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点招
文2009年江苏点招内幕(2009-07-2018:00:09)标签:教育省控线点招校董江苏杂谈
何谓点招?点招是指高校在招生时点名录取某一考生。即使考分没有达到相应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如果能获得点招指标,考生也可能被录取,而且进校后与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毕业等方面毫无区别。
尽管该帖是两年前的“旧料”,但是被翻新贴出来后,还是在网上引起了极大关注。
一位网友“暗箱操作不如明码标价”的建议更是引发无穷议论。
其实,虽然高校“点招”目前还没有“明码标价”、没有做到完全公开,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有规可循”。
现状:点招规则“半透明”点招有“底线”
“尽管各个高校没有张榜公布‘什么样的学生高校可以点’,但是,其实高校在‘点招’时是要遵守既定的规则的。”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介绍,近年来,各高校点招的底线就是“相应批次省控线”。比如,一个考生想考本一的A院校,但是他的高考分数与A院校的录取线差了30多分,如果他的高考分数达到了本一省控线,他就可以被A院校点招,如果达不到本一省控线,就不能被A院校点招。
“达不到相应批次的省控线,再有能耐的人也没有办法,所有的人都无能为力。”这位人士说,因为近几年的坚持,“相应批次的省控线”几乎成了众所周知的硬杠杠。
“游戏规则”内部公布
不过据透露,高校点招录取学生的“底线”相同,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不同高校“点招”的方法却不一样。每所高校在点招录取前,都会内部公布“游戏规则”。
一所重点高校的老师介绍,他们学校每年在招生前都会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年校董”,校董缴纳一笔不菲的股金后,当年可以推荐一名直系亲属进该校读书。
“这个规则比较苛刻。”这位老师说,首先,这位校董推荐的学生必须是直系亲属,其次还必须达到“点招底线”。“这个股金必须是高考招生前缴纳,考生究竟能考多少分谁也不知道。一旦达不到学校所属批次的省控线,他所投的股金就‘白费’了,等于是给学校做了贡献。”
据介绍,越来越多的高校近年来在“点招”时“引进”了“校董”这一模式。有的学校规定,“当年校董”当年可以推荐一名亲属来该校就读,不一定非得直系;有的学校规定,只要当上了“校董”,3年期间,每年都可以推荐一名学生进该校就读,也不一定是亲属;还有的学校规定,当上了校董,4年内有一次机会推荐一名亲属来该校就读。
“不过,绝大多数高校的点招仍是在高考分数揭晓后直接缴钱。”某高校负责招生的人士介绍,“当然,也有高校把‘点招指标’拿出来‘拍卖’的。”据他介绍,高考录取期间,个别高校会把达到“底线”但不够该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家长请来,哪个家长出的钱多,点招指标就归哪个。
高校:“明码标价”可减轻学校压力
“我相信,把‘点招’指标拿出来‘拍卖’并不是高校的本意,从某种程度上,‘拍卖’是高校不得已的做法。”一所重点大学校长在分析“个别高校‘拍卖’点招指标行为”时说,每年高招期间,前来“打招呼”的关系不计其数。“有的是领导介绍来的,有的是关系单位介绍来的,方方面面,一个都不能得罪。怎么办?‘点招费’加码,再明示出来,自然有些家长就会打退堂鼓。学校的压力就减轻多了。”这位校长说。
一所高校分管纪检工作的校领导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学校也在摸索各种各样的办法,完善“点招”规则,使它在一定程度上更透明。比如,所有要点招进校的名单都要拿到学校常委会上讨论。这位校领导表示,“点招”指标毕竟是“僧多粥少”,不拿到桌面上讨论,容易滋生腐败。
专家:“点招”最终将会消失
“将‘点招’明码标价就是把‘点招’合法化,把‘交钱上大学’合法化。”跟帖的众多网友表示,大学里的优质教育资源本来就稀缺,稀缺的东西如果再不能通过公平竞争的形式去争取,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不过,相比暗箱操作而言,明码标价的点招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公平。”南京大学高校研究所所长龚放说,在当前对高校投入不足、高校建设新校区大量欠债的情况下,捐资助学对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分数比钱公平,钱比单纯的条子、领导的关系公平。”
不过,龚放也认为,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为国家持续发展、更快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的地方,它应该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来培养。所以,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应该是公平的,而不应该拜倒在金钱和权力之下。交了钱为学校发展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交了钱来上学的学生被培养成人才的几率肯定比考上来的学生小。而且,一旦“点招”明码标价,给学生传递的“价值观”信号也不好。
“明码标价是特殊背景下的权宜之计。”龚放说,高校自身也知道,靠“点招费”做不强学校,随着社会公平机制的建立,高校招生机制的完善,明码标价的“点招”最终会消失。
2012江苏专转本点招什么意思
点招详解
1,点招名词
点招”是近几年在高校招生中出现的新名词,在一本二本的招生中应用广泛。
2,点招要求
“点招”是考生达到一本二本省控线但未达到相应批次的高校录取线由高校特招的学生。
关键是分数要达到一本二本三本的省控线,本科达到本科省控线,专科达到专科省控线。
部分学校,本校录取线下若干分(此类学校录取线基本和省控线差不多)
3,点招与自主招生
,一些有特长的考生(如:体育、文艺、奥赛成绩优异者)未达到高校录取线而被录取的,一般是通过自主招生而不是“点招”。自主招生是在高考前由各具备自主招生的高校自行组织考试,通过者名单也是公布的。自主招生是正常渠道的招生,和“点招”性质完全不同。
4,什么样的家长会选择点招
“点招”对平民百姓来说难于上青天,但对一部分人来说也是极其容易办到的。
“点招”==关系、权利+金钱(本高校教职工子女达到省控线只需交钱即可)高考中真正具备竞争实力的孩子凭借自身的实力考入理想的学校,为身为平民百姓的家长免去了没有关系、权利和金钱的尴尬。有这样子女的家长是可喜可贺的!
5,点招与统招
点招进高校的考生,和正规录取的一样,这点没有什么质疑的。
8.关键是分数要达到一本二本三本的省控线,本科达到本科省控线,专科达到专科省控线。
9.部分学校,本校录取线下若干分(此类学校录取线基本和省控线差不多)
6,点招名额
“点招”多为预订名额,因为多为机动性名额,所以贵在神速,名额是死的,有关系、权利+金钱的人却很多。
江苏点招的分类
1,高考点招
1什么是高考点招?点招是学校利用预留计划点名招生。每一个学校都会有5%的预留计划,点招是指高校在招生时点名录取某一考生。即使考分没有达到相应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如果能获得点招指标,考生也可能被录取,而且进校后与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毕业等方面毫无区别。
2点招有什么好处,和统招生是否一样待遇?其实这些我们不必过多的说,因为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学校和教育厅都可以查询的。它的好处就是只要你达到相应批次的省最低线就可以走相应批次的好学校!!
3点招在全国的形势。2009年3月31日《南京日报》以“聚焦高校点招潜规则,明码标价减轻学校压力”为题,公开报道了全国各地各个学校的点招。这则新闻被许多大网站转载。江苏目前是全国点招公开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厅08年就明确规定允许点招。
4,江苏高考点招多为捆绑名额,就是说比方南京某高校包括本一,本二,本三,总的名额是死的,如果本一用的名额多了,势必会影响本二本三的名额,这就造成了,有些学校三本都要交20万,实在是没有名额。
评论:教育是不断改革的,社会的进步要求着每一个人都要进步。我们在讨论点招的利弊时候是否考虑到中国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应试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改变游戏规则。促进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最终结果将会是教育回归到学校来。将是实现学校自主招生的全面化。因为只有让懂教育的人才可以真正的教好学生,才可以教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我们是普通的人,在教育改革还没有到达那一步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用去听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因为我们是领跑者!!相信一次,改变一生!!或许有人会说,你们做的是破坏教育公平的事情,还在这里侃侃而谈,真是不知道羞耻。我要说,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分数来决定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也不能决定他们以后的发展,就像你们说的钱不能决定一切一样,分数也不能决定一切。否则我们的教育就是封建社会的遗毒,就是学而优则士的年代。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迎接明天!相信一次,改变一生!!
2,专转本点招
1,专转本点招与高考点招不同全部都是二级独立院校,另外专转本点招考生是考前先确定志愿后划控制线。专转本名额几本都在1-3%之间。
2,专转本点招,费用较低,学校多为3万左右,总额很少会超过10万,家长都可以承受。
3,部分院校在没有录满的情况下可线下10分内点招
4,与高考点招不同,专转本点招专业限制较大,学生只能填报专科所选专业的相关专业,而且专转本点招没有高考点招的等级限制。
3,专转本点招改革消息
2011年12月19日,省教育厅举行新闻通气会,厅高校学生处负责人通报了我省“专转本”在选拔对象、计划安排、接受院校、选拔考试、录取、转入与培养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方案。
——选拔对象。2012年、2013年,从省内普通高校的高职(专科)二、三年级的在籍学生中选拔;2014年起,只从省内普通高校的高职(专科)三年级应届毕业生中选拔。
——计划安排。2012年、2013年,根据“专转本”生源情况和接收院校的办学条件,分别安排普通高校高职(专科)二年级、三年级选拔计划;2014年起,只安排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专转本”选拔计划。
——接收院校。2012年,仍为普通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民办二级学院),2013年起,适当安排部分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接收“专转本”学生。
——选拔考试。2012年、2013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的选拔办法,二年级、三年级统考科目相同,分开出卷;2014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和学校加试的办法。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报名、志愿填报,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及分值与以往相同。
——录取。2012年、2013年考试结束后,由省教育厅统一划出二年级、三年级录取资格线,接收院校根据公布的计划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2014年,录取分数线划定后,各录取高校可以根据考试院划定的学校分数线录取,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达到资格线范围内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知识水平测试,择优录取,测试要求应在公布的招生章程中明确。
——转入与培养。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专转本”的报名、考试、录取工作均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统一监督。省教育厅对录取结果进行审核和注册,并办理相关学籍变更手续。“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学习。普通高校“专转本”学生学费与接收院校普通本科相同专业学生同一标准。
相关点评
那么,社会上对于“点招”现象,又是如何看待?
说起“点招”,有人与记者交流时,是这样评价的:“将‘点招’明码标价就等于把‘点招’合法化,把‘交钱上大学’合法化。一小部分考生因为花钱‘点招’成功,而另外一些本来有希望录取的考生,却被‘拒之门外’。这样下去,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一位在高校多年负责招生工作的领导却认为:“明码标价‘点招’,是特殊背景下的权宜之计。高校自身也知道靠‘点招费’做不强学校,随着社会公平机制的建立,高校招生机制的完善,明码标价的‘点招’最终将会消失。”
更多人普遍认为,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为国家持续发展、更快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的地方,它应该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来培养。所以,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应该是公平的,而不应该拜倒在金钱和权力之下。一旦“点招”明码标价,给学生传递的“价值观”信号也不好。
由此看来,江苏“点招”,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江苏目前在“点招”上已经出现一系列不正常现象。“点招”是否合理?对于考生是否公平?尤其对于如此漫天要价的“点招”,教育主管部门到底能否有所作为?我们将拭目以待。
点招的点招原则
过了各省一本线的操作一本的点招,过了各省二本线的操作二本的点招,过了各省三本线的操作三本的点招,过了各省专科线的操作专科的点招,必须严格按照各省统一划定的分数批次线来操作,江苏地区的考生点招江苏省的大学,湖北省的考生点招湖北省的大学,成功率都是比较高的,因为不存在跨省投档的问题,如果外省的学生点招江苏地区的大学,涉及到一个跨省投档的问题,能够跨省投档就可以点招,不能够跨省投档是点招不了的,比如浙江省考生点招南京大学,浙江省考试院如果把学生的电子档案投到江苏来,我们也可以实现成功的网上录取,如果浙江省考试院不能够把学生的电子档案投到江苏来,那么我们江苏地区的大学是不可能录取浙江省的考生的,必须要先实现投档成功,然后才是网上录取也就是点招的成功。
点招在全国的形势。2009年3月31日《南京日报》以“聚焦高校点招潜规则,明码标价减轻学校压力”为题,公开报道了全国各地各个学校的点招。这则新闻被许多大网站转载。江苏目前是全国点招公开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厅08年就明确规定允许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