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北大最帅双胞胎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北大最帅双胞胎以及北大最帅双胞胎写的书叫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史上最帅双胞胎 “懒散大王”上北大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
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
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史上最帅双胞胎,“懒散大王”上北大的民间故事,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史上最帅双胞胎,“懒散大王”上北大吧。
鲜为人知的是,这对双胞胎曾经是父母头痛的"懒散大王",聚精会神的时间从不会超过五分钟,哪怕玩最喜欢的游戏,也无法完全专注。那么,他们如何能考上世界名校北京大学呢?父母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有什么过人的奇招吗?
懒散兄弟:
好态度好成绩一样重要
1993年6月,苑子文和苑子豪这对双胞胎出生了。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的缘故,双胞胎6岁前一直在爷爷奶奶家生活。直到2000年,才回到天津,就读杨村第三小学一年级。三年级之前,双胞胎的学习成绩一直属于中等水平,三年级随着功课难度的增加,兄弟俩竟然门门功课都不及格。
这时父母才发觉,双胞胎在爷爷奶奶那"放养",学习态度很懒散,他们常常一边写字一边把铅笔当成宝剑舞来舞去。教育过无数次,苑妈妈还动用过体罚,却收效甚微。苑妈妈很担忧,苑爸爸却认为,想改变孩子得巧妙引导。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苑爸爸不但没有增加双胞胎的学习时间,甚至每天亲自陪他们玩耍。
追打是双胞胎最喜欢做的事情,兄弟俩在家门口相互追逐嬉笑,不知疲倦。苑爸爸加入游戏后,改变了游戏的规则,他说:"你们俩可以跑,但不能嬉笑,绕着小区跑三圈,就可以拿到奖品。如果你们没有完成,我会惩罚你们。"
刚开始两人都爽快答应,觉得很简单。然而仅仅只跑了一圈,他们就发现又累又枯燥。两圈之后,兄弟俩嚷着要放弃,苑爸爸说:"你们可以用走,走完三圈,每个人能得到一辆模型汽车。"这个诱惑无疑是巨大的,最终,累得筋疲力尽的兄弟俩终于"走"完了规定的路程。他们大呼"累死了",拿到汽车模型后,却又一起开心地感叹"好开心"。
从此,苑爸爸经常用跑步给双胞胎制订目标。后退慢跑一圈、光脚慢跑一圈、慢跑三圈不能说一句话......这些看似怪诞的规定,其实是为了培养双胞胎的毅力和完成一件事情的耐心。每次当他们完成目标,就会得到一份奖励。
双胞胎喜欢下跳棋,放学回家丢下书包就下跳棋。苑妈妈担忧地说:"别的孩子一回家就做功课,他们却只顾玩呢。"苑爸爸却冷静地在一旁观战。一局完毕,子文输了,子豪喜上眉梢。苑爸爸对他们说:"刚才下棋时,子文几次回头听爸爸妈妈讲话,没有专心下棋。现在你们再比一局,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说一句话,我要你们专心下完这盘棋。"
老大子文本来就不服,听爸爸一说,立刻紧张地投入比赛。老二子豪害怕被超过,也专注地应战,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又一局完毕,老大反败为胜,吵着要奖品。苑爸爸给兄弟二人各奖励了溜溜球。子豪拿着溜溜球问:"我没赢,怎么会有奖品?"苑爸爸回答:"因为你很专心。"
渐渐地,双胞胎开始觉得"专心"是一样好东西。
子文、子豪最害怕语文,苑爸爸就买来有趣的童话书让他们看。尽管图文并茂,但兄弟俩看不到几页就不想再看了。为此,苑爸爸规定:每人一套相同的书,比赛哪个看得更专心、更能理解故事内容。子豪抢先问:"看谁先看完吗?"苑爸爸摇头说:"比讲故事,哪个讲得精彩,哪个就赢了。"这个规则无疑是正确的,为了能赢,兄弟俩不得不专心读故事。几次三番之后,他们果然喜欢上了有趣的童话。再有新书时,不用比赛也能专心阅读了。
训练得差不多了,苑爸爸开始引导把双胞胎把专心用在学习上。每次做功课,都给他们设定一些小比赛小目标,让他们不再分心。
有了专注的习惯,双胞胎的学习渐渐赶了上去。小学毕业时,兄弟俩的平均分都达到了80分,这相比从前的成绩,已是实属不易。
竞争意识:
态度和结果一样重要
2006年,苑子文和苑子豪升上初中了,功课突然变得繁重,苑爸爸开始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用比赛的方法帮助他们促进学习。苑爸爸反复对双胞胎灌输这样的理念:比赛结果很重要,对待比赛的态度同样重要。没有专心去比赛,能赢是侥幸,专心去比赛,哪怕输了,也是值得尊敬的。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下,双胞胎面对大大小小的竞争时,都会全力以赴。
兄弟俩喜欢打篮球、玩电脑、看故事书和下跳棋,苑爸爸就鼓励他们在这些方面进行竞争。打篮球比进球、玩电脑比技术、看故事书比心得体会......
有一天黄昏,子文和子豪照例打完篮球回来,子豪洋洋得意地宣布:"我赢了哥哥三个球,而且我只用了七成功力。"当他听说子文已经竭尽全力之后,就说:"我建议再比一次。子豪没用全力,赢了比赛可能是侥幸。"子豪不服气:"可是哥哥明明尽了全力,怎么能说是侥幸?"苑爸爸坚持地说:"你的竞争态度不行,再比一次!"说着,他亲自拿起篮球,带着他们再次到了篮球场。最后子豪再次赢了比赛,因此,他第一次对父亲的理念产生怀疑。
第二个周末,兄弟俩再次进行篮球比赛,由于子豪轻敌,最后他败给了老大子文。爸爸对他说:"上次你没尽全力却赢了比赛,产生了骄傲心理,所以这次才会输。但如果你每次比赛都能竭尽全力,不管对手如何,始终保持积极的竞争态度,你怎么会输呢?"一席话,让子豪和旁边的子文心服口服。
孩子有了积极的竞争态度,苑爸爸开始给他们制订学习上的比赛:数学比作业的正确率,英语比口语的标准,语文则比赛写作文。对于英语,苑爸爸很差劲,可这并没有难倒苑爸爸,他改变了竞赛规则:每天晚上兄弟俩读英语时,比赛项目就是相互找错,谁找到对方的错更多,谁就算赢,由此鼓励兄弟俩更积极地练习英语。为了更准确更自信地纠出对方的错误,双胞胎暗自加油。也因此,两人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
双胞胎的数学成绩平平,苑爸爸为此费尽心思。有一回,老大苑子文对爸爸说:"我刚刚给了一道题让弟弟做,但是他没做对,他输了!"爸爸一听,突然灵感来了,他宣布:"以后你们每天相互给对方出三道数学题,考对方,但前提是你自己必须知道正确答案,否则不算数。"
为了能难倒对方,兄弟俩热情高涨,都想弄懂书本知识,然后举一反三去思考,争取设计出不一样的难题。很快,他们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连老师都感到万分惊讶。
在这种积极的竞争下,初三中考时,他们以全年级排名前十的成绩上了天津市杨村一中。
考上北大:
娱乐和学习一样重要
2009年9月,双胞胎同时升上高一。此时,兄弟俩在学习上已经很少再让父母操心,尽管依旧在功课上相互竞争,但已经不需要爸爸监督了。
杨村一中属于省重点高中,人才云集,因此学习压力也很大,连初中底子扎实的双胞胎也有些吃力。为了能做尖子生,兄弟俩约定,自觉减去大部份娱乐时间,周末也不再打篮球了,全部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
一天,饭桌上一家人无意间讨论起水资源的问题,老二苑子豪悲观地说:"如今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奸商的良知越来越欠缺,我们每天喝的矿泉水指不定根本没经过消毒过滤。每天的新闻总传出有人猝死,说不定我们也会中招......"一旁的老大苑子文也点头赞同。苑爸爸和苑妈妈对视一眼,察觉兄弟俩不知何时变得悲观了。他觉得,如果孩子长期这样下去,心态肯定会被搞坏。
高一期中考,双胞胎分别占据了全年级第一第二名,但他们的体重却从60多公斤降到了51公斤!苑爸爸忧心忡忡:才高一,他们就把自己绷得这么紧,若是到了高三,怎么办?
暑假里,苑爸爸建议兄弟俩去北京旅游,他说:"你们去爬长城,去参加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不要总呆在家里。"孩子终究是好玩的,听说能去旅游,都很兴奋。三天后,两兄弟旅游回来了,对旅途中的见闻津津乐道。
看着容光焕发的两个儿子,苑爸爸说:"你们的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状态却不佳。我不希望你们成为书呆子,除了学习还要关心身边发生的其他事情。"苑子文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杨村一中卧虎藏龙,我们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抢去排名。"苑爸爸严肃地说:"成绩排名固然重要,但娱乐放松和学习一样重要!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
高二时,老二子豪一直保持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老大子文却进入了低迷期,成绩退步很多。苑爸爸私下找老二谈心:"哥哥可能遇到了什么难言之隐,你多和他沟通,别让他憋着。"子豪通过与哥哥沟通,果然发现子文收到了几封情书,正陷入情感的困扰。苑子豪从书柜里拿出一个盒子,对哥哥说:"你看,其实我也收到不少情书,我只看了一封,其他的都保存起来了。我打算考上北大后,再来看这些信。这样既不会影响学习,又能保留一份神秘感。"
与弟弟交流后,苑子文豁然开朗,兄弟俩共同约定:放下一切杂念,全力以赴考北大!
尽管兄弟俩定了一个艰难的目标,但苑爸爸依然不断"干扰"他们的学习计划。他每周最少带孩子们打一场篮球、长跑一次,还鼓励他们偶尔玩玩QQ游戏。从高二到高三,子文和子豪曾连续8次占据全年级第一和第二的成绩排名。兄弟俩常常开玩笑说:"从前爸爸督促我们学习,现在却督促我们娱乐!"
2011年寒假,别的高考生都在牺牲假期补课,苑爸爸竟然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建议两个刚刚满18岁的儿子去考驾照!面对妻子的强烈反对,苑爸爸淡定地说:"考驾照是要花一些时间,但这恰恰有效缓解孩子们高度紧张的神经。"
整个高三时期,双胞胎都利用学习之余去学车。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他们有时候两周才去练一次车,但这仍然不影响他们学车的热情。高三第二个学期,别的同学都被题海战术压得喘不过气,兄弟俩却开心地交流开车的技术。高考的最后一周,双胞胎还在兴奋地讨论将来要买怎样的跑车。
2012年7月,全国高考成绩公布出来,哥哥苑子文的考分是674分,弟弟苑子豪是683分,他们分别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和社会学系。面对媒体的访问,双胞胎始终淡定如常,当有人问到他们的成功秘诀时,兄弟俩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同样重要,不能死读书,课外生活同样重要!"
以上就是史上最帅双胞胎,“懒散大王”上北大的所有内容了,欢迎您把故事大全网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大王北大双胞胎
关于北大双胞胎励志故事
想试的事就别放弃。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1:
被称为“北大最帅双胞胎”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入学时,曾在网上引起热议。近日,两人从170斤小胖子逆袭成校草的励志故事,让他们再次走红。
如今他们已是各自院系的学生会主席,还被知名服装品牌请去合作,并合写了一本讲述两人成长经历的传记。
有人质疑他们的精力被牵扯太多,学业会受到影响。两人回应称,活动再多也会以学业为重。
逆袭从170斤胖子变身为校草
2012年,《法制晚报》曾经报道来自天津杨村一中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分别以674分、683分考入北京大学。因俊朗的面孔和修长的身材,他们很快在网上走红,并被称为“北大最帅双胞胎”。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北大回访兄弟俩,别看他们现在有着身高一米八、体重120斤的傲人身材,但在上初中前他们还是两个170斤的小胖子。“我们俩小时候很能吃,身体特别结实。”弟弟子豪说,直到两人考上杨村一中后,才逐渐瘦了下来。
上高中后兄弟俩先是住校,后来为专心学习出去租房。“那段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学习又一刻都不能落下,我们俩吃得也不好,身体就像撒了气的皮球一样瘪了。”子豪说,他俩没有刻意减肥过。
兄弟俩从小胖子逆袭成校草在网上传开后,网友对他们的励志故事点赞并感叹称“只有上辈子拯救了地球的人才能配得上这俩人”。
近况出书、做老板、当学生会主席
入学两年后,他们已分别是社会学系和国际关系学院后和弟弟批发了高考辅导书,拿去学校卖赚了一笔钱。
如今和多个品牌合作的兄弟俩,身上的衣服大多是厂商赞助的。合作收入和新书发售,也让两人的钱包越来越鼓。“我们吃的、用的没啥讲究,挣的钱根本花不完,都交给家里了。”子文说。
兄弟俩身兼学生会主席、网路红人、作家等多重身份,学业可能受影响的质疑声也紧随而来。子文表示,即便社会活动再多,他们还是会以学业为重。“我们明年都会争取保研,先完成学业再干事业。”
子豪说他们能安排好日常活动,每干完一件大事,便会好好睡一觉放松自己。“在这种有张有弛的节奏下,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2:
据悉,二人高中的成绩是年级100多名,最后走出学校是数一数二;他们小学曾被老师“退学”一级,列入坏学生名单,最后升入初中却是两个班的班长;他们以前是170斤的胖孩子,现在是正常体型还偏瘦。老师称,他们身上有这一代青年的特点——想要做什么,就要努力证明自己能做什么。二人俊朗的外表和令人不可思议的励志经历引来不少网友关注。双胞胎哥俩进入北大后一夜成名,甚至被网友誉为“北大史上最帅双胞胎”。
苑子文、苑子豪兄弟是对双胞胎,他俩曾是小胖墩,曾经被退到学前班……2012年却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成了“北大最帅双胞胎”。苑氏兄弟将自己变身潮男学霸的励志故事写成了《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销量突破10万册。昨天下午,兄弟俩在凤凰国际书城举办签售会,吸引了大批读者。
秘诀是“想很多”,创业初步成功
苑子文和苑子豪前年分别以674分、683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俩的经验是——求学路上要有自己的想法,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时,一定要思考自己的方向和方法是否正确。
“小时候学习一般,没有老师会觉得我们是‘能上北大清华的苗子’。”苑子文说,曾经因为学习成绩上不去很苦恼,后来终于迎头赶上,秘诀是“想很多”,“一步步规划,比如先设定考普通大学应该达到多少名,达到之后,再继续往前。”另外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苑子豪很爱给同学讲题,“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会浪费时间,我却觉得既帮了同学又可以让自己重新理清思路。交流很重要,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学不见得好。”
曾经的两兄弟160、170斤,曾被退到学前班,高中入学时只排100多名,而如今两人一起就读于北大。哥哥苑子文2012年以674分成绩考入北大社会学系,弟弟苑子豪2012年以数学满分。总成绩683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学霸的故事很励志,兄弟俩从170斤的胖墩变帅哥也同样励志。高中三年成功甩掉40斤,减肥成功后,两人对外形也很注意,微博上经常晒照片。苑子豪还会开玩笑说自己“帅哭了”。
北大入学当天,兄弟俩被记者在校门口拦住采访,拍了照,并冠以“北大最帅双胞胎”的称号。
这样的潮男走在学校会不会很引人注目?“学霸和书呆子早就划不上等号了。我们俩在北大,就是普通人,中等程度。”苑子豪说。学霸们除了帅,还非常多元化,“北大有吊丝协会、起床协会等等,看名字就知道特别多元。”
对于刚刚度过20岁生日的这对双胞胎来说,已进入大学二年级的他们已正在经历大学时期最忙碌日子。但是,已成为网路红人、大学生偶像的兄弟俩,除了要应付繁重的课业,还得安排很多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商业活动以及媒体的互动。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兄弟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都不是天生幸运的那一类人,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勤勤恳恳,就是最大的幸福。
3:
谈高考:从一百多名到全校第一
2012年,老家河北廊坊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分别以674分和683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哥哥子文学的是社会学,弟弟子豪学的是国际关系。双胞胎兄弟齐刷刷考入北大,这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殊不知,兄弟二人并不是所谓的“天才”。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几年,苑子文和苑子豪并不如今天这般光环缠身,魅力四射。他们小学曾在班级倒数,被老师列入“坏学生”名单,最后升入初中却是两个班的班长和佼佼者;他们以前是170斤的胖孩子,现在是正常体型还偏瘦。与考上北大相比,他们的励志故事更吸引人。
“我俩从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好像一直是这样一个轨迹,入校成绩很一般,经过几年的努力,毕业的时候,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苑子豪平静地说,高中入校的时候,他和哥哥的成绩在年级排100多名,之后每天从早晨五六点钟一直学到晚上十一二点,高强度的学习,使得他们的成绩稳步上升。“高二那一年,我连续八次考了年级第一,并顺利地获得了北大夏令营唯一的资格。”苑子豪说。
到了高三,哥哥苑子文的成绩也有了起色,并参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
不过,在通往北大的道路上,兄弟二人并非一帆风顺。此后,两人在北大自主招生的路上双双铩羽而归。经历此次打击之后,弟弟子豪的成绩起伏特别大,毕业前半年也是他认为最狼狈的半年,“我一直跟自己念叨,苦都不是白吃的,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最后这几个月里面我一鼓作气,高考时成为全校乃至全区唯一一个裸分考上北大的学生。”
高考时,哥哥子文最拿手的语文作文有些跑题,而数学总体偏简单拉不开档次,这让他差点儿崩溃,“后来我就想,一定要坚强,如果不坚强的话,谁也救不了你。后来的英语,以及当时最不拿手的文综,都考得很好。”加上有20分优秀班干部的加分,苑子文也顺利考入北大。
谈家庭:父母放手让其自主学习
很多家长好奇,家里一下子有两个孩子考上北大,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对此,苑子文说,他们的家庭教育的确比较特殊,父母完全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习氛围非常轻松,父母只在如何做人上管得比较严。
“从小到大,几乎我听到的声音都是,哥哥不如弟弟,特别是在学习上,所以,我们俩就一直互相监督,互相较劲。”子文回忆道,就在弟弟高二暑假拿到北大夏令营资格时,还特意写了一封信,题目是《想想为什么去的不是你》,而这几个字,最后被子文贴在了书桌上,时刻鞭策著自己。
调皮好动的弟弟子豪坦言,父母从来不问他们是否写完作业,只是关心他们有没有主动学习、最近学习状态如何。这让他们学习起来毫无压力。兄弟俩记忆最深的,就是两人高考录取去向公布之后父母的表现。“妈妈很激动,一下子就哭了出来。”子豪说,倒是爸爸表现得特别淡定,“当时爸爸在上班,得知我们兄弟俩都考上了,爸爸淡淡地说,‘考上了,真棒,那先这样,中午回去见’。
如今,兄弟俩经常用微信跟父母联络,子文子豪也经常在微博上秀出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对话内容,从学习到课外活动,到吃穿住行,一直到谈女朋友,一家人的交流总是很坦诚,也很平等。
北大最帅双胞胎写的书叫什么
苑子文、苑子豪兄弟是对双胞胎,他俩曾是小胖墩,曾经被退到学前班……2012年却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苑氏兄弟将自己变身潮男学霸的励志故事写成了《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销量突破10万册。被媒体广泛关注。他们也曾为诺基亚新款手机代言,并受邀参加《鲁豫有约》、《一站到底》等多个节目录制。他们被广大群众称为“北大史上最帅双胞胎”。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北大最帅双胞胎和北大最帅双胞胎写的书叫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