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吉林市特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吉林特色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吉林市特色和吉林特色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吉林有哪些地方特色
吉林当地特色风俗:
1、秧歌
东北大秧歌秧歌是我国汉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十分悠久。
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几种秧歌中最为普及、最灵活的一种。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元朝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为了防止百姓们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的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挞”(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
江城的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
2、踩高跷
踩高跷,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春节、元宵节、庙会等传统节日里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吉林地区也很盛行。流行于我们吉林地区的高跷内容较为丰富,传统高跷扮演的人物有头跷(武扮公子)、二跷(武扮旦角)、渔、樵、耕、读、青蛇、白蛇、许仙及一般的上装(女角),下装(男角)等。
踩高跷的表演艺术性很强,要求演员具有较好的基础,除在行进中和广场上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的大场外,还有两三人为一组表演的小场。小场秧歌的表演多以特技为主,也很吸引人。如今,高跷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它或扮演成活报剧,或扮演成戏中角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3、龙舞
“龙舞”是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较高艺术技巧的舞蹈。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龙舞的表演形式也多姿多彩,在东北,群众把龙舞归于秧歌范畴,习惯称之为“耍龙灯”。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用舞龙祈祷神灵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耍龙灯的动作很丰富,吉林地区比较流行的有“龙操水”、“龙卧沙”、“小花子”、“掏腰窝”、“金龙盘玉柱”等多种形式。其艺术特点是气魄宏伟,舞姿生动,变化多端。但无论表演哪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在今天,舞龙成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重要节庆期间,最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艺术。
4、跑旱船
流行于吉林地区的“跑旱船”多随秧歌队活动,属秧歌杂耍部分。“旱船”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都是渔翁做解缆绳等模拟动作,渔妇乘船前行,二人轻荡漫舞。现在也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比如,“喜送公粮”、“夫妻赶集”等形式,更为群众所接纳和喜闻乐见。
5、狮子舞
“狮子舞”是拟兽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它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现在,我们江城所流行的,是著名的“北狮”派,俗称为“逗狮子”,归属秧歌类。舞狮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伴着欢天喜地的锣鼓声,更显得喜庆有余,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吉林节庆活动:
吉林省的地方节日性活动很多,以“长春电影节”、“长春汽车博览会”、“吉林市雾淞冰雪节”、“通化人参节”等较有影响。两年一次的电影节在八月中下旬举行,每次电影节都有海内外电影界名星及大腕参加,备受瞩目。汽车博览会和人参节则以招商活动为主。雾淞节在每年最寒冷的一月份举行,因为只有这时才是观赏雾淞奇景的最佳时机。
1、雾凇冰雪节:
时间:每年1月份
以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为主,节庆活动时间约1个月。期间举办盛大的东北大秧歌会,松花江上放河灯、彩灯,五彩缤纷的彩船游江会,焰火晚会,国际及全国性的滑冰滑雪及冰球赛事,各种大型的商品定货、洽谈会和旅游产品交易会以及冰灯、冰雕游园盛会。目前,雾凇冰雪节已举办五届。
2、北山庙会:
素负盛名,向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誉。
北山寺庙具有佛、道、儒三教圆融共处的特点。每年进入夏历四月,庙会接连而来:四月初八佛诞节、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其中以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最为热闹。自康熙三十年建药王庙,就逐渐形成一年一度的庙会。近年来,庙会更是盛况空前,每年游人都在30万以上。
庙会期间,香烟缭绕,钟磬齐鸣,男女信士虔诚礼拜。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山下有马戏杂技表演,卫生知识展览宣传。国营商店、私营企业、个人摊床百货杂陈。各种风味小吃比比皆是。
北山庙会已是东北最大的民俗旅游节会。
3、江面捕鱼:
时间:每年隆冬季节
地点:松花江或松花湖上
简介:到吉林市旅游有一个活动很值得参与,那就是在冬季的江面上捕鱼。首先要为出江捕鱼的渔民们敬壮行酒,之后跟随30多艘渔船同时出江捕鱼。在捕鱼现场,开江鱼欢腾跳跃,您可以体验渔民喜获丰收的快乐。捕鱼结束后,可以在爱林度假渔港湖边搭建8个灶台,与捕捞的开江鱼和洁净湖水为原料,用原始的烹饪方式制作“江水炖江鱼”。
吉林特色有哪些
1、三套碗
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三套碗席采用本地产上乘原料,如:鹿肉、飞龙、田鸡油等,用烧、烤、焖、炖、熘、炒等15种手法精心制作而成。
整个席面由8款凉碟、3款大件、12款熘炒、汤烩菜,共计二十几道菜点组成。因席中主要菜点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装而名为“三套碗”席。
2、人参鸡
将人参顺丝切成八瓣,头部相连,用温水浸泡后上屉蒸,蒸至参味溶于汤内即可。取新活母鸡宰杀处理后,用开水焯净血污浮沫,从脊背入刀断开铺平,放料盆内,再把蒸好的人参连汤倒入,加鲜姜上屉蒸。
鸡烂出屉,剔去大骨,鸡脯朝上码在汤碗内,将人参放在鸡脯之上,浇原汤即可。此菜上桌,只见鸡卧汤中,形体完整,丰润美观;参卧鸡上,肢态饱满,清新素雅。喝一口参汤,鸡味醇厚,吃一块鸡肉,参味郁香。
3、白肉血肠
选猪腰排作原料,经5道工序加工而成,其肉薄如纸帛,色白有光,味美异香,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松软鲜嫩,血肠脆嫩绵软,热汤鲜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冬用不冷,夏用不热,脍炙人口。血肠有清有混,是由沙仁、桂皮、紫蔻等10多种配料灌制而成。食用时用韭菜花酱、辣椒油、姜汁腐乳、蒜末、虾油、香油等佐餐,别具风味,倍受欢迎。
4、吉林锅贴
吉林锅铁产生于清朝末年,锅铁牛羊肉有嫩、老两种吃法。嫩吃时,肉片下锅,变色就吃,肉呈白色,口感软嫩,味道鲜香;老吃时,肉片下锅由白变红时再吃,口感焦酥,味道浓香。用主食时,在锅片内加入高汤,下入酸菜、水粉、海味、胡椒粉、味精即成水锅底。
5、清蒸白鱼
清蒸松花江白鱼,是吉林市名菜之一。松花江白鱼色白肉嫩,味道鲜美,清朝曾被列为贡品,为松花湖特产。清蒸白鱼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食汤为主,鱼肉细腻而无咸淡味;另一种是以食鱼肉为主,清蒸时使汤汁入鱼体内,属干蒸之法。
吉林省吉林市的十大美食
1、冷面
吉林市的冷面是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与吉林市传统的饮食文化碰撞相结合的一种美食。冷面颜色基本分浅黄色和紫色,可过水煮熟之后捞出装碗,浇上独制鲜美的冰冷面汤,再加入标配的朝鲜族辣白菜、酱牛肉片、半个熟鸡蛋、西红柿片、黄瓜丝和香菜段等等。入口爽滑清凉,十分开胃。
2、杀猪菜
杀猪菜是极具吉林市特色的风味菜肴,一到冬天吉林市人必吃的美食就是杀猪菜。但是实际上杀猪菜并非是一道菜肴,而是包含了猪肉、猪头肉、猪骨、猪血肠和猪内脏等一系列猪身上的部位,可谓是小型的全猪宴。吉林市人常选取现场屠宰的新鲜的猪来制作杀猪菜,而酸菜作为黄金搭档一般必不可少。
3、锅包肉
锅包肉是吉林市传统招牌菜,酸甜口味的锅包肉不仅被吉林市人偏爱,很多外来的食客也非常喜爱。锅包肉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讲究两个词“适中”,这体现在里脊肉的裹粉一定厚薄适中,烹饪时火候也适中,酱汁分量必须适中,不至于多到将锅包肉酥脆的外皮泡软。入口时应是外层酥脆,内里松软,酸甜适中。
4、满族火锅
满族火锅据传历史渊源极为久远,而其中以吉林乌拉城的乌拉满族火锅较为出名。满族火锅采用传统古老的精致的铜锅,利用铜传热快的优势,通过炭火加热迅速将食材烹熟。其中熬制锅底的底汤也是十分讲究,需加入十几种中医名贵药材长时间熬制的鸡汤或骨汤,另外各种火锅菜品从优质肉类、精品蔬菜到上乘山珍可谓是非常丰富。
5、黏豆包
黏豆包是吉林市人非常喜爱的一种面点小吃。其主要原食材选用优质的黄米面粉或上乘的糯米粉,将糯米面粉揉成光滑的糯米面团后,分成大小相同的面团压成小饼状包入绯红的红豆馅,然后蒸制而成。色泽上因使用食材不同,分为金黄色、奶白色和香芋紫色等等。入口粘糯劲道,豆馅细腻香甜。
6、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对于吉林市人来说是一道能够接待亲朋好友的硬菜,其实际上由白肉、酸菜和血肠三种食材制作而成,故实名为酸菜炖白肉血肠。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肉血肠在白肉与血肠翻涌之间,香味便扑鼻而来,酸爽开胃的酸菜化解了白肉的油腻,使得肉肥而不腻,血肠鲜美细嫩,如果来到吉林市值得一试。
7、煎粉
煎粉不仅是吉林市的经典小吃,而且也是吉林市人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制作时通常将煎粉块煎炒成碎小块状,以便于使煎粉的外层更加地均匀焦香,然后炒熟盛入碗内加入适量调味料,淋上麻酱、辣椒和蒜汁,再撒上翠绿的香菜末,浇上精心熬制的浓郁鲜美的鸡汤。入口时煎粉外层的酥脆与内里的绵软相融合,令人欲罢不能。
8、米肠
米肠是朝鲜族的特色美食之一,在吉林市可以品尝到正宗米肠。制作好的米肠入口既有外层猪肠的韧性,又有内里糯米的香软嫩滑,如果蘸上调味汁食用,更是独具风味。
9、一锅出
吉林市人制作一锅出时所用到的食材非常丰富,如排骨、大油豆角、土豆块、玉米等等,常搭配玉米饼作为主食,但是会因餐厅主厨制作习惯不同而略有差别。一锅出恰如其分地将肉质软嫩的排骨、绵软爽口的油豆角、粉糯清香的土豆和清甜可口的玉米融合在一起,给人满满幸福感。
10、溜肉段
溜肉段是吉林市传统招牌菜肴。制作时需将一块猪里脊肉切成扁条状后加入调料腌制备用,接着将猪肉块裹上适量的淀粉糊逐个放入油锅中炸制,直到表面金黄捞出,再准备复炸直至焦硬酥脆。炸制好的猪肉可以搭配辣椒或其它蔬菜一起炒制,成品的溜肉段裹满浓汁,咸香可口,酥中带软。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