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一百年前即公元1910年
社会方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末年中国当时已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混乱
政治方面反动腐朽的晚清政府依然在挣扎
国内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
国际上国际遭受着帝国主义的瓜分与掠夺
经济方面民生凋零国际地位地下弱国无外交经济大滑坡民族资本主义遭受着摧残
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外国的资本侵略使得自然经济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
军事上军事力量衰弱装备落后
外交上弱国无外交任人欺凌
文化上传统的封建文化遭到西方文化的侵蚀传教士教堂在神州大地上遍地都是帝国主义对华的文化侵略相当严重
科技相当落后
整个中国形势非常严峻恶化处于暴风雨中辛亥革命即将来临中国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建国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中国解放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大部分人吃不饱,有的人连糠(将谷子去掉米,剩下的壳)都没有吃。灾荒年,有的人吃白色土。
2、大部分人穿不暖。有的人一家几代人只有一套衣服,出门轮流穿。一件衣服五个以上补丁属正常。
3、有少量的工业,但工人劳动条件很差,一般要干12-16小时。
建国后成就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三年中,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以前中国叫什么
中国有许多别的称谓:
1、赤县神州
在中国的古书《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验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2、华
古代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
第二种说法是:“华”含有红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为华。
第三种说法是:华是由中国的古称“华夏”省略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3、中华
秦朝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是中国,“华”是华夏族的指称。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4、夏
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5、华夏
中国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当时的商朝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6、禹城·禹迹·禹甸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一个叫大禹的人去组织大家治理水灾。据说,禹治水后,按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来世代相传下来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7、九州
相传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古书《淮南子·地形》又记: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自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就泛指中国。以九州的意思还派生演化出九域、九有、九土、九区等许多名字。
8、海内
古代的中国人以为中国周围都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做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