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大熊猫的生活习惯和特点)

七月网5280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大熊猫的生活习惯和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大熊猫的特点:胖嘟嘟的身体和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

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猫的进食方法

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地剥竹竿,吃竹叶。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

大熊猫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

01

大熊猫外表形态似熊,头部较圆,像猫,因此得名熊猫。因其毛色为黑白相间,主要栖息于竹林中。所以俗称花熊和竹熊。

02

大熊猫的毛皮以白色为主,但四肢与肩胛部有连片的黑色毛。眼区有形似眼镜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是黑色。这是熊猫的外表颜色分部。

03

现在大熊猫的典型栖息环境特点是山高谷深,树高竹密。茂密的竹林既是他的石料基地,又是其藏身和繁育后代的场所。大熊猫虽然属于食肉目,却喜欢素食,其主要食物为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类的笋和较青嫩的茎叶。

04

熊猫的敌人等天敌无法钻进茂密的箭竹丛追猎,而大熊猫却能在其中穿行自如,偶遇围袭,它们还能迅速爬上竹林中高大的乔木,隐藏竹密处。这时黑白花纹还可起到保护色的作用。

05

大熊猫既怕酷热又畏严寒,冬季不蛰眠,一年四季活动,有随气温变化进行垂直迁移的习性。夏秋季节大熊猫多在中山带以上活动,而在冬春季节则向低山区积雪较少的向阳山坡,或溪边转移。

06

大熊猫会常到河边喝水,它们饮水量很大,冬春季节会把肚子喝得很胀大,而行动变得蹒跚。大熊猫性情温顺,不怕人,行动缓慢能泅水,善爬树有剥树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