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江南集团资产(大S婆婆一手打造的俏江南)
最近,大S与汪小菲传出婚变消息,十年的恩爱夫妻戏难道是一场作秀?
大S称两人的离婚手续在办;而汪小菲却说自己“不知情”;徐妈妈则说女儿是在说气话,会劝大S再冷静考虑。这是一次各方当事人的口径不统一的离婚风波。
回看十年前,大S与汪小菲闪婚,娱乐圈的“纪委”王公子就不看好这对新人,说大S是拜金,嫁入豪门。
顺带的,王思聪还嘲笑汪小菲大口袋里其实没有多少钢镚。因为汪小菲被评为“京城四少”的标准不是按资产来算的。
当年,大S和汪小菲结婚,整个台湾跟要嫁闺女了似的,一个个搁那儿掰着指头算:汪小菲家有快30亿的家族财富了吧?好在大S也不赖,拍戏的积蓄加上名气之类的无形资产,怎么着也能有10亿!
等大S结婚没几年,那个有钱的婆家就不再风光了。俏江南上市失败,婆婆张兰失去控制权,离开了董事会。对于张兰的财务危机,大s说“共同面对”。
王思聪又踩了大S一脚说她“要哭晕在厕所”。
之前,大s还传出“卖房子”帮汪小菲还债!因为汪小菲做生意失败了,传出经营失利、裁员等消息。
回顾汪家,曾经的俏江南风光不再,汪小菲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业务能力有待加强,全靠营销大s的名号和流量。
比如汪小菲推出的茶饮料,由大s代言,没搞出火花;
汪小菲在台湾开旅馆,叫SHOTEL,大厅墙面都放着大S照片。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大S老公开的旅馆”。但因为疫情摆停,生意惨淡亏损。
所以才有了大s卖房救夫的说法,网友猜测这也是两人婚变的因素之一。
对于大s的家事,剪不断理还乱,我们作为局外人也不好随便评论。抛开两人婚姻的是是非非,我们来回顾一下,汪家原本引以为傲的“俏江南”,是如何走下神坛呢?大s的婆婆张兰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里路上读书为你一一揭晓。
张兰,一位女强人,她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逆袭到身价25亿的成功企业家。令人惋惜的是,张兰一手打造的俏江南,从辉煌到落幕仅用了15年。
张兰曾出版一本自传《我的九条命》,面对人生巨大的跌宕,张兰从未轻易放弃希望,她与外国资本博弈数年,并将自己的情感、经验融于本书,向社会发声。
1.下海打黑工,回国搞创业
年轻的时候,张兰决心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改变,毅然决然地来到加拿大。虽然拥有大学文凭,但是国外的工作不是那么好找的。
无奈之下,张兰只能选择“打黑工”赚钱,曾经在餐馆里洗盘子、扛过上百斤重的猪肉。
1991年,34岁的张兰揣着打工攒下的2万美元回到祖国。半年后,她投资13万元在北京东四开了家川菜馆,叫“阿兰酒家”。“民以食为天,这个行业总有机会。”
张兰确实有做生意的头脑,经营9年之后,张兰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阿兰酒家”在2000年改头换面,成为了“俏江南”。
从创立之初,张兰对俏江南的定位就是高端精品川菜。要想做高端品牌,门店选址很重要,必须得在高端人士的圈子附近。俏江南的第一家店,就选在商务人士聚集的国贸,商务人士的口碑传播最有效,消费转化率也更高。
张兰请来了上海歌剧院的设计师,帮忙设计出了俏江南的LOGO,一个脸谱。这个创意取自于川剧变脸人物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军,在民间还有个别名叫“武财神”,寓意也够吉利。
在最重要的厨师上面,张兰也没少下血本。她请来的总厨曾经当过国家领导人的私人厨师,不光自己经验丰富,还带来了一支十几个人的厨师队伍。其中不少人,都成了俏江南后来的中流砥柱。
2000年4月,俏江南国贸店开业,一炮而红。第一天,营业额就接近2万元,仅仅三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成本。俏江南顺利地打响了第一枪。到2003年春天,俏江南在北京已经开了11家店。
到了2008年,俏江南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了30多家店。这一年,北京迎来了一桩国际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俏江南抓紧机会,全方位努力,幸运地被奥组委选中,成了唯一的中餐供应商,在国际社会上好好地露了把脸。
这一年,张兰还请国际上有名的鬼才设计师,帮自己设计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兰会所”,趁着奥运会的东风,邀请了各路政要名人前来参观。会所的天花板上挂着有300余幅巴洛克时期的名画,30多个VIP房间被长达900米的巨幅油画环绕分割。一只水晶杯上万元,一把椅子18万,一盏水晶灯500万元,全是精贵的宝贝。
张兰
可以说,在奥运会期间,俏江南和兰会所出尽了风头。张兰还获得了当年的“北京市优秀市民奖”,是获奖者中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家。从那以后,俏江南的名气就更大了,一说起俏江南,那就是高端,那就是国际范。
2.资本入局,深陷漩涡
为了扩大俏江南的规模,也为了实现张兰的上市梦想,张兰引进了鼎晖投资,并且签下了“对赌协议”。
鼎晖为俏江南注入了大约2亿元的资金,占有俏江南10.526%的股份。但是俏江南必须在规定的4年之内,也就是在2012年底完成上市,如果没有做到,张兰就只能“自掏腰包”赎回自己的股份。
2011年,张兰冲刺A股失败,在港股也面临“碰壁”。2012年底,中央整顿“三公消费”,落实“八项规定”,给高端餐饮行业扔下了一颗炸弹。市场状况急转直下,直接影响到了俏江南在港股的IPO。
对内,张兰想要给鼎晖一个交代;对外,她要忍受舆论带来的巨大压力。在重压之下,她做出了一个让她后悔万分的决定,引入另一家投资机构CVC。
2014年4月,CVC收购了俏江南82.7%的股份,里面包括了之前鼎晖投资的10.5%,而张兰手里只剩下13.8%,还有3.5%的股份是员工持股。在CVC进入俏江南后,包括张兰在内的董事会成员全部退出。
可万万没想到,CVC的设计还不只是放出收购风声,迫使俏江南卖给自己那么简单。一年以后,随着俏江南的业绩不断下滑,双方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据汪小菲在微博上说,2015年大年初七,CVC方面找了二十多个人,到俏江南的总部抢公章、打员工,张兰闻讯以后从海外赶了回来,结果也被软禁了。
而到了2015年6月,双方更是彻底撕破了脸皮。因为CVC当初收购时,就出了9000万人民币不到,剩下的十几亿都是从银行贷的款。而贷款的质押物,就是俏江南的股权,而且,不光是自己的那82.7%,还有张兰手里的13.8%也被它偷偷地质押了进去。
6月份,CVC赖掉了银行贷款,把俏江南的股权抵给了香港保华顾问公司。等到公司被接管,张兰才知道股权被质押的这回事儿。
张兰说,CVC用高杠杆贷款收购,是“空手套白狼”。这家欧洲的私募机构恶意收购中国企业,掏空公司了以后还“恶人先告状”,简直是无法无天。而CVC方面则向香港法院申请冻结了张兰的个人财产。在2019年3月,张兰还因为蔑视法庭,被香港法庭判了一年的监禁。
双方孰是孰非,得靠法院裁定。但俏江南的败局已经是板上钉钉。
3.俏江南从辉煌到落幕,张兰做错什么?
对于俏江南来说,危机的种子似乎早早地就已经埋下了。
俏江南在经营战略上存在明显短板。门店集中在白领聚集的写字楼附近,中午订位困难,晚上客流不足,而且在菜单更新、菜品调整等等方面做得并不好。
有朋友就特别不待见俏江南,听名字是浙江菜,查简介是川菜,看logo像北京菜,菜端上来一看,又好像东北菜,反正让人摸不着头脑。精细化管理不足,俏江南的单店增长就成了个大问题。
单店增长不足,怎么办呢?集团就得靠开新店来实现增长。可是,对于一个高端餐饮品牌来说,开新店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好的选址,需要一定数量达到消费能力的客户群体,有比较标准化,但又不失中国饮食特色的菜品。否则就很难把高端的这个格调给立住。
本来2010年的时候,张兰计划要在3到5年内,开设300到500家新店,结果实际上的开店节奏远远做不到那么快。而且,就算是这个开店节奏,也还是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2011年,俏江南爆发了大量食品安全问题,什么回锅油,死鱼冒充活鱼,餐具只清洗不消毒啦等等,负面评论此起彼伏。
再看俏江南呢,危机公关又做得很不到位,比如死鱼换活鱼的新闻出来以后,它没有道歉,没有安抚,就来了一句,说自己一贯重视食品品质和安全问题,不会出现那种死鱼换活鱼的现象。
张兰的自传里说,俏江南早在2000年就引入了一套信息系统,不但能追溯食品源头,还能把控生产流程,将每天、每顿饭、每道菜的食材精确统计到克。
如果俏江南的管理真有这么强,那就直接亮数据,何必遮遮掩掩呢?本来是奔着饭店的品牌,甘愿支付高溢价的消费者,却要面临满是争议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高端品牌,恐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值钱。
最后,我们看看这定位:高端餐饮连锁。“高端”和“连锁”,看起来实在是有点违和。你想把握住高端消费群体,这群人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犯得上可着一个主打高端的俏江南,换着不同的城市,没完没了地吃来吃去吗?你要是想抓住广大中产们的消费升级,那也很难。
中国的中产早就被房价、教育和医疗压得喘不过气,消费升级消费升级,说的是消费的品类更加丰富,不是消费的价格更贵。
你俏江南一个大盘子一点点菜,还卖几百块,吃什么不比吃你更实惠?更别说在2010年以后的团购大战中,俏江南等等高端餐饮品牌也参与其中。一边端着说自己是高端,一边又给大家发团购的折扣券,实在是有点不搭调。
俏江南如果想走高端餐饮路线,注定不能做成一个受众广泛的生意。有钱人再有钱,一天也只吃三顿饭。而俏江南要是想开更多分店,拓宽自己的受众,如果保证不了质量和服务,那难免就会失去真正的高端客户。
可以说,俏江南在这两条道路中,始终游移不定,最后浪费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俏江南的菜都很贵吗人均消费多少
俏江南同其它门店一样,主要走高端路线,所以价格会比较高。尤其刺身海鲜类,比如刺身冻鲍鱼688元、老虎斑328元、水煮龙虾888元、澳洲鲜鲍658元等。但也不乏一些价格适中的菜品,比如芝麻酥饼26元、醪糟圆子15元、锅盔夹卤牛肉12元、南瓜饼22元。
俏江南人均消费大约在150元到200元左右。
北京“俏江南”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于2000年,是一家以餐饮经营管理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它的前身隶属北京兰达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餐饮、娱乐、房地产投资、证券期货、进出口贸易、电子产品等。公司于2000年在中国北京创办以“俏江南”为品牌的,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韵味的四川精品餐厅。
自成立以来,俏江南遵循着创新、发展、品位与健康的企业核心精神,不断追求品牌的创新和突破,从国贸第一家餐厅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深圳、苏州、青岛、沈阳、南京、合肥等50多家店,从服务商业精英、政界要员到2008北京奥运会场、2010上海世博会……历经十年的健康成长,俏江南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国际餐饮服务管理公司之一。2011年6月13日,汪小菲正式接替母亲张兰出任俏江南CEO。
餐饮企业如何进行消费者定位
餐饮企业进行消费者定位的方法如下:
1、市场细分:定位“三口之家”
广洲流行前线中华广场有个“多美丽炸鸡”快餐店,自从向广大市民开放以来,为了吸引三口之家这一消费市场,特在餐厅旁开辟一小活动室,内设“爬滑梯”“骑小木马”等活动道具,供孩子们活动、做游戏等。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好玩的心理需要,而且也满足了年轻的父母亲在假日里的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需要。
2、市场细分:定位“中西婚礼、婚宴”
如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与日本华德培唯婷婚礼服务公司强强联手,推出跨世纪中西风格婚礼、婚宴一条龙服务。他们为传统婚礼、婚宴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客人只需选定婚礼的风格和婚宴的标准,便能轻轻松松一圆人生之梦。
据新锦江对上海婚礼市场的调查,上海市每年有8万多对新婚夫妇,其中,结婚时举办婚宴的约占90%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追求高标准、高档次的配套综合婚礼服务,除了节省时间外,更重要的是希望举行有一定层次和内涵的婚礼。
为此,新锦江推出的人均标准100一350元的6套婚宴菜单,并伴有厚的优惠奖励。唯婷公司则推出多种系列婚礼服务,包括新娘婚前护肤计划一直到结婚当日的彩车、跟踪摄像等。同时,新锦江还推出多款结婚周年纪念宴和满月酒宴等特色服务,以五星级“国宾馆”豪华设施和优质服务满足了这一消费者群的个性心理。
3、市场细分:定位“工作餐与双休餐”
从20世纪末开始,上海建科虹桥宾馆就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定位。首先,争取建科大厦内建委系统办公室人员的工作午餐,推出了周一到周五午餐25元和30元的工作套餐。其次,是针对周边地区市民的双休日为三口之家推出60元和80元的套餐,各有A,B两套菜单供选择。其中一套80元的菜单为:三味冷盘、白灼草虾((3两)、金牌蒜骨(6根)、瑶柱蛤蜊炖蛋、家常豆腐、避风塘茄子、西湖牛肉羹、特色南瓜团、水果盘。此外,宾馆的特色菜深阳大鱼头深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客人的满意率很高。由于宾馆靠近徐家汇商业区,对逛街和跑商店的游客也颇有吸引力,市场就做得更大了。市场定位准确后,宾馆的餐饮很快红火起来,多间包房和近200平方米面积的大厅散席经常客满,甚至翻台,晚间包房也须提前两天预订。
4、市场细分:定位“女性消费者”
以往,饭店的消费主体是男性,餐厅成了男士们交际的重要场所,而女性通常只是餐桌上的点缀。而今时代不同了,女性消费者潇潇洒洒地在应酬的餐桌上频频亮相,餐桌上女士埋单越来越多,这不但成了一种消费新时尚,而且成了一种新的消费经济增长点。于是,独具慧眼的商家开始瞄准这一市场,揣摩女性消费心理,在餐饮产品设计方面显示出十分的女性化特点。
在广州和上海滩,一些餐饮企业率先开宗明义地亮出“女性汤”的招牌。所谓的“女性汤”,口味清淡,鲜爽可口。其中就有明目养颜、清热解毒的“沉鱼落雁”(主要原料为生鱼、乌鸡、瘦肉、元肉、花旗参、人参等);滋阴补肾、益气解热的“冬虫草炖水鸭”;清热润肤、滋补养颜的“鲜人参燕窝炖鸡”;滋阴养颜、补血益气的“海底椰炖竹丝鸡”等。它们既补身又养颜,因此颇受女士们的欢迎。一些火锅店也纷纷开发、推出了迎合女性饮食习惯的“女士火锅”。汤底再不是清一色的麻辣川味,而改用了滋补药材熬烧的汤底,如淮山老鸭汤、川芍白芷鱼头汤、酸甜菜汤等。在原料上也增加了酸菜、贡丸、鱼丸等适合女性细腻口味新品种;就连小小的一碟调味酱,现在也带点儿清淡的甘香酸甜味,变得十分女性化。
与这股“女士风”相呼应的还有各类软饮料系列,其中最受女士欢迎的是各类鲜榨果汁。如西瓜汁、鲜榨椰汁、胡萝卜汁等,其自然的香味、悦目的色泽、宜人的口感,往往令女士爱不释手并乐于饮用;系列碳酸饮料、矿泉水、奶类饮料等,也是众多女士的首选。就连多种牌号的啤酒也纷纷淡化了酒精的浓度,还加人了各种水果味。这种果味啤酒,将纯天然果汁和优质啤酒融合为一体,酒精浓度一般只有1一2.5度,比普通的果汁更醇,但又略带那么一点啤酒的刺激,十分适合现代女性在宴会应酬场合上既求风度又求风味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