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为什么成为五岳之首
原因:
1、从地理上看,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其山南的大汶口文化和山北的龙山文化充分说明泰山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泰山的这种功能更加使泰山得以神话。
2、从历史上看,由于先人活动范围和泰山在这个区域的第一高度,使泰山出现祭天崇拜,这种崇拜并没有随生产力和知识的进步消失,反而成为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秦始皇曾在泰山封禅,从此后又有多位皇帝在此封禅,泰山因此成为了五岳之首。
3、从文化上,百姓来泰山是祈求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保佑,佛道来泰山是借泰山的名气弘扬自己的理论,文人墨客来泰山大多以游历山水为目的,很多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泰山的诗词赋,是其他四岳不能比拟的。
4、五岳中,泰山在东边,而太阳也从东方升起,中国人一般都以东为大。
拓展资料:
泰山(MountTai),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泰山为什么被称为五岳之首
雄伟壮丽的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代叫“岱山”、“岱宗”,它是我国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一。因地处我国东部,所以叫东岳。泰山山势挺拔,气势磅礴。主峰玉皇顶,也叫天柱峰,离海面1545米高。所以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长”。古代许多帝王登上王位时,要来泰山祭告天地,求神保佑。据传远古时仅夏、商、周三代,就有72个帝王来这儿祷告祝愿。
泰山峰峦起伏,景色壮丽。山上名胜古迹很多,是我国名山之首。唐代大诗人杜甫《望岳》诗中曾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见泰山山势的雄伟奇拔是其他山所不能比的。
我们登上六千多级石级,来到岱顶,就会看到月观峰、日观峰、探海石、瞻鲁台、仙人桥等古迹名胜。特别是天柱峰上的玉皇庙,清晨在庙东的“观日亭”可以观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落日时,庙西的“望河亭”可以观看像金带一样的黄河,庙院中央,有块极顶石,上面刻着“极顶”二字,还标有朱红色的数码“1545”,说明这儿是泰山的最高点。岱顶峰上刻有“五岳独尊”四个大字。站在这里放眼远看,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确实是“一览众山小”了。
为什么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
“五岳独尊”是泰山的称号,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历史上历代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泰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
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扩展资料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泰山贯穿山东中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
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