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效益指标通常有哪些
1、商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考核评比办法。
2、1.营业收入总额,包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和商办工业、饮食服务、农牧、储运等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额。
3、2.利税额,包括全部企业的补贴前实现利润额和交纳的销售税金(税金)额之和,不包括进行利润分配和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各种税金。
4、3.商品流通费用率,指商业企业的商品流通费用额占商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5、商品流通费用率=--------×100%
6、4.商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指商业企业平均占用流动资金的周转次数。计算公式:
7、商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8、5.百元资金利税额,指全部企业的利税额(即考核指标“2”)占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之和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9、百元资金利税额=------------------
10、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11、6.人均商品销售额,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与商业企业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计算公式:
12、人均商品销售额=-----------------
13、7.人均利税额,指全部企业的利税额(即考核指标“2”)与企业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计算公式:
14、人均利税额=----------
15、(注:由于计算口径的不一致,北京市饮食服务总公司和上海新亚(集团)联营公司在填写商品流通费用率、商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和人均商品销售额三项指标时,分别用饮食服务费用率、饮食服务资金周转次数和人均营业收入额代替。)
16、1.考核评比单位划分,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厅(局)为单位,共有34个考核评比单位。各计划单列市商委、商业局的数字已包括在各商业厅(局)内,暂不单独进行考核评比。
17、2.对各单位前述八项考核指标每季度考核一次,按各单位每项指标比上年同期的增减幅度,对34个单位统一排队计分,最高者得34分,最低者得1分,依此类推,差距为1分。八项指标的得分之和为该单位本次考核的合计得分。
18、3.考核指标的数据来源,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委、商业厅(局)上报的季、年度会计报表为依据。每季度会计报表汇总后即公布各单位的指标实绩和得分情况,根据年度各项指标的考核结果进行评比,按总得分由多至少排列名次。
19、对总的得分排列在前十名的单位给予表彰和适当的奖励。
二、经济指标、经济效益各指什么
1、经济指标,包括指所有关于经济的指标。当然也包括经济效益指标,因此,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对经济效益指标,是一个包容和涵盖的关系。经济指标,一般是指反映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状态的指标,和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目标的指标;其中包括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比如增长百分之几?能耗降低百分之几?等,是相对指标。而比如增长多少亿,万元产值电耗减少多少度,是绝对指标。同时,经济指标,也作为考核和评价单位个人工作成绩的指标。最后,也是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指标。等等。
2、效益指标,一般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新增、新创造价值的指标。其中有微观指标和宏观指标。宏观经济效益指标,我们现在在现实中,一般围绕GDP这一总的社会效益指标,大约分为:税收(财政收入)、折旧、利润、工资等内容,围绕这些内容再细分相关内容。微观经济效益指标,基本上也是围绕宏观指标分解,有些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企业利润,可能要分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等,还有的一些如福利基金等,是与宏观指标有区别的。
3、你的问题,是在具体应用时,尤其是基层单位使用时,极不规范的问题。这在实践中确是如此。比如,有人将企业销售收入看作经济指标,有的人就看作效益指标,其实严格地讲,应该是经济指标,而不是效益指标,但这里有一个涵盖的关系。但是,我劝你,在现实中不要太较真了,在微观层面,这不是什么大问题,领导咋说咱咋听就行。但在宏观层面,则是必须分清的大问题,否则,是要出事的。
三、社会效益指标是什么
1、社会效益指标是指科技成果对社会安定、协调、健康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于变化的评定指标,其指标体系可以在社会保障工作、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环境四个大方向下进行指标细化。
2、社会保障是指政府或社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等相关工作,尤其是成员在疾病、生育、年老、失业等状况下的救济、补贴工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等。
3、当前,社会保障滞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这里既有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和组织运行的问题。前者依赖于物质型科技成果,后者依赖于精神型和管理型科技成果。对这些成果的社会效益的准确认定有助于此类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取得。
4、生活质量是指社会环境中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因素的水平状况,包括居住水平、信息化水平、交通水平和环境质量水平等。具体指标可以在各个因素下细化,选取时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和经济效益指标的重复,所以主要选取公共的或国家强制性的质量标准。
5、1)居住水平:建筑节能性、成套率、小区容积率、小区绿化率、小区人均公共活动面积等。
6、2)信息化水平:信息网络覆盖率、网络可靠性、家庭拥有宽带户数、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电话普及率、每千人局用交换机容量、电脑普及率等。
7、3)交通水平:交通水平主要体现在方便性、快捷性、准时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六个方面。
8、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占有道路面积、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的非直线系数和重复系数、站点覆盖率、保养面积、车辆进场率、万人拥有标台数、公交出行比例、换乘系数、换乘距离、换乘站距、发车频率、高峰和平峰满载率等。
9、4)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可以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如空气污染指数、总悬浮颗粒物、可吸人颗粒物、氮氧化物等。
好了,关于经济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有哪些内容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