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作者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和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作者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指的是谁
这副对联佚名题安徽省马鞍山采石矶青莲祠太白楼,原诗指李白和李云,以后就指李白了,出自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
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
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李云:又名华,是李白的族叔。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十一年任监察御史。著有《含元殿赋》,此外还写有《鲁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时称“四绝碑”。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是谁写的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仙人.
指李白
此联为采石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两侧木柱上所镌刻楹联,亦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本意是称赞汉代文章和建安诗人的作品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富有遒劲之风。下联出自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谪仙人”本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戏称,意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当是贬谪凡间的仙人。李白对此称呼十分满意,多次在诗中自称“谪仙”。此联不仅巧妙地集李白诗句而不露痕迹,更妙在称誉李白之诗仙风采与绝世文才。后人读此联,便宛然可见李太白之潇洒风神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这是采石矶太白楼上的对联,作者不可考。对联说的是诗仙李白。
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
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青莲居士:李白
关于本次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和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作者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