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大年初六送穷了(是年初五送穷还是大年初六送穷)

七月网2110

大年初六的风俗和禁忌初六送穷鬼怎么送

春节是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春节的每一天都有着各种不同的传统习俗,2月17日是大年初六,在每年的初六就有着一种习俗那就是“送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送穷”习俗究竟是什么呢。

大年初六送穷了(是年初五送穷还是大年初六送穷)

为什么正月初六需要送穷鬼

正月初六“送穷”,这也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被人们叫做“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所以需要进行送穷。

这一天送穷鬼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送穷风俗具体的方式,根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的办法。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的一种愿望。

正月初六有什么风俗

根据“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大年初六应该去公园,广场或者是商城等人多的地方,而且在游玩的时候,还需要将出行、游玩和回家的路程,设置成一个圆圈,圆圈在国人的思想里,就有团圆美满的意思,同时,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办事能够有始有终,求财能够全部到手,人们用这个轨迹圈子,希望能够完美地圈住幸福、美满和吉祥的生活。

①送穷

传统民俗中,大年初六这一天家中要把节日积累的垃圾扔出去,谓之穷鬼还有门上的挂笺摘下来扔出去叫做送穷神,送走旧日的贫穷和不开心,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②挹肥

春节期间为了聚财,初一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不过现在条件好了,几乎也没有粪便累积了,只需要把卫生间清洗干净即可。

③开市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有些地区的商家除了放鞭炮,还在门口摆上年桔,“桔”和“吉”是同音,寓意就是大吉大利,老板还会给每个来上班的员工发利是(红包),象征开工大吉,一团和气,生意兴隆,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期盼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

④外出游玩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按照这个习俗初六人们开始外出工作或是做生意,或是一大家子到人多热闹的公园等场所去游玩,但是要把路线设置成一个圆圈的模式,意味着生活的圆满和幸福,外出游玩的时候别忘了戴上口罩。

⑤下田备春耕

很多农户会选择在初六这一天下田备耕,开展春耕活动。

这些民俗传统能够流传几千年必定有其合理性,牢记这5条习俗,来年大吉大利,顺风顺水,生活甜甜蜜蜜,事业红红火火。

是年初五送穷还是大年初六送穷

年初五送穷。

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

相关介绍:

送穷是古风。唐代姚合《晦日送穷》诗,“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可入风俗史。唐代于正月的最后一天送穷。韩愈《送穷文》,结柳作车,缚草为船,送穷鬼去故就新,虽是戏墟之文,却也反映了当时的风俗。

穷神又称“穷子”,相传“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颛顼为传说远古五帝之一,是黄帝之孙。依此说来,穷和送穷,都可算“来历”久远了。

大年初六为什么送穷鬼 大年初六送穷鬼什么意思

大年初六为什么送穷鬼大年初六送穷鬼什么意思

大年初六送穷鬼的由来,相传是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穷鬼。正月初六“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另一种说法为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正月初六怎么“送穷”

①送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②垃圾是“穷鬼”象征,要打扫干净;

③送穷要送得远远的,可放鞭炮“崩穷”,也可出门郊游;

④休息几天,今天努力干活,称“恨穷”。送走穷鬼才有好财运!

各地送穷习俗

晋西北地区,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晋北地区,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晋东南地区,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送穷节,也有的地方传说是仿石崇送穷船之意。还有的地方,习惯在初五日早上,取炉灰少许于筐,并剪五个纸人,送到门外,焚香、放花炮而还。称之为“扫五鬼”。

广东人以年初三是“送穷日”,客家语则根据“送穷”二字的谐音称此日为“三重日”或“生虫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说法,以为这一天是“穷鬼日”(或称为“赤鬼日”)。俗传进入元旦后,人们至少要到了初三才能扫地。在此日把家中的垃圾向外清理或倒入河沟里,带有把“穷鬼”清理出门的好意头。

大年初六的其他习俗:

1、开市

大年初六,大部分商家酒楼开始营业,而且要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热闹。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2、挹肥

挹肥这个词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比较陌生,其实这个说法在古代就有出现了。因为初六是马日,这天开始生意和工作。这一天要把家里的污秽之物全部清扫干净,称之为“挹肥”。也代表劳动人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3、抢财神

这一天最受欢迎的,那就是年满12岁的男孩了,因为12是6的2倍,也就是六六顺的意思,也都是图个吉利。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那就是“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所以在这一天12岁的小男孩,就会让他们打扮成刘海的模样,背着用纸剪成的小人上街,谁抢到了小人,就说明谁抢到了财神,这就意味着这一年会有好运,财源滚滚。

4、三六九,朝外走

这一天是一家人外出游玩的日子,一般都会去热闹的地方,毕竟过年都需要个热闹的气氛吗。外出游玩也要设定好路线,尽量按照一个圆圈的路线去游玩,这就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圆满幸福,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