曲,不仅偷窃附近田里的瓜果,还在战争来袭的时候偷窃镇上的财物及粮食,甚至为敌军来犯而感到高兴,因为可以饱餐一顿,正是因为清太的自以为是以及无知才导致了妹妹逐渐走向死亡。
节子运档的声音很可爱,形象也很讨人喜欢,很痛心兄妹俩的遭遇,战争只会让人民受苦,前一刻还在嬉笑嘱托,转身就阴阳两隔,以为只要熬过去就能等到最终的依靠,殊不知早已只剩下自己。遭遇战争的人该有多绝望,先死去的人是痛苦的,可活着的人呢,继续快乐的活着,感觉对不起死去的人。可如果自我了断,亦不是死去之人所期望的。4岁的节子和14岁的清太和像他们一般大小的孩子们,还有好多个明天没见到,就永远见不到了。希望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流离失所,痛苦挣扎,希望每个人都有来得及的明天。
好像是在逃避,每次看这部看不到二十分钟就会退出来,可能是本来就知道这是个悲伤的故事,看到战争,就会想到死亡、分别,一直都不敢去看,这一次硬着头皮看完了,压抑、悲伤的情绪随之而来,我想,这是一部看过一次就不会再看的片子,应该是不敢再看吧。看完除了难受还是难受,节子全程哥哥地叫从开头到结尾,奄奄一息的时候心痛到不想说话。比较下来,我们还是很快乐的,至少没有战乱纷争,没有父母双亡,没有尖酸刻薄的阿姨,没有迫不得已的低声下气,没有让你喘不上气的生活,我们很幸福,也要努力活下去。
每次看完电影总会习惯性的去网上看一看评论,可是这部电影的影评和短评我是真的不喜欢。看到那么多人批判这部电影,甚至是用极其恶毒的语言来戏谑,类似于“我是怎么养死我妹妹的”这种话都能上热评,顿生寒意。一部动画电影为何会招致这些观影人如此深的恶意,爱国情怀的爆棚为何偏偏现于电影艺术方面,为何我看出的不是日本对于二战失败的惋惜,而是导演对战争的讽刺,你我可以不表示同情,但别加戏,面对电影,请收敛恶意。
看完这个电影的感受,就是生在和平年代有多么幸福,清太和节子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战火纷飞,战斗机空袭摧毁了这一切,清太的母亲在战争中死去,父亲做为海军军官征战前线,小小的清太带着妹妹节子,被迫离开,被迫成长,被迫接受这些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苦痛,小小年纪尝尽苦滋味,片中暖人心的大概就是兄妹俩,在一大片萤火虫的光的海洋里 ,嬉戏打闹大笑的场景。后来妹妹因为缺少食物营养不良,最终也团汪离开了他,他将妹妹火化,肩披萤火虫的光走着,我本来也很软弱,但我有需要我保护的人,再苦我也会撑下去,哪怕遍体鳞伤,哪怕伤痕的,太沉重了,这个电影。
动画电影《龙猫》的深度影评
988年4月,日本东京的电影院同时贴出两张电影海报,一张是宫崎骏的《龙猫》,另一张是高畑勲的《萤火虫之墓》,上映日期赫然都是4月16日。观众傻眼了,宫崎骏和高畑勲都是吉卜力的主力干将,在同一天上映公司的两部动画,这不明摆着脑袋被夹了节奏么?难道刚成立时间不长的吉卜力,现在就起内讧了?
而此时在吉卜力的办公室,一贯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宫崎骏却难得地放松了下来,他倒一杯茶给大自己几岁的高畑勲,说道:“你猜,观众们是先笑了再哭呢,还是先哭后笑呢?”
几天后两部动画同时上映。想着看吉卜力笑话的人却惊讶的发现,很多人在看了其中的一部后,接着又买了另一部动画的票。据统计,当时有40万人次同时看了这两部动画,而他们普遍表示,两部动画看下来,一会儿想哭一会儿想笑,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两部动画一起看,无论谁先谁后,都会让观众格外体会到平静生活的不易。其实两部动画放在一起不仅仅是一个宣传噱头,更是以《龙猫》的和平反衬《萤火虫之墓》的战争,以《萤火虫之墓》的残酷凸显《龙猫》的美野戚好,将反战这一主题表现地更加入木三分。但作为一个泪点相对较低的人,《萤火虫之墓》对我来说实在过于残酷,如此美好的生命就这样被现实残忍地撕裂毁灭,让我很难再拾起勇气看第二遍。而《龙猫》则恰恰相反,如此温暖,如沐春风,我甚至忘了自己看过几遍。
并不是要比较两部动画孰高孰低,而是对我而言,更喜欢平和的影像。生活是由涓涓细流汇成,战争这样残酷的惊涛骇浪,大多数人都没经历过,所以看《萤火虫之墓》,更多是以猎奇的心态,迎接直接的悲剧力量冲击,直到被冲击地落荒而逃。《龙猫》魅力在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出的点点滴滴,不猛烈,却沁人心脾,不知不觉见你就被这种温和的力量润物无声了。我总是带着笑开始看这部动画,而到听完欢快的片尾曲《我的邻居龙猫》后,却突然感觉眼角有淡淡的湿润。
这部如梦如幻的作品自始至终洋溢着夏天的勃勃生机,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中都夹杂着河边青草的气息,清爽如风。它甚至没有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因为它本身就如同站在树端吹着埙的龙猫,是宫崎骏编织的一个关于童年的梦,这个梦,我们都曾做过。
《龙猫》中几乎没有什么冲突,在宫崎骏的作品中算得上别具一格。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父亲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乡下的房子里,等待快要出院的母亲。就念尘这么简单,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四岁和十二岁的小女孩展开的。打扫房子,上学,种树,看望妈妈,迷路,或许,这些简简单单的事情在我们少年的暑假中也都做过。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些事情的似曾相识,才让我们对两个小女孩的故事感到亲切又回味无穷。甚至连龙猫的出现都不令人惊讶,我们不是也曾梦到过么,有一个巨大且法力无边的朋友,带着我们在茂密的森林里穿梭,在翠绿如茵的玉米地上空飞行。人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重温以前的美梦,何况是童年时没有任何杂质的纯真的美梦。所以电影结束时,不要急着离开,长大之后,童年美好的梦早被我们遗忘,电影帮我们把它找了回来,颂高陵闭上眼睛,是不是又闻到河边的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宫崎骏说:“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可是恐怕现在被钢筋水泥和电子玩具包裹的孩子们已经丧失了与精灵交流的能力。宫崎骏一直在作品中展现人类与自然的冲突,虽然《龙猫》里没有对抗,只有田园般的美好,但他也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理念:只有干净如孩童般的心灵,才能毫无欲念地感受自然的美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他的作品中主角总是少年,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依然有一颗少年般的心。
龙猫在电影中只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小梅钻进树洞时,第二次是姐妹两个雨中站牌下等车时,第三次是院中的橡树发芽时,第四次是小月寻找迷路的小梅时。它就像西方的孩子们心目中的圣诞老人一样,并不频繁地出现,而出现就为你带来快乐。虽然再也回不到童年,但看完电影,在群星闪烁的夜晚,我们也会盼望,在远处的树梢上看到一只吹着埙的龙猫,那是梦,也是快乐。
《萤火虫之墓》影评
岁缺 哇田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他有一个叫小节的妹妹,那时,美国常常空袭日本,他的父亲去了前线,母亲去了防空洞,让哇田照顾好小节。可是他的母亲很不幸,被炸弹给炸了,但是没有死,因为他的母亲没有得到即使的救治,过了几天,他的母亲就死了。哇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亲戚,那乎敏辩个亲戚很着急的给哇田的父亲寄了个信,但他的父亲久久不回信。
亲戚收留了他们兄妹俩,可是时间一长,亲戚们非常嫌弃他们,他的亲戚劝他们到别的地方去过,他们也没有理由在这住下去。因为他们把他妈妈的衣服卖了,很久没有吃到东西了,他们自己挖了一个洞,洞里只有一张床。一天晚上,哇田把一只萤火虫带了回来,晚上,洞里很亮。天亮了,小节发现萤火虫死了,她把萤火虫埋了起来,她说妈妈也是埋的。过了一段时间,小节很长时间没吃东西了,结果也死了,哇田把小节埋了,然后火化了。
这就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残酷的现实,小孩没爹的没爹,没娘的没娘,战争可以让胜利者喜悦,同时也可以让失败者痛苦。但是,不管怎样,参与战争的人,不管是胜者还是败者,都会带来死亡。同时,战争期间,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战争给一些平白无故的人带来了死亡和痛苦。失败者向胜利者交换王座,当胜利者踏上王座,那是用千万人名的血肉换来的,坐上去肯定不踏实
那么,胜者真的胜利了吗?
不,没有胜利拿尘。胜利没有什么,你不可能去给其他人说:“看,我多么厉害!快来学习我吧!”用普通话就是“炫耀”,那用东北话就是“嘚瑟”。
战争,受苦的永远是那些平民百姓,永远是那些无辜的人。
[img]
动画片《再见萤火虫》中的萤火虫代表了什么
萤火虫本身没有特殊含义,但如果把整个标题连起来看的话,萤火虫就有了意义,那便是“死亡”。
《萤火虫之墓》是由高畑勋执导,辰巳努、白石绫乃皮配等主演的日本动画电影。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亲戚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临组的(二战燃雀指时期为统治当时的人们而设立的机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岁消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
影评
《萤火虫之墓》是一部描写战争受害者孤儿的故事。影片对饥饿的描写非常生动,可以说与吃人肉的事件有相似之处。这是战败的日本才能得到的稀有的挫折和教训。作品出色地再现了由饥饿萌生的各样的爱憎感情和对人的不信任。
再现了那种在现在已看不到了的那个时代的氛围。由饥饿的眼睛看到的大米、蔬菜、西瓜……都是崇高的。电影采用动画片形式,给了这些小道具以充分的表现。这是一部以“死”为主题的作品,它没有政治说教,而是对“死”进行了正面进攻,认真地正视它。
《萤火虫之墓》是宫崎骏的吗?
《萤火虫之墓》不是宫崎骏的,是高畑勋执导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如。
《萤火虫之墓》由高畑勋执导,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亲戚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临组的(二战时期为统治当时的人们而设立的机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
整个动画故事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如,这其中有着他的真实经历,自己指郑就是故事主人公清太,当时的他为了能生存下去,将自己得来的食物大部分吃掉,而自己的妹妹却在饥饿中离开了人世,在战争结束后的他为了忏悔和赎罪写下了这个故事。
《萤火虫之墓》影评
高畑勋的创作风格是比较基茄现实的,相比于宫崎骏通过一些魔幻的东西讽刺人性来说,高畑勋的作品更倾向于用写实手法突出人性。但是这种手法注定不会被大众所喜欢。
在《萤火虫之墓》的剧唯锋颂情中,饱受苦难的日本民众渴望着那场侵略战争获胜,而主角清太更是以身为军人的父亲为荣,类似于这种设定在动画中有着不止一处。所以这部动画观众在看到之后,反响并不是很好。
对于《萤火虫之墓》的设定其实是有很大争议的,除了上面说过的那些之外,也有不少人觉得高畑勋的设定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那正是当时日本民众的真实想法,高畑勋只是想通过最为真实的表达向我们展示人性的丑陋和战争的残酷。
日本人拍过描写二战的电影吗
有的。举个例,日本电影《望乡》就橘戚脊是反映二战期间日本安慰妇的电影。这是以二战为题材的电影。圆渗比如,还有很有名的《山本五十六》《将军。参谋。士兵》,到战后的《啊,海军》、《战争与人》等。其仔芦中少数对二战进行反思并认错,大多都是有右翼色彩的。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