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华夏5000年
上五千年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时期(文明开始时期、没有文字记载);下五千年是从夏商周开始至今(商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文明)。
上古时期,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华夏先民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现代分子人类学也有证明),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
上下五千年的详细阐述:
“上下”在这里不是方位名词,而是古今的意思,是指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五帝时代到现在大约四千多年不到五千年的历史。《史记》当中炎、黄作为《五帝本纪》之首,却没有明确年代,说明司马迁也不确定,或者说司马迁当时手头上也没有明确的资料,只有一些传说和神话故事。
我们知道历史学家明确一段历史是依据准确的历史记载(即史书)和考古发现,但我们有明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的朝代是在商朝,因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青铜器出现在商朝,这些都是依据碳14鉴定所知。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出现在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如果依据这个标准,中华文明也就3700年。曾有记者问易中天:很多人习惯讲中华文明5000年,在您这儿缩短了1300年?易中天回答:上下五千年是文化,三千七百年是文明。
华夏五千年指的是哪五千年
传说的五千年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
实际上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就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其代表就是陕西西安半坡文化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之后华夏族就初步形成
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
从夏朝开始中国的朝代就已经成型了。
华夏文明到底有没有5000年
华夏文明到底有没有5000年,至今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真正的答案还在探索之中。泱泱华夏,我们常常为自己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度而感到十分骄傲。但这一点,却常常被西方的一些人所怀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指大约在五千年前在黄河流域形成的一种文明体系,后来由于部落迁移,文明又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形成了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关于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我们中国人熟知的,华夏文明有五千年。这个历史长度是指从华夏子民的始祖——黄帝和黄帝的孙子颛顼生活的时代开始算起,大约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也是从《史记》开始的史书记录便是这样记载的。
另一种说法主要来源于一部分西方学者和历史学专家,他们从严谨的史学角度考量,认为中华文明至今只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原因在于,历史学研究讲求实际存在的一手历史文物佐证,而诸如《史记》这样的二手史料记载并不能作为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的证据而存在。迄今为止出土的历史文物,只能证明到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而在那之前的三皇五帝时代、夏朝,是没有相关的历史文物出土的。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前者彰显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民族自信,后者则体现了历史学的科学严谨的精神态度。但同时不可否认,我们需要实际的物证来证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因此才有了“商周断代计划”,该项目就是为了考证夏朝之前的历史、发掘文物而存在的。我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新的手段来证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