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七月网305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原话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说:不用圆规和尺子,就画不好方形和圆形,这是一个比喻,实际在阐述儒家的主张:效法古代圣贤君王,认为这是规矩。后来,这个规矩一词,又演变成礼法、制度等意思。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恶,是指人的动物性。是动物,就有攻击性。怎么限制人的攻击性呢?儒家认为,要有礼的制度,限制占有资源和分配资源的行为,束缚人的动物性。“如果没有礼的制度,光有领头的没有用,永远是个乱。这几乎与我们现在对文明制度的认识一样的。”

关注当下,经过两千五百年,礼的教化,礼的规矩,逐步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里。现在,家长教育孩子,也是:见人要有礼貌,上学要守纪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等等等,这些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要文不要武,以文明的姿态,融入社会,与人和谐相处,被人尊重。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这种礼文化,更是普遍存在于我们中间。有一年过年,我给一个朋友的父亲带去两瓶酒,拜年。离开时,朋友父亲,非要给我带走一条烟,我不要。老爷子说了一句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朋友父亲,是河北蠡县一大地主的儿子,早年在北平参加了地下党,有文化,喜古书。老革命也挡不住,传统文化的熏陶。

来而不往,就是不懂规矩,时间久了,没人跟你来往。中国社会,就是这一个讲究礼仪的。来家的客人要走,得留人吃饭,要说:吃了饭再走吧!有客人进家,家人若正吃饭,要邀客人,要说:来来,快吃点饭!这些话,也许不是真实的邀请,但必须说。这是一个礼仪的客套,客人不可当真,主人必操此话,规矩,不说就是失礼。

当然这是熟人。传统的中国,就是一个在熟人范围内,讲礼仪,讲规矩的社会。等到了陌生人的地方,有些人,很可能,常常不讲规矩,不讲礼仪。眼下,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在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转型期间,少不了,诸多不适应,不和谐。需要耐心,需要教育,需要磨合,不能因此说中国人不懂规矩,不明礼仪。

每个人也是一样,在公共场合没规矩,没人待见;在单位里没规矩,遭领导黑眼;在公司里不守规矩,直接被炒鱿鱼。现在,有些家长惯孩子,不去教化,任其发展,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小公主”和“小少爷”,自我中心,家里称王,玻璃心,受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不懂规矩,没有规矩。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如何受得了?

还是记住这个老警句老格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始终在,社会会教育人,生活会教育人,让人成方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什么意思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

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不过,现在这俗语已不再是木工专用,而变成了人们泛指任何事情若无一定规则,便会出错的告诫用语了。“规”和“矩”合并成一个新词,“规矩”可解作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习惯。“方圆”不再指方形圆形东西,而指特定事物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什么意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是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读音:【méiyǒuguīju,bùchéngfāngyuán】

2、详细解释:这句话是一句俗语。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所以说,如果没有这两样,木匠是无法做出方形和圆形的东西。

3、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