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是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是:
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一、出处
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释义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四、重点
1、示:训示、指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2、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3、遗:保留,存留。
4、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5、少壮:青少年时代。
6、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7、始:才。
8、纸:书本。
9、终:到底,毕竟。
10、觉:觉得。
11、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12、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此时陆聿二十一岁,正值“少壮”。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什么意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指爱的人与我相隔高山大海,是我总不能越过的山海,但为了这份爱,我也可以乘船横渡;山道再险,我也可以寻路穿行,山山海海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什么意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意思谁都清楚,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是抽象的理论,要去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变成自己的实际才干。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明朝万历、崇桢年间有个徐弘祖,号霞客,自幼“特好奇书”,博览图经地志,向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他从二十二岁开始出游,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游闽粤,西北直攀太华山巅,西南远达腾越州境,历时三十多年,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富有地理学价值、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凡六十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他把毕生精力献给地理考察,克服种种艰难困顿,坚苦卓绝,奋勇直前,其精神至为感人。他深入实践,尊重科学,勇于纠正前人记载的失误,例如经实地踏勘论证金沙江乃长江正源,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的“岷山寻江”之说,则同样值得称道。
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对于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来说,同样是适用的。当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又有它的特殊性。例如:认识对象主要是以书本知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他人的认识成果,对他们来说是间接的经验;认识活动是在学校教师组织和引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等等。正因如此。教师就应当充分地发挥应起的主导作用,注意把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精心地设计和组织成为把他人的认识成果真正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组织必要的实践活动使之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做到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在教学中和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游览、远足、调查研究,使学生接触大自然和接触社会,对于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总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有益的。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制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提出最后以旅行结束学业,主张教学教育过程中“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要从“文字教学的绝路中引导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的广阔道路上来”;现在看来,仍不无可取之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从而发现和获得更新的知识。
徐霞客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求科学真理;这对于我们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和改革教学方法,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
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根本特性之一。
——契诃夫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