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元宫供奉的是什么神仙
尊奉的是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大帝、三元帝君、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各自在什么地方
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住的地方叫兜率宫。
兜率是天名,在夜摩天与夜变化天之间,分天处和内处两部分,其中内院为弥勒菩萨的净土,外院为天众的欲乐的地方。既然是道教尊神,肯定受到道家的崇奉,与此同时也得到民间的供奉,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日则是太上老君的生辰,许多道家学者都来到河南鹿邑县东关的"太上老君台"来朝拜.
元始天尊: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
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众神仙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通天教主住在"鳌岛碧游宫",又名上清灵宝天尊。
截教教主。传说盘古开天死后,元神一分为三被鸿钧道人发现并点化收为弟子,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三,大哥太上老君,二哥原始天尊。三清各执掌人、阐、截三教。,乃仙之极致,称混元大罗金仙,是为圣人。在分宝崖上取得青萍剑,诛仙四剑及诛仙阵图。(为盘古正宗)
扩展资料:
三清是道教对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称。
这三位最高天神指:“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来历:
1.教初创时,是以老子为其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君,尊奉为最高神灵。
例如于吉等人所编的《太平经》和张陵等人所造作的道书,皆托名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谦之所撰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和《录图真经》以及他的“天师”称号,皆托名老君所赐。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内的早期道教的一个共同特点。乃至以后的全真道道统渊源,仍称太上老君传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传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
2.及至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等道派出现后,对道教最高尊神的观念便发生了变化。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与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
在这两派的经书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摆在一个次要的地位,有些经书甚至把它作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的弟子看待。这种分歧,在《魏书·释老志》和《隋书·经籍志》对道教的介绍中,便可明显地看出来。《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说:“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7]②这显然是反映了天师道以老子为最高尊神的思想。
3.以元始天尊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传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
《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则称:“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这明显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太上老君
百度百科——元始天尊
百度百科——通天教主
去三元宫最佳拜神时间
三元宫拜神有什么讲究1
讲究时间,进门方位,穿着和祭拜手势
拜神的渊源
过去老祖宗们斩荆披蕀,跋山涉水,开拓土地,安置社稷,在饱经风吹雨打,雷轰电击之余,内心里面油然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便相信天地日月的山川万物者各有各的神祇。后来有了宗教思想,这种神道观念也变的更具体、更实际。中国人的胸襟其实是很宽阔的。总认为,神既然为保护人类而来,当然是越多越好,于是就来者不拒,佛教有佛教的神佛,道教有道教的神,儒家虽然没有发展出宗教的形式、宗教的组织,但孔夫子却说过一句「聪明正直谓之神」的话,等于是替「神格」订了一个标准。
敬天尊祖乃我国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的道统,全民遵循,其根源出于天性,而贯彻于风俗习惯中,形成了中华固有文化的基石,祭祀祖宗为人伦要件、治国根本、岁时节令,或婚丧喜庆,皆需祀神,亦必祭祖。
拜神有什么讲究
关于拜神烧香的人
1、女性月事来了不能进殿拜神烧香。
2、未满周岁的小孩也不要进殿拜神烧香。
关于拜神烧香的方法
1、拜神烧香前需要洗手,干净的手才能够拿香。
2、点燃的香火如还没有灭就不要直接吹灭,口有浊气会被视为不敬。
3、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4、在寺庙里拿的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5、香头平对菩萨圣像,注意香头不能朝向地面。
6、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不要抓着一大把燃着到处拜。
7、心中的`期望都可向佛菩萨倾诉,注意不要念出声来。
8、拜神上香的正确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神仙菩萨显现在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神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一般烧三支清香即可,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三元宫拜神有什么讲究2
一、穿戴干净
准备去寺庙上香祭拜之前,一定要准备一套干净整洁的衣物,同时在前一天晚上进行沐浴,洗去自己身上的污秽之物。这样才能表明自己对神明的尊重,不会让神明觉得自己非常的草率,根本没有敬畏之心。
二、进殿须知
一般的寺庙正殿都有两道门:中间是一道大门,两旁是两道小门。因此在进门的时候也是有着一定的讲究的,不是和尚尼姑最好不要走中间那道门,中间那道门被称为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两旁的门才是供香客们进出的,而且进门需要注意,女迈右脚、男迈左脚,同时还要记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因为这是对神明的大不敬,需要直接跨过去。
三、拜佛礼仪
朝拜神明佛像的时候,人的心一定要虔诚,而且手一定要干净,不能满手污秽。而且在殿内说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切勿大声议论或者喧哗,同时也不要对神明佛像指指点点。基本上在大殿内都会有蒲团,这是为了方便祭拜者跪拜的物件,不能从上面跨过去,也会被神明佛像认为是大不敬的行为。
四、烧香数量
在烧香拜佛的时候,香的数量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其中三炷是为自己祈福,六炷是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是功德圆满的高香。因此,在拜神拜佛的时候一定要用对了香的数量才行,可不能随便乱用。
点灯祈福已婚人士点亮姻缘灯,可使夫妻恩爱久久,感情更加深厚稳固。单身和未婚人士点亮姻缘灯,能使爱情更加顺利。
五、烧香步骤
烧香拜佛的时候,信众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取对应数量的香,然后在灯火中将其点燃。两手之食指及中指夹着香脚,两大拇指抵住香脚之尾端。将香平举至眉间,与眉平齐,双目净观佛像庄严,诚信想你心中所求。然后将香放下,右手拿香脚,左手插香,两香间距离为五分。注意上香的时候不要跨过面前的蒲团,不然被视为不敬。
六、磕头须知
烧香的时候磕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不过磕头也是需要一些讲究的,并不是一阵猛磕就可以了。首先需要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头往下磕,来回三次便可。
七、拜佛忌讳
当然对于女性来说,拜佛的讲究还要多一点,那就是在来例假的时候不宜拜佛上香,因为神仙佛祖都将例假来的大姨妈视为污秽之物,这样会污染了神像佛像。同时也不能穿着漏胸露背或者迷你短裙、短裤等,这样会有失礼仪。
拜神的讲究可是有着一定的规矩的,不能你觉得该这样做就要这做,这会触及到神明的。
三元宫拜神有什么讲究3
1、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
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2)地藏菩萨:孝顺、恭敬
地藏菩萨所表示的是孝亲尊师,所以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无论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从孝亲尊师做起。然后把孝亲尊师扩大,能够孝顺、恭敬一切众生,这就是拜菩萨了。(3)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
2、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
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拜菩萨,就是以菩萨为榜样,长养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会。(4)文殊菩萨:智慧、善巧
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绝对不是迷惑颠倒,感情用事。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拜菩萨,就是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为人处世,善巧方便,得当适宜。(5)普贤菩萨:应用、实践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能够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其中,这叫做普贤菩萨。拜菩萨,就是学习知行合一、解行相应。
3、为什么拜罗汉?
罗汉是佛陀的学生,听闻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脱了烦恼和痛苦。我们拜罗汉、数罗汉,就要学罗汉,听闻佛法,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从而离苦得乐,身心清净,生活幸福。
4、为什么拜四大天王?
(1)东方持国天王
持国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乐器),它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什么呢?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这就是中庸之道。
(2)南方增长天王
增长天王手上拿的是宝剑,这个剑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智慧之剑,能断烦恼。烦恼像丝、像乱麻一样,所以快刀斩乱麻,唯有智慧才能够把所有的烦杂事情,统统都解决掉,它表这个意思。
(3)西方广目天王
广目天王右手拿的是一条龙,或者有的时候造像造的是蛇。龙跟蛇代表什么呢?代表变化莫测。这是讲人心、社会、世界,非常非常复杂,常常在变化,您有智慧才能控制得住,才能掌握局势,才能游刃有余,它表这个意思。
(4)北方多闻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他手上拿的是伞盖。伞代表什么呢?伞是遮盖,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环保,遮盖灰尘,既要多看、多听,又要保护自己身心的清净,不被诱惑,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