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吴伯萧代表作散文集(吴伯萧散文选集)

七月网2970

吴伯萧的散文和散文集有哪些

吴伯萧的散文和散文集

吴伯萧代表作散文集(吴伯萧散文选集)

其散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标志着吴伯萧散文风格成熟的散文集是

《吴伯萧散文选》

记得中学时就喜欢吴伯萧的散文,翻开课本,有他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难老泉》...,于是,我买了一本《吴伯萧散文选》,吴伯萧是延安时期的抗战作家,他的文字中除了一种质朴美外,还蕴涵着一种人性的多情和慈悲,比如《书》中那个每天做14小时工以后的农奴家童,仍在柴仓里点起豆大的灯读书,哪怕有鞭挞等待着,“你看得见那苦孩子泪影中的微笑么?...所以在革命队伍里,看见一个老伙夫皱了眉头学划阿拉伯字码,或一个十一岁的小鬼在朗朗上口读《边区群众报》的时候,便每每令人起一番敬意起一番鼓励。”读到这里,我感到了散文直达人内心的力量:它记录一个时代的真实性、它悲天悯人的美丽情感和它洒脱自然的风格深深让我迷恋......

其中,《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曾被收录到中小学语文课本。

吴伯箫 作品

《山屋》、《岛上的季节》、《马》、《说忙》、《羽书》、《我还没见过长城》、《论忘我的境界》、《客居的心情》、《说日常生活》、《山野的桃花》、《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以及《难老泉》、《天涯》、《忘年》等。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1982年8月病逝。

吴伯箫是我国卓有成就和深具影响的散文家,1925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创作,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

扩展资料

《记一辆纺车》散文,吴伯箫作。

1962年发表。作者通过回忆在延安时代用过的一辆纺车,描绘当年纺线比赛的欢快场面,叙写艰苦岁月中劳动生活的乐趣,颂扬了抗日军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描写细腻,语言质朴,感情深沉。

《菜园小记》写的是作者对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莱岁月的深情回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为了扼制我党我军的发展,在陕甘宁边区聚集重兵,对延安军民实施严密的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到了“每天要买到蔬菜就买不到油盐柴火,要买到油盐柴火就买不到蔬菜的地步”。

在艰苦的年月里,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他们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纺棉、织布。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伯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