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吉林大学怎么样,吉林大学怎么样知乎

七月网440

吉林大学是几本 吉林大学怎么样

吉林大学在吉林省是第一批次招生,在外省也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通常认为吉林大学是一本大学。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吉林大学怎么样,吉林大学怎么样知乎

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扩展资料:

截止到2020年7月,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0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7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参考资料:

吉林大学-吉大简介

吉林大学为什么排名那么高,吉林大学到底怎么样啊

吉林大学很好,因为吉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扩展资料:

截至2019年11月,吉林大学图书馆各类纸质书刊784万册,其中古籍40万册,古籍中6000余部为善本。地方志与谱牒、金石拓片与古文字文献的收藏在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这些珍贵文献与亚细亚文库、满铁资料一起成为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收藏。截至2013年底,订阅外文期刊1268种、中文报刊4914种。

购买了包括webofscience和EI在内的48种西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14种中文数据库,超星、书生等电子图书120万册,自建了东北亚研究、地学、汽车、满铁资料等12个数据库

请大家如实回答:吉林大学到底怎么样

我在此反驳此问题之前的最佳答案,并给出自己看法和对题主的建议。

恕我直言,只看录取分数就完全判断学校的做法,并不可取。决定学校的录取分数高低的因素很多,而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地理位置。为什么北京的211录取分数这么高,而西北和东北地区的不少985明明科研成就更多更优秀,培养的名人更多,历史更悠久而分数往往偏低呢?真的是学校差吗?并不是。若真差当初为何这些学校被列进了985名单而那些211没能列入?在我看来,是因为地理位置太过偏僻而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往往希望向更发达的大城市发展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学校同北上等大城市同等水平的学校采取同样的录取分数标准,优秀生源定大部分将流向发达地区,无法获得充足的生源,因此只能放低分数标准。至于吉大,只一点,在录取分数在985中偏低的情况下,吉大的科研成就却高于大多数985。只说这两年,在全国大学校友会综合排名中稳居十名左右,甚至综合评分高于南开,第一批入围双一流高校。甚至于随便去各大500强公司找一找,吉大的人才绝不在少数。另外据我所知,中国没有几所学校的名人能被国家主席号召并组织全党全国进行学习,并将个人事迹拍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央台天天播放的(近期吉大的黄大年教授)。就业资源偏僻地区或许不如北上等大城市的学校,但吉大的优势在于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腹地,且近年老工业基地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需要源源不断的高水平人才,就业并不是问题。而科研成就和人才培养这方面又强于大多数985。根据这些现实情况综合来看,说吉大是985里的中下等不妥当。

总而言之一句话,学弟(或者学妹),你进大学是去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搞科研为将来做准备的,不是攀比谁高考分数高的。一个学校到底好不好,应该综合来看它取得的成就,历史名人,文化底蕴,社会贡献和就业形势,而不是仅仅看录取分数高低就肆意断定一所学校的好坏,一棍子打死。务必经过仔细调查对比,权衡后再决定去向。

本人其实也是来自山东的一名985本科生,在山东本地很多家长老师都和你有同样看法的情况下,深感可悲,对这种看法表示反对。去年暑假我因参加自主招生也曾前往全国各地的几所985211实地考察,也因此有感。

另外在下实在不明白这位仁兄为何给予山东本地最好的大学如此低的评价,如果学习氛围浓厚学风好也要被说成死板和高考的延续,那我真无话可说。学习节奏比山大要快学习氛围更好的学校有几所,比如清华,你却不提。地域黑而且是家乡地域黑,真的无法接受。另外不知这位仁兄所言南方开放北方闭塞从何说起。本人高考后仍在北方一发达程度还不如济南的省会城市,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而据我几个南方室友反映,并没有民风闭塞之感(此外舍友也有来自南方大城市的)。只能说你一人感想无法代表大多数人吧。

至于实习机会,个人觉得北京各所院校的学生(我们高中实验班当年有二十个人左右去了北京的211和985)当真是为了实习资源抢破头,竞争太过激烈,机会虽多但除非你足够优秀,否则很好的实习机会很难有你的份。而在像山大吉大这种本省最优秀的学校,国内外和省内外最优秀的资源和本省资金支持却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就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去年省政府科研投资额外拨款了差不多一百四十个亿,教学设备之类的也全部匹配了最好的,就不信北京每所学校动不动就给拨款一百多个亿的,那得多少哈哈),作为一个老学长我可以说,实习机会真的挺多的,最起码是够你实习个够了,志愿学时学分和实习证明只要你想就可以拿到手软。竞争优势大,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小。我觉得吧高考后去不去北上完全看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并不是北上就一定是最最好最合适的。就举一个例子,消费水平。我北京的同学生活费月均两千,而我所在省会城市正常花销月均最多一千四,我这边反而感觉过得更宽松。个人意愿最重要,像我当初就是可以去北京的985211却没去的,除了我个人情感之外,还因为北京的空气质量太差(可能你们会觉得比较奇葩,但本人真的是从小生活在沿海自然生态比较好的城市习惯了),中学时代不管去过几次都觉得无法接受,外加我是独子,父母希望我不要离家太远有个照应,于是果断没去北京。现在也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毕竟以我家普通的小城市经济水平和北京的就业形势,凭自己就业后个人工资和家里收入将来在北京四环以内买房子实在太难。

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