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和肄业分别是什么
毕业、结业、肄业的差别:
毕业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学校准予毕业的情况。毕业生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结业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以上主要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及格的情况。结业生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取得结业证书的同学,一般可以在结业后1年内向学校申请补考一次,补考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见各校的具体规定)。
肄业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被开除学籍者除外)的情况。肄业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和学历证明。大学肄业的学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对肄业生,国家不负责为其办理就业手续,由学校将档案和户口转回其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肆业和肄业什么意思
肆业(sìyè):一是勤于所业。多指农业。二是泛指店务或其他类似业务。
肄业(yìyè):一指虽已离校但未达到规定毕业的年限或未达到规定毕业的程度,二指正在学校学习,三指各就其业。
肆业【引证解释】
1.勤于所业。多指农业。《陈书·周迪传》:“唯迪所部,独不侵扰,竝分给田畴,督其耕作,民下肆业,各有赢储。”
2.泛指店务或其他类似业务。《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乔大户又问:‘令郎先生肆业盛行?’”
肄业【近义词】
修业求学
【反义词】
毕业
【古文解释】
1.修习课业。古人书写所学之文字于方版谓之业,师授生曰授业,生受之于师曰受业,习之曰肄业。
2.《左传·文公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
3.《陈书·吴兴王胤传》:胤性聪敏,好学,执经肄业,终日不倦,博通大义,兼善属文。
4.《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考过,宗师着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题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
【现代解释】
1.今称在学校学习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的为肄业。
2.巴金《家》六:在中学肄业的四年中间他失掉了母亲,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年轻的继母。如:大学肄业生;肄业证书。
【行业解释】
谓各就其业。
1.晋陆云《言事者启使部曲将司马给事复校诸官财用出入启》:选众官材,庶工肄业。
2.《周书·权景宣传》:景宣至,并除之,唯修起城楼,多备器械,寇盗敛迹,民得肄业。
3.《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今东作既兴,人须肄业。
肄业,是什么意思啊
首先这个词读yìyè,是指学生在课程未结束时提前修业,或指学生因为没有达到毕业年限或程度而离校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