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主角是谁
负荆请罪的主角是廉颇和蔺相如。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肱骨之臣,不过廉颇居功自傲,因为看不惯蔺相如地位在自己之上而出言不逊,蔺相如从国家大局出发并不与他计较,后来廉颇也意识到了错误,就背着荆条去跟蔺相如赔不是。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中山郡苦陉县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成语运用:
负荆请罪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成语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在句中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当代作家、史学家郭志坤《成语里的中国通史上》中“廉颇的负荆请罪,廉颇与蔺相如间的将相和,以及之后的刎颈之交,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二回中“倘使他到兄弟这里,兄弟自当力为排解,叫他到贵署去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的主角是谁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1、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蔺相如,两人都是战国时期人,一个文臣一个武将,却同样位列赵国上卿,并且蔺相如的位置相对更高一些,这遭到廉颇的不满,所以这个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2、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原来只是一个宦官总管的家臣,因为秦国向赵国讨要换取和氏璧,蔺相如接受重任出使秦国,凭借自己的智慧、口才以及勇气,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被封为了上卿。
3、廉颇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英勇善战的廉颇在不少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回国后被封为上卿,之后又多次抵御了秦国的进攻,也击退了燕国的入侵,非常的有威名。
4、廉颇知道蔺相如凭借着口才被封为了上卿,位置还在自己的上面,非常的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5、蔺相如告诉他的门客,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略赵国,是因为有自己和廉将军的存在,而自己之所以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廉颇知道之后很是愧疚,于是脱掉上衣,背着荆棘向蔺相如道歉。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因为有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位人才,以至于能在乱世中有一席之地。
蔺相如因多次为赵国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知道后非常不服,于是想法设法刁难蔺相如,而蔺相如也只是想法避让。
鉴赏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