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什么东西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的日期。端午节又叫做端阳节。端午节,从习俗上,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据说屈原投江后,因屈原深受当地人员的拥戴,而且屈原为人民的生活着想、办实事,维护国家的利益,只因当朝者听信谗言,听不进忠言,长此以来,无可奈何,气愤,实在没有办法了,以死明志。当地人民在屈原投江后,纷纷乘船去搜寻,但是无奈找不到,就有了赛龙舟的传统了。置于包粽子,将粽子投入江里,是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不吃屈原的尸体,传说是这样的。在端午节那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其他的民俗,有很多好吃的,喝五佳酒、涂雄黄酒、吃黄鳝、吃茶叶蛋、吃煎堆、吃打糕等等。端午节那天是全国法定节日,一般都会放假的。不管是对于出门在外的打工者,还是出差的人,还是在家的,离家近的人,过端午节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原则就是热闹、开心、舒心。看看过端午节常见的有哪些方式?我们如何过端午节呢?
包粽子、吃粽子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国的重要民俗。尽管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了,而且粽子平时也可以吃。但是在端午节这天吃,意义就不一样了。对于有条件的话,可以跟家人一起,去买制作粽子的材料,如糯米、馅料、食盐、粽叶等,根据自己的口味去做粽子。跟家人一起做粽子,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那天,一家人在家里,做粽子。之前,爸妈去采粽叶,准备糯米,还有豆子、肉等制作馅料的,还有绳子,然后学妈妈、奶奶包粽子,那个场面很让人回忆。
看赛龙舟
赛龙舟,现在的赛龙舟的比赛,尽管商业化比较重,但是可以去看下,感受一下气氛。最好是在现场看看比较,电视上没有多少感觉的。约上好友一起看看,看了龙舟比赛之后,然后一起去吃吃粽子,逛逛街等。
发节日祝福
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在头天晚上或者端午节当天的早上,用给你的好朋友、老师、同事,用微信、短信、QQ、电话等方式给他们节日祝福,问候一下。这样,还特能增加你们彼此之间的友谊。
去节日气氛浓重的地方过端午
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前做好计划,短期的旅游计划,跟你的好朋友、亲人、好同事去那些节日气氛浓重的地方过一个热闹、有意义的端午节。可以通过在网上了解下,可以自驾游去,建议去一些少数民族,那里的民风更加淳朴,过节更有节日的气氛。
与好朋友、同学们聚聚会
端午节那天,应该都有放假。可以去联系一下玩的好的朋友、同事、同学们找个合适的地方聚聚会,热闹一下,感受节日的气氛,分享各自的苦与乐等。尤其与同学相聚在一块儿,有说不完的话。
可以带家人去公园、游乐场散散心,爬爬山
离家近的朋友,可以在端午节那天陪陪家人,陪陪爸妈,陪陪孩子,吃完饭后,组织一下,去公园、游乐园去散散心,好好地玩一下。
端午节主要吃什么食物
1、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屈原,一位爱国诗人,5月5日,他跳入河中。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在河中吃掉屈原的身体,人们把大米和鸡蛋放进竹桶里。有些人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从那时起,为了纪念他,每年5月5日人们都会到河边扔粽子,划龙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2、吃蛋
端午节吃鸡蛋的来历同粽子一样,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早晨孩子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孩子嘴边。民间相传吃蛋生心。因为蛋形如心,民间普遍认为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端午节吃蛋一方面是为了图吉利,祈祷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则是改善生活。用艾叶煮鸡蛋,不但会有艾叶的特殊香味,还能祛除晦气和疾病。
3、吃油糕
端午节吃油糕,是陕西省蓝田县的一项传统习俗,是和挂艾草、包粽子同等重要的讲究。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4、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5、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端午节本身是为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所以吃麻糖(麻花)来粘嘴,也是为了祝愿我们的生活甜蜜美好。
6、吃“五红”、“五黄”
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7、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料、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
8、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9、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10、吃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11、吃桃、茄子及菜豆
四川俗传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猜疑保健、长寿。俗话说: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同样吃茄子及长豆、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象征的意义则或者南人有别。吃子就算是取其长之意,吃李子则代表子孙繁殖,有人而且认为猜疑抗御中暑。
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好几种传统美食,都是寄托了人们良好的祝愿,吃一些时令的传统美食,顺应节气身体好,也有着顺利安康的寓意。
1、粽子
虽然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都大同小异,但吃粽子似乎却是亘古不变的传统,馅料和糯米的完美融合,软糯香甜又不会腻口,细腻香滑又有一丝嚼劲,隔着粽叶都能清晰的闻到淡淡的粽叶香气,吃粽子现在不仅是一种习俗更被当作这个节日的一种仪式,寓意生活圆满安康,身体平安健康。
2、大蒜蛋
吃大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节的习俗,将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熟,在端午这天的早晨供一家人食用,而有些地方为了增加节日气息,还会把艾叶放在鸡蛋上,煮出的鸡蛋上有艾叶的图案,寓意身体健康、端午安康。
3、打糕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软软糯糯的打糕也是这个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将艾草和糯米放在一个大木槽中,用长木锤不停的敲打,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就是打糕,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也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4、五黄
“端午至,五毒出”,在过去端午是毒日、恶日,也是“五毒”出没的季节,因此民间有用“五黄”来克“五毒”的说法,这种民间风俗大都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这天午时人们要吃“黄瓜、黄鱼、黄鳝、咸蛋黄和雄黄酒”,以此来实现驱毒避邪的夙愿。
5、鲜花饼(五毒饼)
云南鲜花是云南特有的传统美食,因独特的风味曾被作为皇室的宫廷御点,采用新鲜的玫瑰经过传统工艺的加工,制作出花香浓郁的鲜花饼,香酥的外皮甜而不腻,吃完之后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这道传统的美食,在端午节当天,人们还喜欢将鲜花饼上印“蛇、蝎子、蟾蜍、壁虎、蜈蚣”这五种图案,这种饼称为“五毒饼”,寓意驱邪避疫,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