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的亭子为什么不能逛
因为疫情封控。
截止到2022年12月9日,不只是里面的亭子不可以逛,整个公园都不允许进。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是一座融古代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
陶然亭景点每个亭子介绍
有“醉翁亭”、“兰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结合,相得益彰。
1、窑台
窑台是唐窑遗址,也是明清两代砖瓦厂的旧址,又称黑窑厂。台顶原建有火神庙,清乾隆年间又建水神庙真武殿。久负盛名的北京老字号“窑台茶馆”长盛不衰,深受欢迎。
2、醉翁亭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区西南琅琊山麓,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浸月亭
浸月亭三面临水,为单檐六角攒尖顶,飞檐翼角,碧瓦细柱,造型轻灵。亭额书篆文“浸月亭”。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
4、沧浪亭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
5、谪仙亭
“却忆谪仙诗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修建的。为飞檐起翘葫芦宝顶式的半壁亭。亭内镶刻着丘睿作的《过采石吊李谪仙》和杨荣作的《李白赞》诗二首。谪(音:zhe,意:贬)仙,有人把李白称为谪仙。
6、一览亭
一览亭又名圣览亭。坐落于金华城区铁岭头附近一处高坡上。这里原是金华城区的制高点,四处为山岗、湖泊,农庄似在烟云香霭之间,寺观楼阁参差排列于山城雉堞之中,举目一览无余,故名。
8、百坡亭
百坡亭是横跨瑞莲西池上的一座桥亭,苏轼任颖州太守时,曾作《泛颖》诗,诗曰:“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时镜,笑问妆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南宋时州守魏了翁疏凿环湖后,于湖上筑修了百坡亭。
9、兰亭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10、清音阁和云绘楼
云绘楼和清音阁原在中南海中之南海东岸,是清乾隆年间的遗构,解放时已破旧不堪。1954年为给新生的陶然亭公园增添一些景观,周恩来总理和梁思成亲自到陶然亭公园踏勘择址,并亲自决定,将它迁地重建在慈悲庵西原武家窑的遗址上。
11、天下第二泉
天下第二泉开凿于公元766年(唐大历年间),原名惠泉。该泉经万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涤滤,水质清纯甘冽,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唐代诗人李绅称其为“人间灵液”。
12、独醒亭
独醒亭位于湖南省汨罗市玉笥山顶屈子祠前。根据屈原的《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称“独醒亭”。亭为六角形状,花岗石辅基,红柱碧瓦,彩绘藻井,内绘二龙戏珠。
13、风雨同舟亭
1991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洪水,为感谢全国人民的无私捐助,特复制沙堤亭于北京陶然公园,取名“风雨同舟亭”,意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精神。
北京陶然亭公园36个亭子的名字
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醉翁亭、鹅池碑亭、兰亭、二泉亭、吹台亭、浸月亭、百坡亭、独醒亭、沧浪亭、少陵草堂碑亭、嫡仙亭、风雨同舟亭、一揽亭、锦秋亭、倚新亭、姊妹亭、南屏晚眺亭、望瑞亭、瑞像亭、清音阁、云绘楼、海棠山亭、知津亭、澄怀亭、三角(江亭观鱼)亭、报春亭、窑台、瑶台映雪、秋爽亭、龙泉亭、揽翠亭、涵碧亭、揽秋婷。
1、陶然亭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因创建者姓江,别名江亭。
2、爱晚亭
仿建于湖南长沙“爱晚亭”。匾额是毛泽东主席的苍劲草书。楹联是: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训鹤待笼来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
3、湖心亭
1986年仿建于浙江杭州的“湖心亭”。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另外,浙江乐清,江苏南京,上海豫园,广东惠州,台湾台中市中山公园等多处都建有湖心亭。
4、醉翁亭
1988年仿建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鹅池碑亭
鹅池碑亭,原型为浙江省绍兴市城郊兰亭公园内的鹅池碑亭。王羲之爱鹅,故凿鹅池,亭中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王献之手笔,相传其“鹅”字系王羲之一笔而就,“池”字由王献之从容续成,父子合璧,千古称奇。1986年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