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什么是慧星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什么是慧星以及慧星和彗星有什么区别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彗星呢
彗星是星际间物质,也被人们称为“扫帚星”,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彗星是灾星,把彗星的出现和人间的战争、饥荒、洪水、瘟疫等灾难联系在一起。我国2000多年前就有关于彗星的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天文略论》里写道:“彗星为怪异之星,有首有尾,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扫把星’。”
现在,利用望远镜我们平均每年可发现10多颗彗星,但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却不多见。彗星的样子很特别,它的主体部分是个球形,即彗核,核外的雾状包裹层叫做彗发,两者合称彗头。
彗星是个很奇特的天体。历史上第一个被观测到的周期性出现的彗星是哈雷彗星。1704年哈雷认识到它是周期性的,周期是76年。历史记录表明自从公元前240年开始,它每次通过太阳时都被观测到了。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通过的,哈雷彗星现在已经广为人知。离太阳很远时彗星的亮度很低,而且它的光谱单纯是反射太阳光的光谱。当彗星进入离太阳8个天文单位内时,它的亮度开始迅速增长并且光谱急剧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组成彗星的固体物质突然变热。
从古至今,彗星的故事和传说很多,人们对这种天体充满了好奇,但最让人们不解的是,彗星是如何形成的。这同样是宇宙留给人类的难题,研究至今,科学家们形成了以下几种看法:
由奥尔特云形成。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对41颗长周期彗星的原始轨道进行统计后认为,在冥王星轨道外面存在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库”,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云团”。这个云团一直延伸到离太阳约22亿千米远的地方。奥尔特认为太阳系里所有的彗星都来自这个云团,因而人们把它称为彗星云或奥尔特云。奥尔特云离太阳系很远,那里大约有1000亿颗彗星。
碰撞后的产物。这个假说认为,太阳系内某两个天体碰撞或太阳系内天体爆炸后,形成了许多碎片及更多的彗尾物质尘埃,而许多同一轨道的碎片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彗核,伴随的尘粒在接近太阳时就形成了彗头和彗尾,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此被很多人接受。
来自木星**物。大多数周期彗星的轨道远日点都在离木星轨道不远处,由此可推测,彗星很可能是由木星内部向外**一些物质而形成的。彗星的化学成分确实也与木星大气成分相近,这一点支持了**说。然而,要想**物质,就必须达到60千米/秒的速度,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使**物摆脱木星引力而飞向太阳系的轨道。但这一速度在木星上很难达到。所以,这个假说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证实。
由复仇星发出的。太阳有一颗姐妹星,叫复仇星。复仇星在绕太阳旋转的轨道上周期性地把致命的彗星释放到地球上,使地球上扬起迷漫持久的尘埃,环境发生剧变,致使生物从地球上消亡。且每隔2600万年,当复仇星离太阳最近时,引力就使彗星从奥尔特云中飞出,其中一部分便飞到地球大气层中。
慧星和彗星有什么区别
定义不同。
根据百度资料查询,慧星和彗星定义不同。慧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
什么叫做慧星
慧星一般由头和尾组成。头的中心是慧核,慧核的外面包着慧发,慧发的外面再包着慧云。慧尾有直的,弯的,或者两种混合的。尾巴有1条,2条以致数条的。慧尾长短不一,最长的有几亿千米,有的慧星没有慧尾。
慧核是慧星的主要部分。它是固体,球形,含大量的冰,还有干冰,尘埃,甲烷,氨和少量的金属。因为冰最多,所以被人称作“肮脏的雪球”。这雪球差不多是整个慧星的重量,直径一般只有几千米,或10多千米,最大的不过100千米,最小的只有几百米。
慧尾一般要在慧星距离太阳3亿多千米时,才产生出来,和慧发差不多同时产生。这是太阳风的作用。一般慧星的慧尾大多在1000万千米至1.5亿千米之间,特别长的慧星尾巴可超过3亿千米。1843年出现的一颗慧星,其慧尾长达3.2亿千米。大多数慧尾的宽度都在6000到8000千米之间,特别宽的,像1811年的大头慧星,它的尾巴宽达2400万千米。也有几个特别窄的,只有2000千米,1858年出现的著名的多拿提慧星有3种尾巴,它长达8800万千米,扫过半个天空,还出现几条细长的射线,慢慢地在天空中移动,人们看见它长达3个多月。多拿提慧星的周期约为2000年。
慧星是一种自然现象,古人由于不了解它的成因,因此常常把它的出现与人间发生的某些事物对应起来加以解释
关于什么是慧星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