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金华,指金华城(一个地名)双龙洞:因洞中有着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因此而得名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标志景观。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首先按照结构画法部分起形,不需要画内结构线,找出投影位置和投影的形状。其次用笔的侧锋画长线条将暗面与投影一起铺一遍调子,然后再分别加重投影与暗面。用擦笔或者纸巾将上了调子的部分轻轻的擦一遍,不要太过用力,避免将铅粉揉进纸里,造成画面反光,不能深入。最后对画面进行全面深入就可以在长方形洞里画了。
双龙洞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浙江金华有个双龙洞,位于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中心,海拔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因两侧分悬的钟乳石酷似龙头,故名“双龙洞”。
双龙洞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双龙洞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分别是“洞内有两条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而得此名”、“奇形怪状的石乳像龙而得此名”。
1、洞内有两条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而得此名。
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2、奇形怪状的石乳,有的像龙而得此名。
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双龙洞的景点介绍
1、吕先生的藏身地
外洞厅北有一挂黄色“石瀑”,俨然是古人衣袍,这就是传说的“吕先生藏身”景点,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又有传说是,有个村姑誓不嫁抢她的财主,被锁困在洞中,吕洞宾就是从这里去营救洞中的村姑的。
靠厅北尽头就是“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等景观,特别是洞中的岩溶景观“仙人田”层层叠叠,使人不由产生来到世外的感觉。
2、屏石横亘
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横亘相隔,仅有狭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长15余米,宽3米多。要想进入内洞,只有屏息仰卧小船中,逆水擦岩而过,不得稍做抬头,否则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惊险,游览方式为世界独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双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