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七月网275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的一些知识点,和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不要过于着急。一般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最常见于病毒感染,特别是普通感冒,由于是病毒感染,往往是这样的。如果不治疗好好休息,大约2周左右就完全康复了。而血象有时过一两天复查也就正常了。

当然肝炎等疾病也可以升高,但如果不伴有其他异常的话,可以观察几天,或许过几天就好了呢。

其实您说的淋巴细胞实际上是比例升高,也就是占白血胞的比例升高,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可能未必升高。但一般血常规不会再作的很细。

如果白血胞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明显上升,那么应该引起重视;如果同时伴有发热、四肢酸痛,口腔粘膜溃疡,皮疹等等其他表现;又或者长期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那么也都是应该让医生仔细检查的。。。。。。。。

白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呢

白细胞越低说明病毒越厉害

白细胞越低说明病毒越厉害,由于身体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平时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导致白细胞数偏低,降低了免疫系统的能力,对身体产生一定危害。以下分享白细胞越低说明病毒越厉害。

白细胞越低说明病毒越厉害1

白细胞越低说明病毒越厉害吗?

如果患者免疫力比较低,包细胞很低的话,就说明病毒的严重性是很强的,需要及时治疗。当患者身体素质比较差,病情比较严重,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这种情况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往往是会下降的,所以病毒感染的患者白细胞也是有各种变化的。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白细胞都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下,他的淋巴细胞计数有升高或者是下降的这样一个情况。但是在现在特殊时期,要注意区别一下,像患者有流行性感冒或者是有禽流感,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都有可能会造成白细胞低下。建议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同时,还应该要注意放松心情,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天气好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能够加速身体的恢复。

病毒感染以后,由于一些白细胞会参与吞噬病毒的作用,受到破坏,所以会出现白细胞下降的情况。一般做血常规检查,如果出现白细胞下降,大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这种情况,需要使用一些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多喝水。

白细胞越低说明病毒越厉害2

白细胞减少是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也有在手术前或其他治疗过程中发现。

要想了解白细胞为什么减少,首先我们要了解白细胞有什么用。

首先,白细胞是一大类细胞的统称,包括有中性粒、嗜酸粒、嗜碱粒、淋巴、单核等细胞,它们各有复杂的作用。

因为因为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绝大多数,所以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一般就是指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工作是吞噬和杀灭病原微生物,人体哪里有外敌入侵,哪里有内乱,中性粒细胞都会扑上去。

不错,中性粒细胞就好像人民战士,哪里有边患、天灾、动乱,人民战士就会扑向哪里,无论多大的牺牲都是在所不惜的。

当你们看到“脓”(白细胞的尸体)时,或许你们不难想象这一过程的复杂和壮烈。

白细胞减少不一定是免疫力下降

白细胞减少是不是意味着人类的免疫功能下降、是不是更容易生病,还要看白细胞的减少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x109/L就称为白细胞减少,但医生在理解和判断上却不会如此简单。

人体的白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血管和组织三个部分,这其实也是白细胞生命的三个阶段。

骨髓是白细胞生成、分化成熟并储存的地方,是大本营;组织是白细胞冲锋陷阵并最后壮烈牺牲的战场;调动和运输则在血管中。

血管中白细胞有一半是流动的,一半则附着在血管壁上相对不动,我们化验出数字的是那流动的一半,这占白细胞总数的多少呢?出乎你的想象,只有0.3%。

白细胞在血管中只是匆匆过客,正如战士在运输列车中一样。由于这流动的部分变数极多,我们化验出的数字并不总能精确的代表人体白细胞的总数,这好比街上的人流并不代表城市的总人口一样。

街上的人少,可能大家都呆在楼房里,这就叫假性白细胞减少。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刺激,比如肾上腺素实验。就像在街上放烟花舞狮子,街上的人流立刻就会多起来一样。

当然并非都有这样刺激的必要,我们往往凭经验就可以判断,总人口并不少。这种生理性的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说明免疫功能降低了。

白细胞为啥会减少?原因有很多

我们常见的病理性白细胞减少是由于化疗药或者放疗过程中骨髓受到抑制导致的。还有的常用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几乎都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

此外感染、免疫、遗传等也是白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当然还有很多病人找不出特定原因。

白细胞太少,感染风险会增加

虽说在血常规化验中,生理性的白细胞数据减少不一定就是人体免疫力降低,但是如果白细胞的数量过少,人体感染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根据白细胞计数可分为三种:

轻度减少:≥1.0x109/L

中度减少:(0.5~1.0)x109/L

重度减少:<0.5x109/L

如果是轻度减少,完全不必忧虑,其引发感染的危险性和健康人差别不大,反而是对白细胞减少的过度恐惧更有害健康。

如果是重度减少,那么危险就大大增加,在医学上这被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是内科急症之一。

如果是中度减少,处于二者之间,感染的`风险因人而异。临床上大多数病人的白细胞减少在2.0×109/L左右,属轻度减少,却往往被医生或自己吓唬得仿佛重度减少,甚至免疫缺陷一般,大可不必。

总之,针对我们白细胞减少,第一要确定是不是真的减少,其次再确定减少的原因,第三评估严重程度。

白细胞减少,吃药能治吗?

其实,如果能找到明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比如药物,那么立即停药,去除原因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治疗。

所谓的“升白药”有很多,比如小檗胺(升白安)、碳酸锂、B族维生素和利血生等,还有数不清的中药(阿胶、健脾生血冲剂、人参、黄芪等等等等)。

原因是,所有这些药,它们的疗效都不肯定。因此,对于慢性的没有感染的比较稳定的白细胞减少,定期监测血象就可以了。

吃药“升白”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在你吃药的过程中,如果你忧心如焚,急于知道效果,不断化验,你会发现你的白细胞忽高忽低,你自然以为药效忽好忽坏,心情随之忽喜忽悲。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白细胞计数的自然波动而已,就像街上的行人时多时少一样,城市人口并没有变。

“升白针”: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当然,也有肯定有效的升白药物,那就是针剂的造血生长因子(GM-CSF和G-CSF)(俗称“升白针”)。

有可靠的临床试验证明,“升白针”用于严重的或伴有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明显缩短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感染治愈时间,并减少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效价比。

它常用于放化疗等药物导致的粒细胞缺乏,可明显缩短粒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并降低感染发生率。

但对于无感染的慢性粒细胞减少,则尚缺少足够资料说明对病人有帮助,且费用较高,不推荐常规使用。因此,“升白针”是唯一有效的、也是最后保留的手段。

总之,绝大多数的慢性白细胞减少无需药物治疗,想治也无药可治;高风险的白细胞减少(重度减少或伴严重感染)需要住院治疗,唯一有效的升白药是“升白针”。

白细胞越低说明病毒越厉害3

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一定要对症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疗效.多数原因如下:

1、感染

(1)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

(2)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

(3)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4)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2、物理化学因素

(1)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及放疗的病人.

(2)使用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如氯霉素、消炎痛、硫氧嘧啶、甲磺丁脲、笨妥因钠、抗癌药等.

3、继发于某些疾病

(1)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前期、骨髓纤维化.

(2)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Felly综合征.

4、脾功能亢进肝硬化

晚期血吸虫病、淋巴瘤等引起脾肿大、还有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5、遗传因素

如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家庭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6、其他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恶病质、营养不良、过敏性休克等.

治疗方法如下: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

白细胞低怎么回事

说到白细胞,相信大家都知道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作用。因此,当白细胞低的时候,则容易患病的。那么,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白细胞低的呢?我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

白细胞低的原因:

1、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偏低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

2、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免疫系统疾病:如果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话,则会引起白细胞遍低的,因此这个时候应该停止放疗,并且选择一些具有增加白细胞的药物服用。

4、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5、感染: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6、生理因素或其他原因:白细胞的数值,除了疾病因素可以引起变化外,亦受生理因素及其他原因影响,餐后、剧烈运动、寒冷、疼痛、恐惧等可致白细胞升高;冬天白细胞比夏天高,下午检查比清晨高;妊娠亦可使白细胞升高。

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

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的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宜多样化平衡饮食:平衡膳食是保持正常体重的最好办法。平衡膳食包括粗粮与杂粮搭配,富含热能,适量蛋白,富含纤维素、高无机盐及富含维生素A、C、E、K、叶酸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玉米、糙米、全麦面、植物油、蜂蜜、蔗糖、蜂王浆、瘦肉、蛋类、豆类、鲜奶、菌菇类、胡萝卜、竹笋、南瓜、黄瓜、菜花、菠菜、白菜、芹菜、黄花菜、西红柿、大蒜、海带、紫菜、海鱼、动物肝、肾,以及人参、枸杞子、山药、灵芝、冬虫夏草及新鲜水果等。宜低脂肪、低盐、低糖膳食,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

忌食生葱蒜、猪肉、南瓜、醇酒以及辛温、煎炒、油腻、荤腥厚味、陈腐、发霉等助火生痰有碍脾动的食物。宜食海带、海藻、紫菜、牡蛎、芦笋、鲜猕猴桃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

可给予益气养血、理气散结之品,巩固疗效,以利康复。如山药粉、糯米、菠菜、丝瓜、海带、鲫鱼、泥鳅、大枣、橘子、山楂、玫瑰花等。

若出现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现象,可食和胃降逆、益气养血之品,如鲜姜汁、甘蔗汁、鲜果汁、佛手、番茄、生薏米、粳米、白扁豆、灵芝、黑木耳、向日葵子等。

关于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