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教父3影评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影评│《教父3》:山雨欲来风满楼,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教父3影评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影评│《教父3》: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以为我退出江湖了,命运总是在我要离开的前一刻将我拖回去,至此万劫不复……
《教父3》传承了教父系列一贯的风格,先是以一场盛大的喜事开头,麦克在教堂受勋,拿到了教会在俗世中能够拿到的最高荣誉。一个记者不经意间道出了事实,手里沾满鲜血的黑道教父荣获当时世上最神圣之荣誉,其间不无讽刺!
已至迟暮之年的黑手党教父麦克柯里昂用尽毕生精力企图将家族生意洗白,以女儿玛丽柯里昂的名义向梵蒂冈教会下设的基金会捐入一亿美元提升形象。柯氏集团出售全部赌场,用多年经营积攒下的资金注资当时名重当世的欧洲房地产公司“屹立”,并欲使其国际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整部影片围绕这一明线展开:昔日合作伙伴见麦克事业蒸蒸日上欲分一杯羹,想要挤占”屹立”股份,麦克坚决不同意;儿子安东尼无心继承家族事业,立志投身于歌唱艺术;女儿玛丽爱上了大哥的私生子文森,两人无果而终;教会内部势力错综复杂,贪污腐败,权力倾轧日益严重,阻碍了麦克洗白事业的进程;老友勾结外人不断地暗算,儿子精心准备的歌剧首映结束后,美丽善良的玛丽被刺杀,麦克前功尽弃让贤文森,孤独终老。
整套情节连贯,不留一点空隙,时时调动观众们紧张的心情,让人真正的融入那个故事之中,体验主角们的复杂心情!
越看教父越痴迷,整个三部都看完则变成教父铁粉。这套影片由来已久,各大网站的评分多年居高不下,现在,我终于知道原因了。它就像是黑暗世界的三国,年纪小的时候看不懂,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经历的多了,懂得事情多了,看起来也更有韵味。有心者还能够从两代教父身上学到不少为人处世的厚黑法则,比现在冠冕堂皇的厚黑学空谈来的实际的多!
看教父,你能够明白的最浅显的一个道理是真正的上位者并非趾高气昂,而是谦逊有礼;从维多柯里昂到麦克柯里昂自始至终对人谦逊有礼,十分注重经营自己的形象和家族的形象。纵使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有多大的势力,但是从未见到他们无理取闹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第三部中的乔札萨,此人太过急功近利,不懂得隐忍和收敛,只能成为别人的炮灰。就像麦克在劝文森稍安勿躁之时说的:“乔札萨只是马前卒,他的里外你能看透,只会空说大话。”可惜的是文森性格过于暴躁,与其父山尼并无二致,柯里昂家族落入他的手中,前景堪忧啊!
奔向雷电,霹雳不伤,雷声虽大,但却伤不了人。伤人者无声,老艾潜伏多年,一直以一个和事佬的身份出现,德高望重,最终血洗各大堂主的宴会上他也是出了不少的力,麦克在他的手上也吃了不少的暗亏;
其实,比大灰狼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包藏狼心的小白兔!
总的来看教父三部曲描述的范围面是在不断地扩大的,也越来越向人们展示一个真实的黑道世界。《教父1》侧重于写黑手党内部之间的权力倾轧,涉及少数政客。《教父2》随时代变迁逐步加入了政府的元素,暗中向我们揭示了伴随着全球的资本主义的扩张,资本背后的血腥与暴力。《教父3》引入宗教,将黑道势力、政客倾轧、宗教内部的争斗的场面统统的铺展在我们的面前,虽然场面宏大,但我还是对于《教父2》情有独钟,与1和3相比,《教父2》更加有味道,矛盾突出更鲜明,对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活动的描绘更加细致!
看完这三部经典,你会成长很多,希望你不负时光,不负心!
教父三部曲大家觉得怎么样
失败不只是成功之母,还可能是成功的孪生兄弟
——《教父》三部曲影评感
当全片最后一个橙子从迈克手中滑落,又一位教父走了。《教父》三部曲不仅仅是科里昂家族的兴衰史,亦是迈克这一灵魂人物的成败历程。迈克是一个骨子里都散发着悲惨命运的成功者。他拥有的权力,地位,以及尊严早已近乎神,但亲情与爱情汇聚而成的家庭却让他沉沦与阿鼻地狱。
“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教父1》中迈克向无数帝王一样是踩着人头坐上教父的位置,尽管他一开始并不想,可惜人在江湖。父亲的受伤,家族地位不保,大哥与爱妻的惨死让迈克踏上了这条不归路。他看似为了家族放弃了自己内心的坚守,实则是为了利益出卖了灵魂,当然这一切还是处于爱的名义。片末迈克接任父亲维多成为第二任教父,他登顶了,却注定一辈子也下不来了。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教父2》里安东尼这个科里昂家族的第三代,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童年时候的衣食无忧甚至不能给予他一个正常家庭般的安全感——家里被人用机枪扫射,幕后的参与者还是他二伯弗雷多;拥有全国黑道最具势力的父亲却不能带给他一个完整的家——父母离异;在知道与自己还算交好的二伯被自己的父亲下令杀害后他所能选择的也只能是知道。迈克再一次成功地诠释了教父这一角色,却在父亲的人生扮演中输得一败涂地。
“我罪无可赦,我最大恶极。”这是迈克在《教父3》中的自评。全片迈克一共哭了三次。当儿子唱起了那首西西里民谣“SpeakSoftlyLove”,他湿润了,回忆起了少年时的纯真和第一任妻子的善良与美丽;当他向隆巴度主教告解时他掩面而泣,他觉得自己早已丧失灵魂;当爱女玛莉死在自己怀中,他压抑已久的感情爆发了,那早已不能用嚎啕大哭来形容,那是一种让时间都凝滞大音希声般的痛哭。但迈克也还是成功了,家族依旧扫平了所有的绊脚石,最重要的是他很好的培育出了新一任的教父——侄儿文森特,这个最开始像他父亲桑尼一样暴躁好色变得像他小叔迈克般沉稳腹黑。他也是成功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为科里昂家族的第三任教父,却也是失败的,他是以交换自己的爱人堂妹玛莉为代价换来的。玛莉的死与其说是因果报应,不如说是成功人士所选择的必然失败。
“不要恨你的敌人,仇恨会使你丧失理智。”迈克对待敌人从不发火,却对自己的家人不止一次生气。对姐姐的丧父后的纵欲还算出于爱的教育,但对二哥的背叛却是一种恨铁不成钢无奈后的艰难抉择。对于妻子凯他错误的把生意上的统治欲蔓延到家庭,咆哮,毫无谈生意时的那种从容,给爱妻的一耳光让她变成了前妻。在对文森特的培养中,他更是不止一次的大吼大叫,这既是英雄迟暮的更年期情绪紊乱,也算上一辈教父对下一代教育所必不可少的。
纵观历史的长河中,成功与失败双生的例子并不鲜见。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却因弑兄等杀人太多夜夜难寐。胤禛承上启下缔造“康雍乾盛世”,不也还是失去了洛晴川,马尔泰。若曦吗?(扯远了哈^-^,其实原本想写的就是《教父》里的三代科里昂家族与《宫》和《步步惊心》中爱新觉罗父子情仇的比较文学,但因原著还未拜读,暂且搁置)
常言道不以成败论英雄,那可能是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固有完美主义情结,认为英雄就该是高大全般的完美。我却有点偏执地相信成功是毒药,完美是残缺。
电影教父为何被奉为经典
传统意义上的黑帮电影,总是沉迷于激烈的枪战,或者血腥的砍杀场面,又或者是浮夸的西部风情。而影片《教父》则不同,它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真正的美国黑帮应该有的样子。整部影片很少出现血腥的场面,就连家族互相袭击也是点到为止。
相比血腥暗杀,这部影片更加注重对人物攻心的描述,以及家族之间对于计谋的使用。因此,通过《教父》这部影片,人们也认识到了美国黑帮的另一面——不只是打打杀杀,更重要的还是相互之间谋略水平的较量。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9vx1ECsMPqD-IrDNgDX7Q?pwd=s1o7提取码:s1o7
而更让人诧异的是,本届教父,居然会因为拒绝贩毒而与其他黑帮同行翻脸,从而使自己遭人暗算。这一切都让人无法与“无恶不作”这个词语联系起来,比起以往的黑帮,甚至是一般人,这个教父简直就是个“大善人”了。
这就是这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了:人人都有两面性,就连黑帮一样。导演通过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一个黑帮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仅仅靠暴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而这一面往往与其留给大众的印象很不一致。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