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偏旁有哪些字
贝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例如赚、财、贩、赔、购等都与钱有关。贝的本意是贝壳,古时候贝壳是最早充当货币角色的,所以与钱有关的字都是“贝”字旁。
赢[yíng]
1.获利:~余。2.胜。与“输”相对:~了一盘棋。3.通“盈”。充满。
赘[zhuì]
1.多余的;无用的:累~。~疣。~言。2.入赘;招女婿:~婿。招~。3.使受累赘:孩子多了真~人。
贻[yí]
1.赠送:~赠。馈~。2.遗留:~害。~患。
贾[jiǎ][gǔ]
1.姓。2.古又同“价”。1.旧指商人。2.做买卖。又单指买或卖、付出。3.招引。
费[fèi]
1.费用:水电~。医药~。免~。收~。2.花费;耗费:~心。消~。~了半天工夫。3.用得多;消耗得多(跟“省”相对):老式汽车~油。走山路~鞋。孩子穿衣裳真~。4.姓。
赞[zàn]
1.帮助:~助。2.称赞;夸奖:~不绝口。3.旧时称颂人物的一种文体。多用韵文写成:像~(画像上的题词)。
贵[guì]
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春雨~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可~。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
赟[yūn]
美好。多用于人名。
赋[fù]
1.(上对下)交给:~予。2.旧时指农业税:田~。~税。3.征收(赋税):~以重税。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5.做(诗、词):~诗一首。
贰[èr]
1.数目“二”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2.变节;背叛:~臣。
资[zī]
1.财物;钱:物~。投~。2.质地:~质。3.资格;资历:论~排辈儿。4.供给;提供:~助。以~参考。5.“赀”,另见“赀”
贲[bēn][bì]
1.见〖虎贲〗。2.姓。装饰得很美的样子。
贴[tiē]
1.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金。粘~。剪~。2.靠近,紧挨:~近。~切(密合、恰当、确切)。~心。3.添补,补助:补~。津~。倒(dào)~。~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4.同“帖”。5.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贩[fàn]
1.商人买货物:~粮食。~牲口。2.贩卖货物的小商人:小~。摊~。
贤[xián]
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明。~达。~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选~举能。任人唯~。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4.姓。
赏[shǎng]
1.赏赐;奖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光。~脸。4.欣赏;观赏:鉴~。雅俗共~。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识。
贺[hè]
1.庆祝;庆贺:祝~。道~。~喜。~信。~词。~电。2.姓。
赍[jī]
1.怀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2.把东西送给别人。
贪[tān]
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赃。~官。倡廉肃~。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玩。~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快。~便宜。
贼[zéi]
1.偷东西的人。2.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3.邪的;不正派的:~心。~眉鼠眼。
财[cái]
1.钱和物资的总称:~产。~物。理~。2.姓。
贷[dài]
1.借入或借出:~款。2.通过相关手续、按一定条件借出的钱:农~。信~。3.推卸:责无旁~。4.宽恕:严惩不~。
贝偏旁都有哪些字
贝偏旁的字有赑、赞、钡、狈、则、负、贡、财、员、责、贤、帐、败、赊、货、质、贩、贪、贫、购、贯、贮、贿、赂、赈、贾、贰、贷、贺、贻、赌、赎、赔、赠、赡等。
一、赑[bì]1、用力的样子。
2、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二、贡[gòng]1、古代臣民或属国把物品献给朝廷:~奉。~米。
2、贡品:进~。
3、封建时代称选拔(人才),荐给朝廷:~生。~院。
4、姓。
三、赞[zàn]1、帮助:~助。
2、称赞;夸奖:~不绝口。
3、旧时称颂人物的一种文体。多用韵文写成:像~(画像上的题词)。
四、贪[tān]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赃。~官。倡廉肃~。
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玩。~得无厌。
3、片面追求;贪图:~快。~便宜。
五、货[huò]1、货币;钱:通~。
2、货物;商品:百~。南~。订~。销~。~真价实。奇~可居。商店来了一批~。
3、指人(骂人的话):笨~。蠢~。好吃懒做的~。
4、出卖:~卖。
5、姓。
带贝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有:_、贞、赠、赚、赞、贾、贷、贵、赘、费、负、赊、贡、赛、贽、财、赏、败、赔、贬、赋、贩、赉、赁、赢、贯、赂、货、贼、贫、资、赀、贪、赈、贤、赇、购、贲、贮、质、赆、账、贿、责等等。
古人在钱币出现之前,曾经用贝壳作为交换的媒介,后来汉字出现了,与钱有关的字多数都是贝字旁。
贝,早期甲骨文像水生甲壳动物的外形。造字本义:有石灰质硬壳的水生软体动物。这种软体水生动物的外壳因其美观、经久、难得(古中原离湖海水域远),被古人视为珍奇,后来发展为原始货币。
晚期甲骨文突出了水生动物的两根触须。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晚期甲骨文字形。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保存的甲壳上的两道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