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要1000字)
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错别字.而在街头也不例外,只是我们没有仔细去观察,去研究,有些人看见了,也不去理会,心想:只要我看得懂就可以了.可他们却没有想到如果不把这些错别字改正的话,会给长沙美丽的环境扣上那么一分,这造成的是多大的损失啊!而我想劝告那些假文盲,不要再写错字了.
学校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去拍下街头的错别字.这天我和妈妈正要去她的厂子里,车做到一半,我有点想吐,于是在妈妈厂子前的一个工厂停了下来,我正找厕所呢,看见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公则,我心想:公则是什么,是工厂的名字吗,还是….于是我问了一下工厂里的工人,她说:哦,小妹子,那是公厕勒!什么公厕,那上面明明是公则啊!于是我又问:这块牌子写了好多年拉!她便说:这我就不清楚啦,我一来就有了,反正有满久啦.我不禁要感叹了,这个错别字这么久了居然没有人去纠正,因为刚从医院回来的我,并没有带相机,所以就没有拍下这一幕.过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其实在街头有许多错别字,只是没被人发现.听了之后我有点气愤,长沙这么美,如果只是这一点微不足道的错别字影响了整个地区的话,那就太不值得了!
现在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件事了,我希望通过这次,这儿会更美丽!而街头也不会出现错别字了
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发明,如果没有了汉字,我们将很难沟通.所以,我决定去大街小巷找一些街头错别字!.
我特意今天和爷爷上我们那儿的二里牌去看看,或许能找得到.我们走啊走,终于在一家买西瓜和香蕉的门外找到了错别字,只见门外的牌子上面写着:购卖新咸的水郭,我放声大笑,便指着招牌对爷爷说:"爷爷,我找到了好多的错别字呢.你看啊,真好笑!:"爷爷一看,笑开了花,说:"马榕潞啊,你不要光笑别人,我看你的作业也有很多错别字哦!"我把爷爷的话当作了耳边风,因为我正在思考错了哪几个字,我眉头紧皱...."啊,因该是这样写的:购买新鲜的水果!",我便马上跑到招牌面前,借了爷爷带的笔,在上面更正了错别字,老板立刻红起了脸,很不好意思.就这样,我这次追踪行动就结束了.
这次的活动对我大有启示:汉字,我们伟大的事物,我们从小就要培养不写错别字的好习惯,作个祖先的"汉字小国王"和"汉字小皇后"!
最常见的1000个错别字,你都写对了吗
001.爱带(戴)002.白晰(皙)003.爆乱(暴)
004.报筹(酬)005.暴炸(爆)006.卑却(怯)
007.辩析(辨)008.恶耗(噩)009.材华(才)
010.喝采(彩)011.翱游(遨)012.娘两(俩)
013.更叠(迭)014.恰商(洽)015.起迄(讫)
016.沾辱(玷)017.中裁(仲)018.雕彻(砌)
019.陷井(阱)020.劈谣(辟)021.明片(名)
022.梦餍(魇)023.缈视(藐)024.募然(蓦)
025.蓦捐(募)026.通辑(缉)027.杂踏(沓)
028.奕棋(弈)029.疏峻(浚)030.吉详(祥)
031.肖象(像)032.开消(销)033.撕杀(厮)
034.膺品(赝)035.贮立(伫)036.绉纹(皱)
037.躁热(燥)038.肿涨(胀)039.羁靡(縻)
为什么中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严重 1000字作文
中学生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来自社会和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社会生活及中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日益成为社会和中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然,我们还可以例举很多这样的报道,而报道以上这些现象的报刊杂志可以说都是在全国、各省很有知名度、影响力的,由此可见,错别字现象已似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呼吁不写错别字,规范汉字,净化语言也成为了时下的话题:是的,写错别字已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良现象呢?跟我们的中小学生的学习、书写等有关系吗?
1、中小学生写错别字现象情况调查。我们对七年级八个班中的两个班的课堂作业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是:两个班90多人的作业均有错别字即有错率为100%,并对所有作业中的任意三次作业进行了抽样清数计算,平均每本每次作业的错字数为5.2个,错字率为5.2%,这中间还不算书写不规范的。古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汉字又是音形义三者一体的表意文字,往往是错一个字,就有可能整个句子、一段、乃至全篇都会面目全非难以卒读。既有可能因错别字影响到孩子们的前程与命运,也有可能影响到生活、社会的和谐发展。据报道,近年来因错别字所引发的各类纠纷不断呈上升趋势。
(二)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从我们学校语文识字教育来看,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这是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最基本的工具,作为中学生应责无旁贷的学会并掌握它。新课程标准对识字中应“学会”的字要求是:1、读准字音;2、认清字形;3、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4、正确书写。并指出:通过这些字的教学,达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识字与写字的实践中让学生喜欢汉字,具体到七——九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为三条:一“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二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三是“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很显然,这是在小学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对中学生书写汉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正确,还要美观,尤其是第三条要求学生在认读拼写方块字的同时,要认同方块字的文化价值,感受方块字的文化底蕴和美感,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熏陶。
可是中学生错别字现象却呈日益上升趋势,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现象又引起我们哪些思考呢?它与社会生活中的汉字不规范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三)中学生书写错别字与社会生活中汉字的不规范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活中汉字不规范现象与中小学生写错别字之间是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如果忽视了对汉字书写尤其是忽视了对汉字书写中的错别字的纠正,则将使中小学生在汉字规范化上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这些学生和这些习惯走上社会,又将产生新的书写不规范的人群,又多了些不利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因素。相应的社会上这些书写不规范的错别字现象反过来又对中小学教师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形成强大的负面冲击,从而影响着中小学养成正确的汉字书写习惯和书写意识的形成,尤其是不利于中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甚至将会发展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怎样才能有效地纠正并预防中学生书写错别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