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道场是梵净山还是雪窦山
雪窦山被信众广泛尊崇为弥勒菩萨道场。
弥勒佛道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的雪窦山。雪窦寺作为“大慈弥勒应迹道场”,不仅是传说中布袋和尚弘法之地,更有历代祖师弥勒示现的记载。
智觉延寿禅师弘法雪窦,时人叹为慈氏下生,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宗盛赞为“慈氏下生,慈氏再来,现同慈氏本说”。清光绪年间,慈运法师领众熏修,禅风远播,因其德化,被“八指头陀”称为“明州布袋和尚再来、弥勒菩萨化身”。
历史发展
1932年,太虚大师就任雪窦寺方丈,弘扬“慈宗”,并将雪窦山奉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奉雪窦寺为弥勒道场。1933年出版的《佛学辞典》载,“今有人提议于四大名山之外,加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
1987年11月,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视察雪窦寺修复工作,建议增建弥勒宝殿,凸显五大名山、弥勒道场的特色。1991年10月,弥勒宝殿圆满落成。
1994年9月,举行弥勒宝殿大慈弥勒佛开光大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亲临主法,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台湾华雨精舍导师印顺法师等发贺信、贺电。
1995年,怡藏法师住持雪窦寺以来,秉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思想,致力于“建设弥勒道场”。历经3年建设,融合弥勒修行法门的“大慈佛国”初具规模。
弥勒佛道场究竟是哪
弥勒佛道场是雪窦寺。
弥勒佛道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的雪窦山,雪窦寺作为“大慈弥勒应迹道场”,不仅是传说中布袋和尚弘法之地,更有历代祖师弥勒示现的记载。弥勒佛道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
按照“智、悲、行、愿“四大菩萨道场如下: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大愿,从地,铁九华,象征“愿力”,坐骑谛听;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大悲,从水,银普陀,象征“慈悲”,坐骑金毛犼赛太岁即朝天吼;
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大智,从风,金五台,象征“智慧”,坐骑青面狮口首仙即青狮;
普贤菩萨道场峨嵋山,大行,从火,铜峨眉,象征“德行”,坐骑黄牙老象即灵牙仙。
扩展资料:
宁波奉化有雪窦寺,民国时期的蒋介石称雪窦山为“四明第一山”,历代文人形容雪窦山“秀甲四明”。雪窦寺为佛教禅宗名刹。宋宁宗时评定寺院等级,雪窦寺位居“五山十刹”之一,明时又获“天下禅宗十大名刹”之一称号。
雪窦寺与弥勒有缘。弥勒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长汀村人,出家、圆寂于奉化市区岳林禅寺,常去雪窦寺做佛事,因此岳林寺、雪窦寺均为“弥勒应迹圣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窦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勒佛道场
弥勒佛道场是贵州梵净山还是浙江奉化雪窦山
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神宗皇帝国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神宗皇帝诏令 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碑文写到梵净山是“古佛道场”。又说布袋和尚在奉化长汀村应世,世传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雪窦寺是布袋和尚的弘法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