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游园》的作者是谁
《牡丹亭游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此剧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思恋成疾,抑郁而死。
三年后梦梅至南安养病,发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死而复生,二人偕逃临安。梦梅应试后拜会岳父,杜宝拒不认亲。后梦梅状元及第,与丽娘同赴朝廷折证,杜宝不得已认亲,杜、柳二人终得结为夫妇。
剧本价值
剧本对封建礼教罪恶于以深刻揭露。盛赞丽娘反抗精神。曲词优美动人,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在“四梦”中成就最为突出。
有明万历间玉茗堂刻本,明泰昌间朱墨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清初竹林堂《玉茗堂四种》本,清雍正间芥子园刻本,民国初暖红室刻本等数十种版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泰昌朱墨本影印。一九五四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徐朔方、杨笑梅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重印。
《牡丹亭游园》作者是谁
《牡丹亭游园》作者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牡丹亭》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汤显祖风是“风骨”的代表,是明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家。对于他的作品,我们熟知的有很多,其中就有《牡丹亭》,从他的书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当时的社会的缩影。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他的发展总会在某些作家的笔下体现出来让人直观感受到。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于书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21岁中举,因其风骨遒劲,不肯腼颜事权贵并拒绝大学士张居正、宰相张四维、申时行的招揽。
直到43岁(1583年)才中进士,开始进入官场。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时值南京连年灾荒大疫,而督理荒政的朝廷命官却贪赃宴乐;他投袂而起,于万历十九年(1591)上疏抨击时政,矛头直指当权者申时行,结果降职为边远之地广东徐闻典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
牡丹亭游园是谁写的
牡丹亭游园的作者是汤显祖。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牡丹亭》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全本55出。故事写南宋南安太守杜宝膝下唯有一女,唤丽娘,因终日独守绣房,不免白日眠睡,被杜宝所训斥,并请来腐儒陈最良给丽娘讲授《诗经》;丽娘在侍女春香的诱导下,不满于终日闺塾的陈式生活,趁杜宝下乡之日偕春香游园遣闷,因困乏靠柳树而眠,梦中与一持柳少年在牡丹亭相亲相爱;醒后感伤不已,多次寻梦而不得,苦闷中描下自己的肖像,又感无处可寄,更加忧愁幽思,一病不起,终于死亡。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经南安,拾杜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为魂游地界的丽娘所感识,遂令他掘坟而再生。
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扬州求其已升任淮扬安抚使的父亲许婚。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请求治罪于梦梅。梦梅亦上书自辩,丽娘敢于登朝申诉。皇帝英明裁断,翁婿父女欢欣和好,并皆加官进职封诰,全家皆大欢喜。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