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赋最早见于谁的文章(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谁的文章)

七月网3550

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谁的文章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赋最早见于谁的文章(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谁的文章)

第一个以赋为题的文章

战国后期赵人荀况(荀子)的《荀子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

赋第二十六

书名:荀子作者:荀卿

原文: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乎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

译文:

这里有一大物,既不是丝也不是帛,文辞义理斐然成章;不是太阳不是月亮,它给天下带来光明。生者靠他享尽天年,死者靠它得以殡葬。外城内城靠它巩固,军队实力靠它加强。纯粹靠他称王天下,夹杂用它就能称霸。完全不用就会灭亡。下臣愚昧不认识它,请教大王它是什么?

大王说:“这东西有条文不是彩色的吗?简单易懂而极有条理的吗?是君子敬重而小人不当回事的吗?本性得不到它的熏陶就像禽兽,得到了它的熏陶就很雅正的吗?一般人尊崇它就能成为圣人,诸侯尊崇它就能统一天下吗?这东西极其明白而又简约,十分顺当而又得体,请求把它归结为礼。

原文:

皇天降物,以示下民,或厚惑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武以贤。涽涽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行义以正,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泰宁。臣愚不识,愿问其名。

此乎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胜敌者邪?法禹舜而能弇迹者邪?行为动静待之而后适者邪?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百姓待之而后平也,明达而后无疵也,夫是之谓君子之知。

译文:

老天降下一物,施与天下人民。有重有轻,常不平均。桀纣昏乱,汤武贤能。混沌而清明,伟大而肃静,四海之内全流遍,竟然不到一整天。君子用它修身性,盗跖用它打暗洞。说它高大可参天,说它细微看不见。德行礼义靠它修正,事业功劳靠它成就。可以禁止暴行走出困境,百姓靠它然后才能安宁。臣傻不懂,愿问叫甚?

回答说:这东西是用在宽广平坦的大道上就平安,用在狭隘的小路上就危险吗?是亲近清白廉洁者,纷乱污染荒淫者的吗?是深深地藏在内心而对外战胜敌人的吗?是效法禹舜踏着他们的脚印前进的吗?行为举止依靠它就正好合适吗?它是血气的精髓,意志的精英,百姓依靠后就能安宁,天下依靠后就能太平。它是通达明白纯粹而没有瑕疵的,这就叫做君子的智慧。

原文:

有物于此,居则周静致下,动则綦高以巨,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大参天地,德厚尧禹,精微乎毫毛,而充盈乎大寓。忽乎其极之远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昂昂乎天下之咸蹇也。德厚而不捐,五采备而成文,往来惛惫,通于大神,出入其极,莫知其门。天下失之则灭,得之则存。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

曰:此夫大而不塞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却穴而不逼者与?行远极速,而不可托讯者与?往来惛惫。而不可为固塞者与?暴至杀伤,而不以忌者与?功被天下,而不私置者与?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

译文:

这里有物,停留时安静地遍及最低处,流动时极高而广大无边。圆的合于圆规,方的合于方矩,大的和天一样大,德行和尧禹一样致厚,小的比毫毛还细,而充满了寥廓的空间。迅速啊它们游到了很远的地方,忽然分开啊又绕着团互相追逐着返了回来。高升啊,天下人民就会生活为艰。德厚而不舍弃,五采齐备而成条理,来去昏暗又疲软啊,能和天神相通;出入很快啊,却不知道它的门在那里。天下人失掉它就要灭亡,得到它就能生存。弟子不聪明,愿意把这陈说与先生,君子设置隐藏辞,请你猜猜它的名称。

回答说:这东西是庞大而不堵塞的吗?是充满空间不会有间隙的吗?是进入缝穴不觉的狭窄的吗?是迅速地走得很远不带任何音讯的吗?是来往昏暗疲软而不可堵塞固定的吗?是疯狂地杀伤没有忌讳的吗?是功盖天下而不私自占有的吗?它依附着大地而在空间游荡,风是它的朋友,雨是它的孩子,冬日制造寒流,夏日制造酷暑,它神通广大,请求把它归结为云。

原文:

有物于此,蠡兮其状,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名号不美,与“暴”为邻。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弃其耆老,收其后世,人属所利,飞鸟所害。臣愚不识,请占之五泰。

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伏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

译文:

这里有一物,赤裸裸的其形,屡次变化如神。功盖天下,为万代文化。礼乐靠它而成,贵贱以它来分。养老抚幼,靠它生存。名字难听,与“暴”为邻。功业建立自身废,事业成功家破坏。抛弃老一辈,收养下一代。人类所利用,飞鸟所伤害。我愚昧不认识,请神巫五泰来猜测。

神巫五泰猜测说:这个东西身子长得像女人的身子,头长得像马的头吗?。是屡次蜕化而不得长寿的吗?是善于度过壮年,而拙于为老年图谋的吗?是有父母而不分雌雄的吗?冬天潜伏,夏天出游,吃的桑叶,吐的丝线,丝线起先纷乱后来有条不紊。生长在夏天,而害怕酷暑;喜欢湿润而害怕雨淋。以蛹为母,以蛾为父,多次睡眠多次苏醒,得以长大。这个就是蚕的道理。

原文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横。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始生巨,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谓箴理。

译文:

这里有一物,产生在山里,安放在厅堂。没有智慧和技巧,善于缝衣裳。不偷不窃,打洞穿行,日夜缝合,制成花纹。既能竖合,又能连横。下能遮盖百姓,上能装饰帝王。功业很大,不显贤良。用时则在,不用储藏。臣愚昧不识,请问大王这是什么?

大王说:这东西是产生时很大,制成后很小;尾巴很长而尖锐能穿刺的吗?头掀孔穿过后尾巴跃起来绕缭的吗?来来回回从尾巴打结开始。没有羽毛没有翅膀反反复复很有规则。尾巴伸展拉长就开始,尾巴绕着打结就停止。笄簪为父,管筒为母,既要缝合衣面,又要连接衣里。这就是关于针的道理。

佹诗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向。列星陨坠,旦暮晦盲。幽暗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见谓纵横。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贰兵。道德纯惫,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之不详也,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暗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千岁必反,古之长也。弟子勉学,天不忘也,圣人共手,时几将矣。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仁人绌约,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谗人服矣。璇、玉、瑶、珠,不知佩也,杂布与帛,不知异也。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呜呼!上天!何维其同。

译文:

天下无秩序,陈述怪异诗。天地换了位,四季乱了套,众星纷纷坠落,早晚一片昏暗,黑暗势力显着,光明日月埋藏。公平正直无私,横竖陷害打击,一心谋取公利,身居高楼宽裕。没有私通罪人,兵戈森严戒备。道德纯洁完备,谗言恶意攻击。仁人清白穷困,骄横暴徒逞强。天下凶险黑暗,时代精英不见。蛟龙当作壁虎,鸱枭看作凤凰。比干被挖心,孔子拘陈匡。明明白白啊智者贤能英明,忧忧郁郁啊遇上乱世行不通。匡正啊大力推行礼义,黑沉沉啊天下是如此昏暗。皓天不复返,忧思无限长。千载总有反复时,古来常理是这样。弟子努力学习,老天不会忘记。圣人拱手等待,时机将会到来。愚昧又疑惑,愿听反复说。

短歌唱曰:想那遥远的地方,是多么蔽塞啊,仁人穷困,暴徒宽裕;忠臣遭危险,谗人有职务。美玉宝珠不知佩戴,粗布绸缎区分不开。闾娵子奢美,没人来做媒,嫫母力父丑,有爱喜心头。认为瞎子眼力好,认为聋子耳朵聪,错把危险当平安,错把吉祥当凶险。哎呀!老天啊,怎能和他门同走一条路。

中国文学史上赋最有名的有哪些名篇

中国文学史上赋最有名的名篇:

1、《风赋》,战国时代宋玉所做词赋。《风赋》通过雄风与雌风的论证与比较。说明自然界任何物象都是存在阴阳俩面性的。阳风是暖人的,阴风是伤人的。风的冷暖是针对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而决定的。

2、《刺世疾邪赋》是汉代文学家赵壹的代表作。它是一篇讽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决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精神。

3、《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因魏明帝曹睿将《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世人多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明帝曹叡之母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4、《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5、《赤壁赋》,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