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小学语文在线 口耳目教案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书设计
禾竹鸟
目马鱼
人口木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
设计思路】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1.结合图片及学生现有的实践经验进行识字,先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2.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识字,如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画一画等,利用多种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3.利用学生对图片感兴趣的心理,结合图片进行。
二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
今天所学的“木、和、竹、马、鸟、鱼”,都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与我们日常生产联系紧密,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心。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主题单元,《字与画》的第2课时。本课将认识9个字,这些字都是象形字,与学生实践联系较紧,通过这些字的学习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学生分析】
刚开学不足一周,学生对到校上学还有一些新鲜感,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学生相互之间还不熟悉,课堂教学组织较难。对要认识的字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但结合图片进行,学生较感兴趣
【学习目标】
1.情感领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有爱心。
2.识字:利用图片,结合实践认识9个字。
3.学习和习惯,能做开火车,找出指定的字等简单汉字游戏。
【学习重点】
1.利用图片识字。
2.常规教育。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常规教育
1.拿出语文书放在指定位置。
2.强调坐姿及回答问题注意事项。
二、导课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
2.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都说了,认字对我们学习其它课程的帮助很大,认的字多了就能自己读书看报了,这节课我们还要认识几个字,看谁学得快、记得准。
三、课中活动
一结合图片认识9个字(人、口、目、禾、竹、马、鸟、鱼)。1.认字步骤:
⑴师出示图片,在旁边写对应的字。
⑵请不认识的学生对照图片猜一猜可能念什么?
⑶指名领读单字。
⑷师在图片下面写出这个字最早的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观察,得出结论:这个字与图片非常像。
⑸师告诉学生,我们现在所学的字,都是为了方便书写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
⑹师领读字音,也可带读音节。
2.注意:
⑴教学“人、口、目”时,可看一看,摸一摸。
⑵教学“木、禾、竹”时,可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
⑶教学“马、鸟、鱼”时,先让学生观察化最早的字复杂了还是简单了,它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得来的。
二脱离图画字。
1.师拿生字卡让学生齐答。
2.师拿生字卡让学生抢答。
3.游戏:找朋友。根据图画找出指定的字。
4.同桌检查识字情况。
5.开火车识字。
6.唱读9个字。
7.选字组词。
三思想教育:今天所学的“木、禾、竹、马、鸟、鱼”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四、课外延伸
在生活中找一找今天所学的字。
什么是老百晓在线
为了帮助读者对纸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首先将纸的常识作一个简要介绍。纸是人类文明和文话科学得以记载、积累、传输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纸的质量提高和新品种的不断涌现,纸的应用已扩展到文化科学,日常生活、医疗卫生、商业、国防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不认识纸,但也可能几乎没有人认识所有的纸。
纸,几乎是每个人所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究竟什么叫纸,或者说纸的确定含义是什么?恐怕许多人,包括经常于纸打交道的人不一定能准确的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687-84)中的规定,所谓纸,就是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形设备上,经过干燥制成的平整、均匀的薄页。
从广义上讲,纸--可以用来包含纸张和纸板这两个术语。按照造纸工业部门的标准,通常把定量小于225g/m2的纸页叫做纸张或纸,把定量大于225g/m2的叫做纸板。但是,这个界限不是绝对的,还要以纸页的特性和用途灵活掌握。从前,我国对纸张和纸板的定量规定是:在150~200g/m2以下的叫做纸张;在150~200g/m2以上的则叫做纸板。由于纸板和纸张的界限不十分明确,加之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不统一,常把定量在200g/m2左右的纸称为纸卡。随着时间衍变,慢慢形成了一个规律,即把定量在200g/m2以上,而又以印刷或装璜为主要目的的纸,称为卡纸。如250g/m2铜板卡(纸),280g/m2玻璃卡(纸)等。
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从古到今,造纸所用主要原料都是植物纤维,诸如木材、芦苇、竹子、麦秸、稻草、蔗渣、树皮、面、麻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造纸所用纤维原料的种类和造纸产品的应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造纸技术的发展使其对纸张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把以植物纤维为主构成的纸,叫做“第一代”纸的话,那么用合成纤维制成的纸和以塑料薄膜为纸胎制成的纸,则叫做“第二代”纸,又被称为合成纸。挂历薄膜所用即为此种纸。近几年来,国内外又有了“功能纸”。所谓功能纸,就是采用某些特殊原料,抄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新纸种。报纸上报道国外的纸手表所用的纸,大概就属于这类功能纸。有人把这类功能纸称为“第三代纸”。
普通的纸,抄成后未经再次加工,一般称为纸或原纸。为了提供纸的表面性质和装饰效果,或者为了赋予纸面一种特别性能,对原纸进行了再加工,所得到的成品便称为加工纸(如涂布印刷纸、复写纸等)。然而,仅仅按照加工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于是,采用新的纤维原料和加工措施,获得了具有某种功能的纸。耐火纸、夜光纸、电磁波屏蔽纸以及被誉为“东方魔纸”的车用保洁纸等,均可视为功能纸。
尽管人们对功能纸的应用和了解还很少,但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功能纸必将更多地出现并被人们所熟悉。用发展和进步的观点看待事物,对纸的概念和含意,切不可作狭义的理解。
哪个小学语文网有教学视频可以看
小学综合资源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
简介:资源内含有1-6六年级小学数学学习资源、小学英语学习资源、小学语文学习资源、小学奥数、小学课外学习与拓展、小学趣味数学、小学趣味学英语、小学数学基础课程、小学数学学而思课程、小学学习与提升、小学英语进阶课程、小学英语名师培训课程、小学英语同步课程、小学语文基础提升、小学语文课外辅导、小学语文趣味学习、小学语文学而思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技巧、各类教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