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清朝末年的历史
1、1911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
2、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
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4、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清室成员得以继续住在紫禁城中,宫廷内尊号、待遇、年号保持不变,保留太监、侍卫、宫女,保留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机构,依然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保持帝王气派,与民国政府分庭抗礼,俨然国中之国,史称“逊清小朝廷”。
5、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
6、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皇帝尊号被正式废除,依旧被部分清朝遗老旧臣尊为皇帝,在北平什刹海、天津张园、静园等居住地内依然继续维持着的一个微型小朝廷,史称“后逊清小朝廷”。
7、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其最终随着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
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中国历史朝代)
二、皇帝养成计划怎么睡皇后
1、想要睡太后,玩家需要道德值达到120以上触发太后寿宴,如果没有达标,则无法触发。
2、《皇后成长计划》由比目鱼联手国内知名动画师咿哚咹(Yidonan)场景师张昭(日刀口)一同创作。是一款模拟养成类游戏,是皇后成长计划后的续作。本作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讲述了一对陈氏兄妹的成长历程。
3、在玩家扮演的商贾抚养下,他们会在京城发生什么样的精彩故事?与好姐妹的的友谊羁绊,与理发师孟三剪的邂逅,还是与四阿哥乾隆的恩怨情仇,各种性格迥异的角色形象,形形色色的京城故事,新奇有趣的游戏玩法,都将带给你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三、清朝八旗军的介绍
1、清太祖努尔哈赤为军事行动和狩猎的需要创建了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全民皆兵制度。女真人(满族人的前身)狩猎时各出一支箭,每十个人中立一个首领,首领称牛录额真(牛录是大箭的意思,额真的意思是首领),牛录额真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屯垦田地、征丁披甲,都以牛录为计算单位,努尔哈赤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建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设一个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个甲喇额真,五个甲喇设一个固山额真,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都有特定的旗帜,所以汉语译固山为“旗”。初期只有黄、白、蓝、红四个旗,后来又增添了四个旗,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个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分别是:正红、正黄、正白、正蓝、镶红、镶黄、镶白、镶蓝八个旗,即满洲八旗。后来又逐渐增添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实际是共24旗,但是地位最高的还是满洲八旗。八旗制度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种放牧,战时披挂上阵。八旗制度是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教联结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机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创造,是清朝的一个核心制度,也是清朝定鼎北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八旗军队在清朝初期可谓是骁勇善战、攻必取、战必胜(宁远之战除外),具朝鲜人记载:满洲八旗军队离家要出去打仗的时候,八旗军队的老婆、孩子那是欢心雀跃、兴高采烈,因为每次八旗军队打仗回来都会缴获很多战利品,这些战利品除少部分上缴以外,大部分都会平分给个人,具记载: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命英郡王阿济格率军入关,阿济格率军共攻克16城,仅俘获牲畜就有17万头,这些战利品平分给八旗军队,他们的老婆、孩子能不高兴吗?
2、但是,清朝入关以后,没仗可打的八旗军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们该何去何从?这时,清朝政府犯了一个致命的决策失误,清朝政府让八旗军队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八旗军队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一切费用都有朝廷负担,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就出现了八旗生计问题,在康熙晚年就出现了八旗生计问题,雍正在位时就开始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不佳。八旗子弟从此开始了游手好闲的生活,他们提笼遛鸟、撩鸡斗狗,尤其是在清朝后期,八旗子弟成了浪荡公子、败家子的代名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八旗子弟出现了生存危机。因为,他们常年靠清政府供养着,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平时不学无术,不会种地、不会经商,没有什么赖以生存的手艺,所以,在民国初八旗子弟的生活是相当的惨。有人曾说过“八旗兴则大清兴,八旗衰则大清亡”,如果把清朝形容为一座高楼大厦,那八旗制度就是这个高楼大厦的地基,地基腐烂了,再加上八国联军、官场上的贪污腐败等这几股风一吹,那高楼大厦离崩塌也就不远了。
3、八旗军队最得意的一战:萨尔浒之战
4、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二月),明朝大军十四万,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合击后金(清朝的前身)的首都赫图阿拉(今辽宁省境内),这时辽东地区已进入隆冬季节,赫图阿拉大雪封山,江河结冰,天气寒冷,道路崎岖,明军的战马找不到草吃,后勤供应困难,明军有很多士兵是从南方调来的,很不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四路明军的行军速度有快有慢,努尔哈赤利用四路明军的时间差,各个击破,历时5天,用3万八旗军队打败了明军14万。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明军的失败,有各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朝军队对后金军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情况不明,料敌不确,筹划不周,准备不充分,分兵进击不仅未能达成合击目的,反遭各个击破。二是主力突出冒进,孤军深入,陷入重围,全军覆没。后金军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遭此惨败后,完全陷入被动,辽东局势极其可危。
5、八旗军队最失意的一战:宁远之战
6、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旧历正月),努尔哈赤率十万八旗兵攻打宁远(今辽宁兴城)。宁远城的明朝名将袁崇焕率一万人把守,努尔哈赤率军猛攻宁远城,明军和八旗军队都伤亡惨重。这时,袁崇焕搬出了王牌武器:十一门西洋大炮,袁崇焕命令这十一门西洋大炮从城墙上往下炮击,居高临下,重创八旗军队。八旗兵的尸体布满城外,努尔哈赤本人也中炮身负重伤,只好含恨撤退,不久便优愤而死。这就是著名的宁远之役。八旗军队的失利有多方面的因素:一、努尔哈赤戎马生涯44年,几乎没打过败仗,但是,胜利会腐蚀聪明,权力会冲昏头脑,努尔哈赤晚年深居简出、懒于政务、不思进取。二、努尔哈赤对宁远城守将袁崇焕没有仔细研究,对宁远城里的武器装备特别是那十一门西洋大炮也没有侦察清楚,便贸然进兵,努尔哈赤以矛制炮、以短击长、以劳攻逸、以动制静,吞下了骄兵必败的苦果。宁远之战的胜利给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明王朝打了一剂强心针。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