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广全中学的德育管理
广全中学一直所提倡的,一所真正的名校,一定是一座人文校园。广全中学承载整整二十二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历经万千师生星火相传,秉承取自于《易经》与《大学》中的校训“广学厚德,全才重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广全特色的育人理念。二十二年来,“广全中学”已经不只是一所学校的名称,它更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育人的理念,一种教育的力量。在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引导下,沈阳市广全中学建立了完善的德育教育和管理体系:即由德育校长组建德育管理队伍,由德育教师结合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引导--监督--评估”体系。在这一德育管理体系下,学校以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教育模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形成百花齐放、中西交融的德育文化校园。
学校设立双修教育,“双修”教育是广全中学德育管理的一大特色。“双修”原意引自《礼记.大学》,指的是“修身”、“修心”,在2013年经过学校德育教师认真揣摩学习后,变成了既秉承民族传统,又具有时代意味的全新德育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互相监督、互相评价等多种方式洗涤学生心灵,促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责任感,并从内在上提高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同时,为配合双修理念,学校每周安排双修课堂,并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主导,学生主持,安排学生诵读中外育人经典,开展对国家形势、社会问题的审视和讨论,对身边的同学、老师进行评价,对自我进行剖析,既敢于批评又敢于接受批评,既能够发现自我,又能够赞许他人。这一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学生入校后重新审视人生,读懂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社会和家长也对双修课堂给予高度赞扬,纷纷评价:孩子来到广全中学后长大了,懂事了,不再叛逆,学会了关爱父母,学会了感恩社会。这也是广全中学育人理念的第一步,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人格教育,人性教育。星级评比是结合双修模式而设立的评价机制,共设置学习、课堂、宿舍、食堂、卫生、三操、课间、奖优八个评价维度。这一评价维度,设计全面,科学规范,把成绩和品行放在一起进行评估,打破了传统评估只注重学习而忽视品质的评价弊端。让学生们懂得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由于它公平、全面的评价标准,受到了广全学子的一致欢迎。
评星晋级不设数量限制,只要通过努力达标都可以晋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每个班级都涌现出一大批星级学生,学生们在努力摒弃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去赢得肯定,而学校也一定会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完整的平台。我们通过公共橱窗、黑板报、校报、家长会、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甚至给学生家长发公开信,鼓励这些努力前行的孩子,肯定他们的成绩,并予以赞扬。无数广全学子们在努力中获得成绩,在激励中得到成长,全校上下都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星级学生”的良好风气。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切实推进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快乐成长。沈阳市广全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面向全体师生、全员参与的学生社团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发觉学生深层潜力。
学校到2015年共规划筹备组织了29个学生艺术社团,采取统一安排,自愿报名的组织方式,在全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陆续还将有更多的社团逐步落实开展起来。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书法社团,凭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个性魅力,在表达学生内在素养、展示学生深层特性、弘扬国粹、宣传自我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特别的作用,因此而备受师生欢迎!同样以传统乐器为核心,以表演和伴奏为主导形式的民乐社团也举办得如火如荼,学校专门为民乐社团配备专业的民乐演奏指导教师,学校的民乐社团已经具备初步的表演能力。此外文学社、跆拳道社、篮球社、舞蹈社等等,涵盖多个艺术领域,全部由该校专业教师指导,并且都相继开展了自己精彩的社团活动。在每周的社团活动时间里,学生在一起开展活动,组织相应的比赛,让整个广全中学沉浸在浓郁的校园文化当中。广全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健康,让学生快乐,给学生未来。学校也希望广全教育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给每个学生一件终身受用的本领和技能。多年来在铁西区教育局及市教育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广全中学德育管理凭借科学的育人理念,先进的育人方法,获得了累累硕果:
自2013年以来共有马莎莎、刘彤、弓影等262人获得铁西区中小学优秀学生光荣称号;共有汪子鸣、于忠琦等44人获得铁西区中小学优秀学生干部光荣称号;先后有班主任孟庆春管理的高1.1班,关晓菁管理的高2.10班,马冰管理的高3.7班等44个班级获得铁西区中小学优秀班级的光荣称号;共有杨德成等44名班主任获得铁西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共有张贺娟、王洪忠等4名教师被评为铁西区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共有高2.1班王佳等4名学生获得铁西区“美德少年”光荣称号,宋丽鹏等获得由沈阳市教育局颁发的“沈阳市师德先进教师”光荣称号。
自2013年以来,该校体育代表队先后荣获2013年沈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综合成绩团体总分普高一组第一名,2013年沈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成绩团体总分普高一组第一名;2013年辽宁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女子高中组竞技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高中组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2013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省市团体总分第四名;201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美操大赛健身提高套路“创造奇迹”一等奖;2014年辽宁省大众跆拳道锦标赛竞技青年男子团体亚军、女子团体亚军;同时谢宝峰老师、姜叶芷老师、王长吉老师、李野老师等多名指导教师、教练员荣获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教练员等光荣称号。
自2013年以来,广全中学以其出色的德育教学成绩,高标准化的德育教学水准,先后被评选为“全国最具创新力榜样学校”,“跆拳道校园普及推广活动实验学校”,“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沈阳教育局vod点播系统网址是多少
沈阳教育局vod点播系统网址为:网页链接
沈阳市教育局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针、政策和规划,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拟订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和教育工作政策并组织实施,起草全市地方性教育法规和市政府规章草案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指导、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负责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
(三)负责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负责全市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工作,选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制定地方教学基本文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负责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负责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制定地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文件,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职业指导工作。
(五)指导市属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指导市属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在沈的中央部委、省属高等学校发展建设。
(六)负责全市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拟订民办教育宏观管理的政策措施;负责全市民办初中、民办高中、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文化教育培训学校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批工作。
(七)负责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订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编制年度教育事业经费(含专项经费)和教育费附加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实施;监测全市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情况,负责统计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负责监督管理直属单位国有资产。
(八)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工作。
(九)主管全市的教师工作,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工作,统筹规划和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十)负责全市各类教育统一考试的组织实施管理和全市各类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审批工作,编制和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十一)拟订全市中小学校基本建设中长期规划、年度基本建设及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十二)负责全市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组织协调开展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负责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子女在沈就学工作。
(十三)拟订语言文字工作的地方政策,编制全市语言文字工作规划,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和普通话师资培训及普通话测试工作。
(十四)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拓展资料:
沈阳市教育局部分部门介绍:
1、学前教育处
负责全市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拟订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学前教育的发展政策、基本教学文件以及教育教学评估标准;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德育工作;统筹管理并选用学前教育地方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参与学前教育幼儿园布局调整及标准化建设;负责指导幼儿园安全教育,并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幼儿园安全工作。
2、基础教育一处
负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管理工作;拟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各类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文件及教育教学评估标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工作。
负责全市义务教育教材选用工作;统筹管理本市特殊教育;参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负责普通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并配合有关部门指导交通安全工作。
3、基础教育二处
负责全市高中教育管理工作;拟订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高中教育教学文件及教育教学评估标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工作;负责全市普通高中教材选用工作。
负责全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指导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科技教育和人防教育等专项教育工作;指导全市中小学民族教育工作;参与普通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负责普通高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并配合有关部门指导交通安全工作。
4、职业教育处
负责全市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拟订全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文件;指导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负责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工作。
协调沈阳地区普通中等学校地方性工作和校际、区域间的协作;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直属职业学校的安全工作;负责市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承担全市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及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
5、高等教育处(高校工作办公室)
负责编制市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负责指导市属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以及专业设置等管理工作;拟订支持在沈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在沈高等学校涉及地方性行政事务,为在沈高等学校发展建设服务。
组织在沈高等学校加强与沈阳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促进在沈高等学校高新技术成果在本地转化;协调在沈高等学校对外交流合作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沈阳市教育局
沈阳各区的重点小学、初中分别是哪些
大致为10所重点小学、25所重点中学。
重点小学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
【校址】
勋望小学东校区:铁西区沈辽东路56号
勋望小学北校区:铁西区云峰北街16号
勋望小学景星校区:铁西区景星北街25甲
勋望小学西校区:沈阳经济开发区十四号街12号
勋望小学大青校区:铁西区滨河社区A区
【学区】
勋望小学东校区:兴华街道:勋望南、景星南(八路以南)、志诚里(八路以南)体育场(兴华街以东)、兴华园(八路以南)、爱心;贵和街道:祥云(八路以南)
勋望小学北校区:霁虹街道:爱工北、兴工北、云峰北、青年居易。
勋望小学景星校区:笃工街道:北四路;贵和街道:贵和(贵和街以西,建设大路以北)
勋望小学西校区:十三号路以南,沈辽路以北,七号街以西,中央大街以东
勋望小学大青校区:大青街道:大青村、小青村、西胜村、四王村、得胜村、孤家子村、中央湖畔
【校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10号
【学区】
环东(原实验学校学区)、御花(原实验学校学区)
【校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经济开发区沈北路200号
【学区】
东北育才没有学区划分,只要是沈阳市内的适龄儿童,都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登记报名。
由于东北育才采取的寄宿制教学,因此对入学儿童的条件要求较高:适龄儿童需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身心健康、智力发展良好、适应寄宿制生活的儿童(有心脏病、哮喘、癫痫、夜游症、传染病、多动症、较重过敏症等病症的儿童不适宜寄宿,请勿登记报名;凡已在小学就读的儿童,不予报名和录取。若被录取,予以清退)。
【校址】
和平一校:和平区和平大街18号
和平一校(长白岛分校):中海国际社区东侧
【学区】
和平一校:太原街街道:中华社区、中山社区、沈阳站社区
和平一校(长白岛分校):沈水湾街道:滨河湾社区、中海社区
【校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嘉陵江街64号
【学区】
陵江南(原学校学区)、陵江、陵江北(原学校学区)、漓江、西湖、湘江、御花(非实验学校学区)、岐山北、北行(不含石棉厂宿舍)、扬子江、宁中、环南、金川江、嘉陵江、公艺、泰山(原黄河学区)
【校址】
沈河区南顺城路98号
【学区】
帅府、翠生
【校址】
南京一校:和平区南京街32号
南京一校(长白一、二分校)沈阳市和平区和泰街21
【学区】
南京一校:太原街街道:五环社区、联营社区
南京一校(长白一分校):沈水湾街道:安泰社区、远洋社区
南京一校(长白二分校):长白街道:格林生活坊社区、翡翠城社区、天河社区、新加坡城社区、金沙湾社区、长白苑社区;浑河站西街道:九洲社区第五小学
【校址】
铁路五校:和平区宜宾路2号
铁路五校(长白岛分校):长白西路(近长白岛万科城东门)
【学区】
铁路五校:新华街道:华光社区、宜春社区、平安社区、南十社区
铁路五校(长白岛分校):长白街道:万科社区
珠江五校
【校址】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108号
【学区】
珠东、辽大、百鸟南、翔凤、荆江西、怒江(原怒江北)、紫荆花西、紫荆花东
【校址】
启工二校:铁西区南九西路22
启工二校金谷校区:铁西区重工街牛心屯一路2号
【学区】
启工二校:七路街道:创意(马壮街以西)、星光(九路以北)、开发(九路以北)
启工二校金谷校区:启工街道:启迪、重工新村、启明、北一新村
重点中学皇姑区
虹桥中学
沈阳市虹桥中学始建于1994年,2006年与沈阳市第一二八中学合并,2013年7月与沈阳市第一一六中学合并,如今是一所义务教育的公立初级中学。学校现分东、南、北三个校区,在校学生3090人,64个教学班,教职工258人,省市区业务骨干教师142人,占教师比例的55%。
对应社区:601、塔西、太东、太平、塔前、新开河、塔中、延河、塔北、淮河、花园、淮东、淮南、渭河、淮北、昆北、汾河、寿山、天山
43中学
学校始建于1962年,占地面积26432平方米,学校建筑四楼一馆,建筑面积20020平方米,3351名学生,192名教师,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71人。
对应社区:辽艺、公务员、辽大、嘉陵江、宁中、环南、金川江、扬子江、珠东、百鸟西、百鸟南、翔凤、怒江、怒江南、怒江北
33中学
沈阳市第三十三中学位于皇姑区薄河街新开河畔,创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教职工193人,专任教师145人,其中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91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0人。
对应社区:新乐、孔雀、凤凰(皇姑)、新南、泰北、泰南、农环、泰山、电校
光明中学
学校现有学生1500人,教职工117人,其中,高级教师33人,一级教师46人,市区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24人。
对应社区:新北、翔云、岐山北、岐山南、铁路西、龙江西、辽河、宁山、永太、永乐、永业、龙江、松辽、松江、铁路东、龙江东、新新、昆东、五一、环城、前进、松南、漓江、湘江、西湖、庐山、嫩江、岐山、环东、北陵、军区、原细河、御花
沈师附中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由沈阳师范大学主办,与沈阳师范大学新校园毗邻而居,是一所集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各层次教育为一体的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
师范院校办教育的优势之一是师资优势。沈阳师大附属学校拥有一支具有“两高”特点的优秀教师队伍,第一高是青年教师学历高,其中95%以上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学校目前的老教师100%是沈阳市及各区的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
对应社区:私立中学,无划片
沈河区
第七中学
沈阳市第七中学建立于1907年,是一所享誉盛名的公立初中,分为主校、南校、东校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奉天街和热闹路的交汇处。由于沈阳七中的教育方法曾过于注重应试,而被其它学校学生和家长们誉为第七监狱,也因此引起教育界的广泛争议。
对应社区:总院、地王、盛华苑、五爱、运河、兴胜、春河、秀山、六合、青年
实验学校
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沈河区大西路第四小学,1993年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小学。2000年成立中学部,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学校,成为沈阳市迄今为止惟一一所集中学部、小学部及学前部于一体的现代化改革示范校。
对应社区:永环、三八南、菜行、铝镁
育源中学
沈阳市育源中学成立于1994年,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全国师德建设示范基地、辽宁省信息技术示范校、辽宁省省级家长学校实验校。
对应社区:先农坛、大万莲、万柳塘、606所、沈空、祥顺、现代家园、翠生、帅府
和平区
一二六中学
沈阳市第126中学位于和平区北部,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校。1953年,学校正式建立,1998年,经市JW批准学校恢复高中办学,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对应社区:宝环、和平新村、延安里、沈电、云集、八卦街、二O二医院
长白岛校区:安泰、滨河湾、远洋、中海
南昌中学
沈阳市南昌中学的前身是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校中校(民办公助),1998年9月独立设校,经历了2005年和平区教育资源重组过程中二十三中学的撤并和2007年5月南二地区城市建设整体改造的动迁过程。
对应社区:
南八校区:平安、宜春、洪福、环宇、五环、太平里
长白岛校区:天河、万科、翡翠城、格林生活坊、金沙湾、长白苑、新加坡城、九洲
新世界校区:东大、中科院、三好街、新世界花园、文安路、旺嘉园、湖畔、光明、文化路
一三四中学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建校于1950年,现已发展成为和平区教育领域的一个“优秀品牌和金字招牌”,“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团式优质学校”。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初中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基地。
对应社区:红星、华光、中兴、新华西、南十(新华街道)、电业、长兴、振兴、铁厦、光复里
东北育才初中部
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一直是全市小学毕业生所向往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爱好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初中部教学成绩全市最好,在大多数学生留校直升的情况下,部分参加中考的学生,中考成绩与同类学校相比,历来遥遥领先。
对应社区:没有学区划分,统招。需要报名,报考,录取则进
铁西区
杏坛中学
沈阳市杏坛中学始成立于1996年,初为民办公助体制,2006年转为公办体制,实行对口直升招生。2010年7月,与沈阳市第一五八中学整体合并,组建新的杏坛中学。现有东、西两个校舍,分别坐落于铁西区南九中路64号和铁西区南七中路72号。现有40个教学班,共有教职员工160人,在校学生1700人。
对应社区:
本校区:兴顺街道:神瑞(兴顺街以西);保工街道:文化宫(十一路以北)、长春(十一路以北)、兴达;兴顺街道:高楼、德工、嘉业。
南校区:保工街道:文化宫(十一路以南)、长春(十一路以南)、康宁、宏伟、兴盛、前进、繁荣、繁荣东。
北校区:笃工街道全部。
西校区:重工街道:肇工、建业、水源;七路街道全部。
培英中学
沈阳市培英中学是一所享有盛誉、远近闻名的沈城名校。2003年被铁西区政府命名为首批“精粹学校”和沈阳市民办公助示范校。2004年获得区“教学质量特殊贡献奖”,2005、2006连续两年获得区“教学质量特别奖”。
对应社区:凌空街道全部;兴工街道:沈辽东路、飞翔路;兴华街道:爱心;艳粉街道全部(大天地社区除外)。
清乐围棋学校
在2001年中考中创下了省重点高中升学率96%的惊人之举。
对应社区:工人村街道:工人新村三、新利、功勋、新华、园西、泰山、中海、仙女湖、新苑、壮工、西站、清乐;艳粉街道:大天地社区。昆明湖街道:建农、洪湖、燕塞湖、三隆。
北校区:重工街道:花苑、零公里、富祥园、南七、南十、重工北、重工南;工人村街道:新喜、劳模。
雨田实验中学
2007年,校初中毕业生870名,621名考入省重点高中,210名考入市重点高中,重点高录取率达到95.5%,列全市第一。全市前5名,雨田占4名;全市前16名,雨田占8名;700分以上34人,600分以上655人,高分段人数列全市第一。公费录取到省实验、二中、育才有124名,三校生人数列全市第一。
对应社区:私立中学,无划片!
大东区
一零七中学
学校拥有一个团结、民主、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具有一支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292人,教职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级教师5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首席教师3人,区明星教师10人,区骨干教师45人。
对应社区:园中、民航、江东、军航
振东中学
振东初级中学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滂江街144——2号,学校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54万平方米。各类附属功能教室一应俱全,设施完备,是一所初步达到现代化水平的标准化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生1211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8人,专任教师66人。
对应社区:长安、东胜、滂江、莲花、东逸、永丰、魁星、舟泉、金星、河沿、万泉、龙源(津桥路以南)、黎明(善邻路以南)
五十中学
沈阳市第五十中学始建于1959年,占地面积34,800平方米,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四种精神"、"五种能力"为教育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法治校,实行目标管理,减轻负担。
对应社区:世博、合作、北海、梨树、铁岭、法库、公务员、吉祥
博才中学
有15个教学班,680名学生,63名教职工。学校有一支德教双馨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全国“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省优秀教师1人,市、区劳模2人,市骨干教师17人,市区优秀班主任18人,区名师1名,区学科首席教师4名,全国省市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6人。
对应社区:尚品、枫合、中学堂、锦绣、大华、大北桥、如意、矿北、莱茵河畔、东方、俪城、卫士
尚品中学
尚品近两年的中考成绩在大东仅次于沈东,2012年考入三校32人,2013年考入三校27人。从近两年中考来看,校排前30的孩子有希望冲击三校,校排前60的孩子有望进一中,校排前100的孩子有望进五中(含指标到校)。
对应社区:私立中学,无划片
沈东中学
沈阳市沈东初级中学是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一所私立初级中学,建校15年。学校成绩在大东区各个学校排名中名列前茅,受到教育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对应社区:私立中学,无划片
于洪区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北校)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北校)创建于1999年,前身为辽宁省实验中学中外友好合作学校,校址位于辽宁省实验中学校园内。2003年5月,在辽宁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为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辽宁省实验中学与沈阳广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北校),并于2004年动工建设新校区(北校)的高中部和初中部。
对应社区:私立,无划片
浑南新区
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
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是于1998年由东北育才学校与日本关西语言学院(日本升名牌大学最好的语言学院)共同创建的一所中外合作学校。学校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21世纪广场南1800米处,与东北育才学校浑南校区高中部相距800米。学校占地4.5万平方米(67.5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总投资6600万元。现有高、初中24个班,近1000名学生,中外籍教师共108名。
对应社区:统招
苏家屯区
绿岛学校初中部
沈阳市绿岛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创办于2003年,占地面积为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万平方米,教学主楼3.2万平方米。学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名,教职员工220人。
对应社区:统招
学区入学原则
资料拓展虽然学区是这么划片的,但并不代表居住在学区内的适龄儿童,就可以顺利入学。沈阳各区对适龄儿童的入学条件要求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都是:两证合一、户籍满三年,同一住房三年内只准安排一个孩子入学。
o所谓“两证合一”,即户口簿、房证两证统一,人户不分开,而且学生与父母同住。
o所谓“户籍满三年”即入学儿童户籍转入时间满3年。
o所谓“同一住房三年内只准安排一个孩子入学”,是为了防止不公平竞争,甚至出现挂户入学的情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