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蛰的蛰是什么意思
1、蛰的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的意思是指各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2、该节气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3、据说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4、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5、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6、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
二、请问: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蛰是啥意思
1.回答:“蛰”指蛰伏,潜伏,蛰藏。
2.补充:“惊”为震惊,启动之意。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正值春天,气温回升,蛰居的动物惊醒,开始活动,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故而“惊蛰”意即春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三、惊蛰怎么读 惊蛰的蛰是什么意思
1、惊蛰的读法为jīng zhé,蛰的意思是动物在冬天潜伏起来,不食不动。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一岁(年)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2、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