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铅山怎么读
jiāng江,声母j,韵母āng,声调一声。
xī西,声母x,韵母ī,声调一声。
yán铅,声母y,韵母án,声调二声。
shān山,声母sh,韵母ān,声调一声。
铅拼音qiānyán
铅qiān
1、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铅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
2、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铅笔。
铅yán:〔铅山〕地名,在中国江西省。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铅丝[qiānsī]
镀锌的铁丝,不易生锈。因颜色像铅,所以叫铅丝。
2、铅印[qiānyìn]
用铅字排版印刷,或排版后制成纸型,再浇制铅版印刷。是胶片印刷、激光照排产生以前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
3、铅版[qiānbǎn]
把铅合金熔化后灌入纸型压成的印刷版。
4、铅垂线[qiānchuíxiàn]
把铅锤或其他重锤悬挂于细线上,使它自由下垂,沿下垂方向的直线叫做铅垂线。铅垂线与水平面相垂直。
5、铅山[yánshān]
山名。
江西省铅山县怎么念
铅山读yan传闻是当地人不愿意过和铅矿一样单一的生活,觉得把声母的q换成y更加的有力,所以才念的yan。
铅山一般指铅山县,铅山县地处武夷山脉北麓,东连上饶县,西接弋阳县、贵溪市,南临福建省武夷山市、光泽县,铅山山川秀美,人文荟萃。“铅山”是它的名字,当地人非要读作“yán(音同‘沿’)山”,并在汉语词典开创了一个特例,铅山作为县名时读作“yán山”。
铅山历史沿革: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县。因永平镇西四里有铅山,遂以山名县,隶信州。
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县升州,名铅山州,隶浙江行中书省。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隶广信府。
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设道,铅山属豫章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第六行政区;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930年~1934年),铅山县约60%的地区建立了革命政权。铅山、上铅苏区归闽北分区领导,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1949年5月铅山解放以后,隶属上饶地(专)区。
上饶铅山怎么读
上饶铅山读作shǎngráoyánshān。
铅山县,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地处武夷山脉北麓,东连广信区,西接弋阳县、贵溪市,北靠横峰县,南临福建省武夷山市、光泽县,辖8个镇、9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15个社区、161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2178平方公里。铅山县人民政府驻河口镇。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县,因永平镇西四里有铅山,遂以山名县,隶信州;1949年5月铅山解放以后,隶属上饶地区、上饶专区、上饶市。县域总面积为2178平方千米,基本地貌特征呈南高北低。
铅山县气候
铅山县属中亚热带温湿型气候,距海洋较近,受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季风交叉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根据1959年—2007年气象资料统计,2011年平均气温在17.2℃至19.6℃之间,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6.1℃,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5℃,年均降水量1700至2100毫米,平均年日照为1792小时,年均无霜期251至27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2019年,铅山县总降水量1990.3毫米,较2018年偏多110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8.8℃,较2018年持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659.9小时,较2018年偏少4.9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