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开展“欺客宰客”专项整治(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

七月网365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广西北海开展“欺客宰客”专项整治的问题,以及和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北海市关于“4个菜1500块”的调查处理情况

广西北海开展“欺客宰客”专项整治(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

1月25日,抖音网民发布视频并配文称:在北海就餐消费时被宰“4个菜1500块”。关注到该事件后,北海市高度重视,当即组织执法人员开展调查处理。

经与消费者本人联系,其一行4人于2023年1月24日傍晚在北海市某公园游玩后,经出租车司机介绍至“侨港渔村美食”餐馆用晚餐,在消费者表示极少吃海鲜、对海鲜不了解的情况下,店主现场推荐了四样海鲜并当面迅速称重宰杀。点菜单由消费者本人签字确认。其中:油螺辣炒3.8斤,单价168元/斤,金额638元;龙趸石斑清蒸3.1斤,单价168元/斤,金额520元;马蹄螺3.5斤,单价68元/斤,金额238元;贵妃螺辣炒3.7斤,单价48元/斤,金额177元。4个海鲜菜品共1573元,加上米饭、纸巾金额14元,实际消费共计1587元,店家实收1500元。

4个菜1500块

经查,该店已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法资质,证件名称为“北海市银海区侨民海港海鲜加工城”。该店所用电子秤经检定合格,有效期至2024年1月12日,经现场对其电子秤进行计量测试,结果显示秤具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该店海鲜池内的海鲜产品全部明码标价,消费者所点的四道海鲜在点菜单上的价格与海鲜池标注价格一致,店家在海鲜池上以大字标注“龙虾、面包蟹、油螺、龙趸等海鲜产品价格较高,部分海鲜产品加工后脱壳缩水,可食用部分较少,请谨慎选购,理性消费”。经与市内多家同档次餐厅进行价格比对,该店定价基本符合春节期间海鲜餐饮消费价格;经与北海海产品市场当日价格比对,该店四类海鲜产品经加工、烹饪后的价格在合理区间。

针对消费者质疑四道海鲜烹饪后份量不足问题,为确保核查真实,执法人员按照点菜单标注的重量,逐一称斤并复原烹饪菜品。经比对,未发现有海鲜掉包、掺杂掺假等行为。其中:龙趸石斑约3.1斤,烹饪后与消费者展示图片大小基本一致;油螺一只约3.8斤,经脱壳、切片、辣炒,由于此螺脱壳加工后可食用部分缩水明显,经认真比对,份量与消费者展示图片大小基本一致;马蹄螺3.5斤和贵妃螺3.7斤,消费者展示图片比执法人员复原菜品份量略少。

经调查,该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部分海鲜经烹饪后份量略少等问题。北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已责令该店家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并立案处罚。店家表示将向消费者致歉并退款。对涉事出租车司机,相关部门已责令出租车公司对其进行约谈、罚款和限期停运处罚。

春节长假前,北海市针对今年旅游市场恢复、游客大幅增加的态势,就规范旅游市场消费,特别是可能出现的海鲜餐饮消费纠纷进行了专项整治,对全市所有海鲜餐饮企业进行了约谈提醒,逐家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对被举报欺客宰客的经营户,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从重处罚。近日,交通部门对全市出租车公司进行了约谈,出租车公司与司机签订了承诺书,严禁诱导消费欺客,强化出租车行业管理。

北海市将进一步加大旅游消费市场秩序整顿,对欺客宰客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绝不姑息。绝不允许极个别不良经营户破坏北海旅游市场秩序、损害广大守法经营商户的良好口碑,全力维护城市形象。

延伸阅读:

北海一饭店4个菜卖1500元消费者:司机与商家痛宰游客

1月27日,一则#游客爆料北海用餐4个菜1500元#的新闻登上热搜,游客称系被一出租车司机带去饭店用餐被宰,其点了油螺辣炒、龙顶清蒸、马蹄、贵妃辣炒4个菜,花费共1500元。另有一名游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1月24日,他在同一家饭店也消费了1580元,点了两条鱼、一斤花甲和一盘青椒土豆丝。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起,该饭店在多个生活类平台的评论区中,有多位游客评论称被当地出租车司机拉去用餐后发现被宰,其中还有游客质疑饭店联合司机宰游客,称“看到老板手机,每桌客人都有写带客人过来的自己车牌号码”。

涉事饭店

27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从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获悉,已经接到投诉,当地监管部门正在核实处理。

涉事饭店老板则表示,已配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店内核实情况。“价格是根据市场行情走的,春节价格是稍微有点点高。春节油螺拿货,我们都是按130元一斤拿,以前进价都是七八十元,卖118元或128元。你要是到市场上了解行情再来对比就知道里面的利润了。”

多位游客反映北海一饭店价格偏高

还质疑店家联合司机宰客

据时间视频1月26日报道,24日,有游客爆料到广西北海银滩游玩后,被一出租车司机带去饭店用餐被宰。游客称,上了油螺辣炒、龙顶清蒸、马蹄、贵妃辣炒4个菜,花了1500元,晚上回民宿才知道被宰,心里很难受。

视频截图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游客转账商家为“某海港海鲜加工城”。在美团平台上,2022年8月底就有消费者匿名点评称,“被滴滴司机拉过去的,专挑游客下手,联合商家一起痛宰游客。本地人200~300一餐,非要收我们900多元才让走。”

多个生活类平台的评论

高德地图平台搜索该饭店也显示,2021年有多条评论称“被出租车司机拉过去的”“看到老板手机每桌客人都有写带客人过来的自己车牌号码”“结账时候发现竟然花了我500块”“两个菜一千多”等。

另一名游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4日,他在同一家饭店也消费了1500元,其点了两条鱼、一斤两盘装的花甲和一盘青椒土豆丝。

店家:价格是根据市场行情走的

当地监管部门正核实处理

1月27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从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获悉,已经接到投诉,当地监管部门正在核实处理。

而据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接到举报他们就展开核查,核查是否明码标价,“春节物价是涨了一点,这几个海鲜在这里是比较贵的菜。”

涉事饭店老板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已配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店内核实情况。“价格是根据市场行情走的,春节价格是稍微有点点高,春节油螺拿货,我们都是按130元一斤拿,以前进价都是七八十元,卖118元或128元。你要是到市场上了解行情再来对比就知道里面的利润了。”

对于网友质疑的出租车拉客赚提成的说法,该饭店老板予以否认,“没有这种事。”

据新京报1月27日报道,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正在排查涉事司机,如果确实存在利益链条,一定会查处。

据了解,北海市银海区市场监管局曾在1月18日开展节前海鲜餐饮行业专项整治。银海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海鲜餐饮店诚信经营约谈会,召集辖区16家涉及消费投诉的海鲜餐饮店参会,要求商家规范经营行为,不欺客宰客,不强买强卖。

此外,执法人员分组对辖区海鲜餐饮店开展全覆盖巡查,发放《海鲜餐饮行业诚信经营提醒告诫函》,签订《海鲜餐饮行业不欺客不宰客诚信经营承诺书》,并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大喇叭”在侨港、银滩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巡回播放整治工作和提醒告诫有关内容。

春节旅行订单迎来三年巅峰:长线游强势复苏,日均消费比疫情前增长66%稳生产保用工:东南用工大省提前打响跨省招工“抢人大战”中国城市快递业务量排行榜:金华蝉联第一,粤东小城升至第四

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

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针对网民在微博平台反映的涠洲岛海鲜市场“缺斤少两”问题,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广西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按照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部署,在辖区内开展海鲜市场“欺客宰客”专项整治行动,并当场对违反明码标价的7个摊位予以行政处罚。

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对有关问题进行现场核查,通过明查暗访督查涠洲岛南湾街2个海鲜市场内在用计量器具、明码标价情况,重点检查各摊位海鲜是否按照规定明码标价、电子秤计量是否准确、是否粘贴有效期内强制检定合格标志等,规范涠洲岛旅游区海鲜经营行为。执法人员现场对海鲜市场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摊位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

涠洲岛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在整治期间顶风作案,被实名举报欺客宰客的经营户,一经查实,责令停业整顿,从重处罚,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消费投诉较多店”或“诚信经营警示店”警示牌,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据悉,涠洲岛旅游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农贸市场计量器具专项检查、餐饮行业专项整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短斤少两、欺客宰客、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妥善处理消费投诉举报,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成立消费维权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加强日常监管,提高节假日期间执法检查频次,畅通投诉举报通道,明确专人负责及时接收处理消费投诉举报,让群众特别是游客买得放心。同时,组织商户签订《不欺客不宰客诚信经营承诺书》,发放《关于规范海鲜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的提醒告诫函》,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1人次,检查市场经营户137户,挂“黄牌”1户,让不诚信经营商家“亮丑”。

北海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好北海市场秩序,并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整治,组织执法人员巡查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等场所,对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缺斤少两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加大曝光力度,形成震慑作用。

西湖遭遇“划船刺客”,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首先我觉得是个例。

消费是西湖的软实力之一,也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西湖景区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有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以假充真;有的商家在商品质量上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强管理,严厉打击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杭州西湖景区内存在不少"消费刺客"。这些"消费刺客"专门针对外地游客,通过提供虚假购物信息、诱导或欺骗等方式,骗取外地游客钱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那么,什么是"消费刺客",他们又是如何行骗的呢?

所谓"消费刺客",是指那些专门针对外地来杭旅游的消费者,利用各种手段,诱使消费者上当受骗,从而获得不法利益的不法分子。据介绍,目前,"消费刺杀者"主要出现在景点周边和交通要道。他们一般会在车站附近寻找目标,一旦发现目标,就会主动搭讪,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当对方同意后,他们会迅速向其提供各类购物服务,如推荐景点内的商铺,或者引导消费者到指定地点进行交易。而一旦交易完成,他们就立刻消失,并拒绝归还所骗的钱款。

二、根据调查,这些所谓的购物店,大多位于风景秀美的旅游景点,且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此外,部分商家还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因此,很多游客都会选择忍气吞声,任人宰割。

近年来,随着各地景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甚至外来人员,都纷纷加入到了旅游大军当中。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以及防范能力,导致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对于此类现象,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将持续加强对各商超、餐饮场所等的监管,督促经营主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