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人事有关的成语
1、不省人事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2、出处:宋·汪应辰《与朱元晦》:“问其无所苦否,则曰‘无事,无事’。寻即不省人事。”
3、沧海桑田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4、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5、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6、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7、东海扬尘大海变陆地,扬起灰尘。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8、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9、杜绝人事杜绝:断绝;人事:人与人的交往。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
10、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史圭传》:“圭出为贝州刺史,未几罢免,退归常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
11、隔世之感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12、出处:郭沫若《洪波曲·后记》:“仅仅相隔两年,所写的东西,读起来就已经有隔世之感了。”
13、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四明藉此挑激圣怒,瓜连蔓引,是以摈李太宰,逮周嘉庆。”
14、海桑陵谷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15、出处:清·朱彜尊《玉带生歌》:“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
16、海水桑田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17、出处: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18、恍如隔世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
19、出处: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20、昏迷不省神志昏沉,不省人事。同“昏迷不醒”。
21、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谁知早有人将信暗暗透于冷宫,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李娘娘闻听,登时昏迷不醒。”
22、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23、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24、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25、出处:《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26、可泣可歌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同“可歌可泣”。
27、陵谷沧桑陵:山陵;谷:山谷。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巨变迁。
28、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一》:“又自托于前朝遗老,借陵谷沧桑之感,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其人已无足观。”
29、魄散魂飘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30、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31、人地生疏人事不熟,地方陌生。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32、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前记》:“《自由谈》的编辑新换了黎烈文先生了,但他才从法国回来,人地生疏,怕一时搞不起稿子,要我去投几回稿。”
33、人非物是指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34、出处:清·洪升《长生殿·寄情》:“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
35、人生如梦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36、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7、人世沧桑比喻人间世事变化很大。
38、人事不省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
39、出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谁想刘璞因冒风之后,出汗虚了,变为寒症,人事不省,十分危笃。”
40、人事不醒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同“人事不省”。
41、出处:杨朔《晚凉天》:“有一位同志,是渔船救起来的,三天三夜人事不醒。”
42、人事不知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同“人事不省”。
43、出处:《红楼梦》第一二○回:“宝钗哭得人事不知。”
44、人事代谢代谢:更迭,交替。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45、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46、桑田碧海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同“桑田沧海”。
47、桑田沧海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48、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49、笙磬同音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50、出处:《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51、盛衰荣辱兴盛、衰败、荣耀、耻辱。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52、出处:《周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周易·系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53、时移世变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54、出处:唐·白居易《唐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
55、时移世易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56、时易世变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57、出处:晋·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58、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59、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军情瞬息万变,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就是此时,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
60、送故迎新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来。
61、出处:《汉书·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62、天道人事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
63、出处:《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64、天人之际天:自然规律;人:人事;际:际遇。自然和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65、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6、兔死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67、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68、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69、出处:《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70、小往大来本指人事的消长,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
71、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72、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73、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4、以古方今用古代人的人事与今天的人事相比。
75、出处:《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76、贞下起元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77、出处:《易·乾》:“元亨利贞。”尚秉和注:“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
78、狡兔死,良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79、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80、狡兔死,良犬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81、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8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83、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二、蓬莱市市长是谁
孙业宝,男,汉族,安徽寿县人,出生于1966年07月,现任蓬莱市市委副书记、蓬莱市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具体分管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方面工作)。协调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蓬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1年1月18日补选孙业宝为蓬莱市人民政府市长。
参考资料:人民网(http://ldzl.people.com.cn/dfzlk/front/personPage10200.htm)
三、2020烟台蓬莱教师招聘多少人
2020年蓬莱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校教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97名
(一)A类:20名。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重点向教育教学管理方向培养。
(二)B类:77名。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三)应聘人员须为1979年7月6日(含)以后出生。
(四)身心健康、符合招聘岗位聘用体检标准。
(五)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所有资格条件。
(六)报考A类岗位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双一流”建设高校(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应届普通全日制本科(含)以上毕业生;“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2019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往届普通全日制本科(含)以上毕业生。
2.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2020年应届公费师范毕业生。非山东省生源的公费师范毕业生须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跨省就业条件,并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
3.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民办高校、有关高校的独立学院)2020年应届普通全日制硕士(含)以上毕业生且本科阶段必须是全日制四年制及以上。
4.获得第五、六、七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含)以上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含)以上毕业生。
招聘岗位主要参照教育部相关专业学科目录设置专业要求,应聘人员学历证书所载专业应当与招聘岗位专业要求相一致,国家承认的辅修专业证书与学历证书配合使用,可依据辅修专业证书上注明的专业报考。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依据岗位用人需求研究认定并每日公布相近专业。除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学历证书、相应学位证书,与国(境)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同期毕业的海外留学人员的学历、学位及其认证书应于2020年9月底前取得外,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证书、相应学位证书等所有资格、资质及证书(含2019年及2019年以前毕业留学回国人员和在港澳台取得学历学位人员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应聘人员均须于2020年7月5日(含)之前取得。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岗位应聘人员应具有的相应学段合格教师资格证书可于入职后一年内取得,无法如期取得的,予以解聘。报考A类岗位的按岗位需求表要求执行。持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发的有效期内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可视为取得教师资格。定向、委培毕业生报考,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已经就业或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须具有用人管理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无业人员需提交就业创业证或处于无业状态的个人书面承诺书。公办中小学教师报考,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应聘人员不得报考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中应回避情形的岗位。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应届毕业生除外),现役军人,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在各级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的人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应聘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应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应届毕业生除外)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定向招聘岗位仅限特定人员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聘岗位仅限以下人员报考:烟台市生源参加我省招募或外地生源参加烟台市招募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以下简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服务满2年且完成协议书(合同)规定的服务期限、年度考核合格、3年内(指2016、2017、2018年招募和选派人员。其中,“三支一扶”计划仅限2016年招募人员)报考的,已按照优惠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除外。报考以上定向招聘岗位的人员,还需符合岗位招聘条件。
应届高校毕业生是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或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中,由国家统一招生且就读期间个人档案、组织关系保管在就读院校(或科研机构),并于当年毕业的学生。
国家规定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是指2018年、2019年国家统一招生、离校时和在国家规定的择业期(二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其档案等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国家规定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在国(境)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与国(境)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同期毕业的留学回国人员(含二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岗位。烟台市生源参加我省招募或外地生源参加烟台市招募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岗位。
海外留学人员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授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后,可报考招聘同等学历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可应聘符合条件的岗位。
2020烟台蓬莱市招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简章(97人)
关于蓬莱人事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