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积雪浮云端是哪首诗(积雪浮云端古诗)

七月网4490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名诗赏析

【出处】

积雪浮云端是哪首诗(积雪浮云端古诗)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意思】

终南:即终南山,距陕西西安南约六十里。阴岭,指山之北侧。诗写从都城长安遥望终南山雪后景象。浮云缭绕,积雪未融,晚霞映照下,明亮多姿,山岭高处的树林也涂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夕阳西下,雪后暮色中,山岭寒明更给都城平添寒意。全诗凝练紧凑,被誉为咏雪佳作。

【译注】

远望终南山的北面,景色秀丽,山峰上的积雪好像浮在云端。山林上已露出雪后的晴色,雪开始化了,傍晚的长安城里却增添了寒意。终南:长安南边的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阴岭:山岭的北面或背阳面。浮云端:山峰高耸入云,峰顶的积雪像浮在云上一样。林表:山林的表层。霁(jì)色:雪停后出现的晴朗天气或阳光。

【用法例释】

用以形容山林雪景或雪霁初晴的景色。[例]可是,不到国庆节,便是玉龙横空,寒气冲天了。早晚看那山上雪,顿觉凉气袭人,我想祖咏的诗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便是写的此情此景了。(刘章《雾灵春色》)

【全诗】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题解】

据《唐诗记事》载,此诗是作者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按规定,应试诗须作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祖咏仅写此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何不依规定写,答曰:“意思已完。”后被传为写文章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之佳话。诗写立足长安城,南望终南山阴岭残雪之景。诗题又作“望终南残雪”。

【作者】

祖咏,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北京《望蓟门》诗。

【注释】

①阴岭:泛指终南山的北麓诸峰。②林表:指树梢。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鉴赏】

唐代五言绝句。祖咏作。《唐诗纪事》卷20载,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主考官所命诗题为《终南望余雪》。祖咏赋诗4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有人问他为何不按应试诗的规定写足6韵12句,祖咏回答:“意尽。”这首五绝诗虚实相兼,含蓄隽永,仅20个字就创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唐人殷璠评论祖咏诗为“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河岳英灵集》),正道出了此诗的特点。清人王士禛把这首诗与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己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韦应物的“门对寒流雪满山”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诗句(见《渔洋诗话》卷上)。在唐代应试诗的写作中,祖咏此诗及其摆脱羁束的行为均值得称道。

【赏析】

唐朝科举要考诗,试官出的诗歌叫“试帖诗”,由朝廷现定格式,限用官韵。中唐以前,至少要写四韵八句,中唐以后,则规定为六韵。试帖诗有如后来的八股文,大都没有价值,早已不复留传。祖咏这首诗也是试帖诗,却独能留传至今,为人称道,这是极耐人寻味的。

据《唐诗纪事》载,祖咏在长安应考时,只写两韵四句就交卷了。诗官认为不合格,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都完了。祖咏这首试帖诗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

诗的首句点明诗人望终南山得到的总印象:秀。终南山在长安南,诗人看到的'是北侧(山北侧背阳,故曰“阴”)。此时山上尚有余雪,时令大约在冬末,暖气微侵,严寒犹厉,一个“秀”字,点出了终南山凌寒屹立的神采。第二句,则紧扣诗题,把首句的秀字具象了。为何不是“积雪堆满山”呢?因为是“余雪”。山腰以下的积雪当已消融,只有山巅高寒积雪尚存,终南山高耸入云,因而所见只能是“积雪浮云端”了。这句诗不仅扣住了“余雪”二字,特别着一“浮”字,写出了山之高峻,同时又描绘出山顶积雪空灵轻盈之状,秀美无比。诗人观察景物之细之准,遣词用字的功夫之深,亦由此可见。仅此二句,诗人已经把“终南望余雪”五字都写到了,但“余”字尚未写尽,诗人便在后两句中尽情发挥“余”字后劲。第三句写雪后天晴,云破日出,树林顶端洒满了明亮的阳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补写了“余雪”的原因:天晴(“霁”)。同时用明亮的色彩与云端的白雪映衬,更增添了终南山的“秀”色。第四句,则由视觉写到感觉,写出了“余雪”造成的后果:“增暮寒”。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积雪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特别是到了傍晚,日落西山,天气会更觉寒冷,身在城中的诗人自然要觉得“增暮寒”了。写到这里,“终南余雪”的秀色不仅尽呈眼前,而且积雪融化所产生的寒气也凛凛然侵人,的确意思都写完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意尽而止,绝不画蛇添足,正是这首诗成功的奥秘。假苦祖咏也同其他举子一样,为中举硬要拼凑四韵八句或六韵十二句,今天我们就读不到这首美妙的诗篇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作者是谁

出自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张岱写的关于雪的诗句

1.湖心亭观雪中描写雪的句子

湖心亭观雪中描写雪的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卷三(《粤雅堂丛书》本)。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作者出身仕宦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2.湖心亭观雪中描写雪的句子

湖心亭观雪中描写雪的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卷三(《粤雅堂丛书》本)。

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作者出身仕宦家庭,一生未做官。

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3.关于写雪的诗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bai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du)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zhi;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dao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回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答手(李白)

4.关于雪的诗句有哪些要全诗并且15首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山中雪后》—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9、《除夜雪》—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2、《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3、《夜雪》—白居易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14、《书愤五首·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终南望余雪。

5.古人描写雪的诗句

诗中雪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人题景诗云:“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元稹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欧阳修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写雪的诗句大全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对雪(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北风行(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惊雪(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

7.十句关于“雪”的诗句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宋.王安石2.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宋.陆游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江雪》唐.柳宗元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唐.王昌龄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6.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古柏行》唐.杜甫7.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出塞作》宋.王维8.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宋.陆游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侄孙湘》唐.韩愈10.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金缕曲》清.顾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