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米恩,斗米仇是什么意思
出自一个民间故事,具体如下: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人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有一年,天降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这穷的一家前往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
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两家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扩展资料:
原话是:斗米养恩,石(dàn)米养仇
其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危难的时候给人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
如果你持续这样下去,突然某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帮忙,对方就会记恨你,并且记恨一辈子!
就好比接受救济的人,习惯了之后往往认为救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不会考虑自己去干点什么,靠自身的劳动来获得食物。
如果你后来发现他已经恢复了劳动能力,你不救济他了,他就会对你记仇。
这是因为,对方把原本你爱心资助的东西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斗米恩,石米仇。
指得就是对别人的帮助,让其形成了依赖,由感激变成了理所当然,以至于最后成仇。
参考资料:
升米恩,斗米仇——百度百科
“升米恩,斗米仇”,有什么含义
“升米恩,斗米仇”——民间俗语。在描绘人性方面,没有比这六个字更深刻的了......
1关于“升米恩,斗米仇”是说如果一个人非常的饥饿,你送给他一升大米,那这个人会非常的感激。但如果你一直送,这样就会让他认为是理所应当。一旦你停止送米,那就会被对方所唾弃。这句话直到今天依旧有道理。不管社会如何的发展和进步,人性的丑恶依旧存在。
2都说救急不救穷,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一时不好意思拒绝,让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难,有难处了大家互相帮忙,可以雪中送炭般的救济一时,但是万不能让别人因此而产生依赖的心理,不然就是害人害己,到最后出力不讨好.......
3生活中有一种人,他们富有同情心,对人有求必应,为别人想得太多,以至于忽视了自己的利益或感受,并经常因费力不讨好而陷入痛苦、失望之中。这样的人就是太善良了,要学会让善良长出牙齿,学会有原则、有主见的拒绝,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4生活中对待他人的帮助、扶持、馈赠,都不要一次给予过多,因为人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生活中处理事情也要把握好尺度,保留可以转圜的余地,因为人生中时刻会有我们无法预测的变故.....
5人际交往之中并不是付出的越多越好,相反的有时付出的太多,反而会让自己感到委屈。我们应该互帮互助,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真正地帮到别人,同时也不委屈自己一味迁就别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们不能每一件事情都办的完美无瑕,但求尽善尽美,无愧于心就好.......
“升米恩,斗米仇”是什么意思有着怎样的故事来源
“升米恩,斗米仇”,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你给他一生米,他会记住你的恩情,但你一直继续给他米,数量达到了一斗,然后又不再给他米了,他就会仇恨你。这个俗语,它的深层含义是指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给予一些好处,适当的举手之劳,能够让被帮助的人感恩你,但一直不求回报的对别人好,别人的贪心也有可能会因此而扩大,有一天当你不能再给他带来利益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嫌弃你,甚至会仇恨你。这是因为你让他养成了这种习惯——,即他向你寻求帮助,你就必须要帮助他。你让他产生了这种欠了他的错觉,那么当你不再帮助他的时候,他都他就会觉得你欠了他。
这件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流行的传说是:一位富人和一位穷人,他们是邻居,穷人家庭向富人家庭借米,富人家庭恰好有富余的,于是就借给了这个穷人,后来穷人又遇到了困难,又向富人家庭借米,三番两次来借富人都给了,直到后面夫人觉得自己的米也不够用了,于是就不想再给他,这个时候穷人却反过来指责富人为富不仁。对于这个俗语,我们要理解他的内涵,并且认清楚俗语,一定是民间人们经历过时间而凝练出的经验总结,所以这个事情是确实存在的。
但我们在认清楚这个事实的时候,依然要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毕竟“达则兼济天下”,这个行怀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价值观,我们不要因为一两个令人反感的厌恶的被私人对象就忽略,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地向身边那些正处于困境的人提供帮助,是生为而人应该做的。毕竟人人都有可能处于困境,当我们处于困难当中的时候,假如没有一个人向我们伸出手,这就是非常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