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土鸡养殖技术视频(土鸡养殖技术)

七月网225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土鸡养殖技术视频,土鸡养殖技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土鸡养殖技术视频(土鸡养殖技术)

土鸡养殖技术

1、选择合适的场地

土鸡养殖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布鸡场,场与场间距不少于200米。利用山区自然屏障的优势,提倡一个山包一个场。

2、场地消毒

新场地,育雏室用100倍的毒菌清,或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进行场地喷雾消毒;老场地,地面清扫冲洗,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用高锰酸钾14克/平方米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闭熏蒸消毒1-2天(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起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天。

3、温度要求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温度,一般育雏舍温度控制在: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4周龄后方可脱温。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温度较为适宜。

4、选择优质的鸡苗

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黄、三黄鸡、广西麻鸡、浙大黄、固始鸡、仙居鸡、福建青鸡等中小型的迟速型鸡,以其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等特点,比较适合野外养殖。

要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一般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眼凸有神、挣扎有力、身体洁净、个体均匀、毛色一致的为优质的苗鸡。

为减少外来鸡带来病菌和做到品种纯正,最好能自留种鸡,自繁雏鸡。①种鸡选择毛色光亮、健壮、生长速度快的纯土鸡。母鸡体重1.6公斤左右,公鸡体重1.6~2.25公斤为宜,公母比为1:10,种鸡公母不宜用兄妹鸡。②农家采用母鸡孵化出雏方法时,为使雏鸡日龄统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匀,按时保质外,先孵的母鸡实行空孵(鸡窝内不放蛋),但空孵时间不宜超过7天。中大规模饲养时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雏。

5、尽早开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及速补;近距离的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开水应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的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应当全天候供水。

6、适时开料

给雏鸡第一次投料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或自己配料:玉米粉(或大米粉)500克拌两个熟蛋黄,免疫多维0.5g,保健液10毫升,与200毫升水混合拌匀,撒在报纸上让小鸡自由采食(此量为100只雏鸡第一天采食量,第二天加1倍)。昼夜喂6~8次。1周龄平均日给料标准12克/只。饲料应撒在尼龙布或团箕上使雏鸡容易吃到,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减少饲料浪费。各阶段土鸡饲料配方请参考本书前面介绍。7、保健和低成本措施

7.1.开食时就将“保健液”拌入饲料中,让有益微生物在第一时间内进入鸡的肠道。使用量为5%。

7.2.第三天注射“一针肥”,每盒(12支24毫升)使用200毫升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稀释,注射鸡600-1000只,采用连续注射器进行胸部注射。

7.3.第2天开始,每两天在饮水中加入一次痢疾速治散(使用量为50公斤水中添加50g,种禽每周加入一次),每三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次“禽康宝”(150公斤饮水中添加100g,或300公斤饲料中添加100g)。种禽每周使用一次“禽康宝”。

7.4.坚持在饲料中添加“保健液”或“粗饲料降解剂”,保健液的添加比例一般为饲料的5%,“粗饲料降解剂”的添加比例为每包拌料400公斤,建议采用半干湿喂法(即饲料与水的比例为1:1),如果是规模化养殖不便进行拌半干湿喂法,可以采用将保健液饮水、将“粗饲料降解剂”与2公斤玉米混匀后拌入饲料中饲喂。如果采用发酵饲料,请参考发酵饲料的具体配制。

7.5.坚持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免疫多维,每2吨饲料中添加500g“金赛维”,或每1.5吨饮水中添加500g“金赛维”。饲料中都添加“生物催肥精”,从第一天开始饲喂就可添加,对家禽的催肥期间可以加大一倍用量。7.6.温度高于25度时每两天,低于25°时每4天采用50~100倍的保健液对养殖栏舍、粪便进行喷雾,尽量少喷到家禽身体上。

7.7.高温季节每10~15天、其它季节20~25天、疾病高发期每3~7天对养殖场栏舍、房屋周围、粪水通道、拌料场地、器具等环境采用毒菌清20克兑水100公斤进行全面消毒。

7.8.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开支,在土鸡20天左右时逐步添加发酵饲料,由于土鸡饲养周期长、耐粗饲料能力强,发酵饲料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具体比例请参考各种发酵饲料的使用比例。

8、适当的饲养密度

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快大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平方米,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直到四周龄脱温后方可放养。如果面积允许,天气晴朗温和,在25日龄时可以开始对土鸡进行放牧。

9、搞好免疫工作

土鸡饲养期较长,其免疫与室内饲养的快大鸡应有所区别,主要需做好:

9.1、选择优质疫苗。由于土鸡饲养期长,疫病威胁性大,故养户选购疫苗时,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农业部门指定或大型孵化场的店家购买为好。

9.2、疫苗应足量使用。土鸡养殖其它方面都可以节省,唯独疫苗不能苛扣,应当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饮水免疫量应加倍(即1000只鸡,用2000羽份疫苗),点滴免疫用1-1.5倍量;后期1.5-2倍量为宜。9.3、合理的免疫程序。4-5日龄H120疫苗,8-10日龄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龄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9.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10、常见疾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的病鸡。另外,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当鸡群外出时,有病的鸡也不会飞离栖架,病重的鸡则会从栖架上摔下来,据此查找病鸡。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地应事先检查,发现死动物立即远弃,以防鸡群中毒。

土鸡养殖的技术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土鸡圈养已普遍采用,虽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增加了出栏量,但其风味却不如传统方法饲养的土鸡。为此,本人在土鸡生态养殖方面进行了近两年的试验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概念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荒地、林地、草原、果园、农闲地、玉米地、高粱等地规模养鸡,喂五谷杂粮,让鸡自由寻食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严格限制化学药品、激素、饲料添加剂等使用,以提高鸡肉的风味和品质为目的,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2主要技术要点2.1选择适合放养的场地及搭建风雨棚鸡的生态养殖应远离城区、避免污染、环境安宁清洁、有清洁水源,选择地势较平坦的荒山、灌木林,以果林为主,在林地内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易防兽害和易防疫病的地方搭建风雨棚。风雨棚可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棚架,顶盖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竹片等做简易围栏,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为了便于管理,可在风雨棚旁建值班室和仓库。2.2选择适合放养的品种选用优质地方良种鸡,如固始鸡、清远鸡、草科鸡等适应性强、适合放养且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2.3育雏期管理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进入野外饲养。3~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进行人工育雏,脱温后转移到山上放养。因此一定要抓好3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2.4严把脱温期管理3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h,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和料槽,让鸡自由采食,每天早上不要喂饱,把鸡放出去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太阳下山时将鸡群收回鸡舍并喂饱。刮风下雨天气停止放养,防止淋湿羽毛而受寒发病,同时还要防止天敌和兽害。2.5疫病控制野外放养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治难度相应大些,因此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免疫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2.6饲养密度及方式针对不同的放养地确定不同的放养方式,每群一般500~1000羽为宜,第3~4周龄开始放养,围栏分区轮牧,每隔一周期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养林,且小草、蚯蚓、昆虫等有一个生养休息期,等下一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食物链。2.7饲料营养及饲喂雏鸡3周龄前可用全价饲料饲喂,3周龄后逐渐改喂五谷杂粮。温室育雏可按常规喂饲,脱温后第1周早晚在棚内喂饲,中午补饲一次,以玉米、小麦、稻谷、豆类、红苕等天然谷物饲料逐渐增至代替全价饲料;第2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饲量早餐由放养初期的足量减少至七成,5周龄以上的大鸡还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饱,5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促进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3前景展望采用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技术可对各地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立体开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顺应人们喜欢土法养鸡的消费需求。这种方式投资少,效益高,技术易于掌握,市场需求旺盛,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实用养殖技术。

公司林下经济示范养殖...

公司林下经济示范养殖...

养殖厂一角

养殖厂一角

养殖厂一角

养殖厂一角

养殖厂一角

首先,要选择正规生产的疫苗,不可随意乱用不合格的产品。

其次,免疫前后24小时不得饮用高猛酸钾水或其他药物,不能用高猛酸钾水或其他消毒剂清洗饮水器,避免药物残留影响免疫效果,不能进行带鸡喷雾消毒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第三,在稀释疫苗时最好用蒸馏水或凉开水,不宜使用自来水,以免影响疫苗的质量,在稀释疫苗时,应加脱脂奶粉,每升水加2克,也可用疫苗保护剂。

第四,饮水免疫前应停止供水一段时间,以使鸡群口渴,而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将含有疫苗的水喝完。停止供水的时间因气温不同而不同。当气温高于26℃,停水2小时;气温低于26℃时,停水4小时。

第五,饮用疫苗时一定要备足饮水器,并用清水刷洗干净,不能残留消毒液或消毒剂。饮水器最好采用塑料制品,严禁使用含铁较多的金属制品。柴鸡散养活动场地大,饮水免疫时,饮水器的数量要比平时多几个,平均每30只鸡用1个饮水器(10斤/桶)。

第六,饮水免疫一定要按疫苗使用,适合于饮水免疫的疫苗应以弱毒疫苗为好。但是新城疫IV系、克隆30等强毒疫苗不能饮水免疫。第七,饮水免疫时,疫苗的剂量要比肌肉注射或滴鼻、点眼的剂量大2倍至3倍,但要根据疫苗种类和饮用次数适当掌握,应该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在当地兽医指导下用药

散养柴鸡虽然能够自由采食,但钙仍需从口粮中足量供给,否则柴鸡就会骨质疏松,姿势反常,产软壳蛋、薄壳蛋或无壳蛋,蛋的破损率增加,产蛋量也会下降。

柴鸡在育成阶段不能喂给高钙口粮,日粮中钙含量应控制在0.8%~0.9%之间。只要发育正常,大部分散养柴鸡在145~155日龄左右开始产蛋,因此,应从这一时期开始给柴鸡大量补钙。鸡对钙的利用率约为55%,产一枚蛋需要2.0~2.3克的钙,所以鸡每产一个蛋,需要食入4克左右的钙。根据这一需要量,从开产至5%产蛋率阶段可将日粮中的钙提高至2%,然后再逐渐提高到3.2%~3.5%的最佳水平。如果环境温度高,鸡的采食量减少,补钙量可适当提高。

补钙时可将石粉、贝壳粉及骨粉作为钙的主要来源。选购时应注意这些原料中颗粒应较大,粉状物越少越好。因为颗粒状钙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在蛋壳形成阶段可均匀地供钙。另外,颗粒状钙在胃中可起到研磨作用,提高饲料消化率。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对雏鸡舍进行彻底的消毒。舍内全部设备要进行检修。进雏前鸡舍温度应升至33℃,相对湿度不低于60%。光照定为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使饮水器处于亮光处,便于雏鸡找到。

2.接雏选择健康活泼,挣扎有力,叫声清脆,收脐良好,羽毛清洁,均匀度好的苗鸡。雏鸡接入鸡舍后,应尽早提供饮水(不低于35℃)及饲料,保证每一只雏鸡都能正常饮水和吃料,对不饮水的雏鸡可进行人工帮助。雏鸡进舍15日内,禁止清扫地面。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1.放养场地建设①围网放养场地确定后,要选择尼龙网围成高1.5米的封闭围栏,鸡可在栏内自由采食。围栏面积根据饲养数量而定,一般每只鸡平均占地8平方米。

②鸡舍的搭建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距离道路500米以上的地方修建,也可在树林中或林地边,坐北朝南修建鸡舍。

鸡舍可采用塑料大棚式,宽6米,长度按鸡的数量而定,大棚顶内层铺无滴膜,上铺一层用以保温隔热的稻草,在稻草上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并用绳固定。塑料大棚纵轴的两侧下沿可卷起或放下,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换气。棚内地面可垫细沙,使室内干燥,每平方米养鸡6只?8只,同时,搭建多层产蛋窝和栖架,产蛋窝大小以容纳2只鸡为宜。

2.饲养管理要点育成期是指(31?240日龄)雏鸡经育雏脱温后到母鸡开产、公鸡上市阶段,是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要注意以下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①放养季节选择尽量安排雏鸡脱温后在白天气温不低于10℃时开始放养。②放养驯导与调教为使柴鸡按时返回棚舍,便于饲喂,脱温的柴鸡在早晚放归时,可定时用敲盆或吹哨来驯导和调教。

最好俩人配合,一人在前面吹哨开道并抛撒饲料,让鸡跟随哄抢;另一人在后面用竹竿驱赶,直到全部进入饲喂场地。为强化效果,开始的前几天,每天中午在放养区内设置补料槽和水槽,加少量的全价饲料和清水,吹哨并引食1次。同时,饲养员应及时赶走提前归舍的鸡。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驯导。如此反复训练几天,鸡群就能建立条件反射。

③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鸡活动的范围内放置一些饮水器具,如每50只鸡准备1瓷盆水。同时避免让鸡喝不干净的水。

④定时定量补饲补饲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改动。

夏秋季可以少补,春冬季可多补一些;30?60日龄日补精料25克左右,日补1次?2次。参考配方为:玉米61%、豆粕15%、花生仁饼6%、麸皮7%、细糠5%、鱼粉3%、骨粉1.7%、植物油1%、食盐0.3%。8周龄后,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和饲喂量,还需要增加油脂,但不可加牛油、羊油等膻味浓的脂肪。脂肪的添加量为3%?5%。日补精料量,3?4月龄补30克?35克,5?6月龄补40克?45克,7?8月龄补50克?55克,日补2次,早晚各1次。

⑤发酵生虫在放牧场内利用经杀菌消毒处理发酵的猪、鸡粪加20%的肥土和3%的糠麸拌匀堆成堆后,覆膜发酵7天左右,将发酵料铺在砖砌地面上,用草盖好,保持潮湿20天左右即可生虫。每天将发酵料翻撒一部分,供鸡食用,可节约饲料30%。

⑥补充光照冬春季节自然光照短,必须实行人工补光。每平方米以5瓦为宜,从傍晚到晚10时,从早晨6时到天亮。不能猛然长时间补光,每日光照增半小时,逐渐过渡到晚上10时。若自然光照超过每日11小时,可不补光。晚上熄灯后,还应有一些光线不强的灯通宵照明,使鸡可以行走和饮水。在夏季昆虫较多时,可在栖息的地方挂些紫光灯或白炽灯。

⑦防兽害和药害要采取措施防止黄鼠狼、老鹰等天敌捕鸡。若在果园内放养柴鸡,喷洒农药时一定要使用生物农药。

⑧定期防疫与驱虫按鸡疫病防疫程序,30日龄鸡新城疫i系冻干苗滴鼻或点眼1.5头份,鸡痘皮下刺种双针;40日龄禽流感

油苗茎背部皮下注射0.4毫升;5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60日龄新城疫i系冻干苗肌注1头份;9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110日龄鸡痘冻干苗皮下刺双针,新城疫油苗肌注0.6毫升,新城疫iv系饮水4头份;120日龄禽流感

油苗肌注0.6毫升。定期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⑨精心管理育成期管理要做到“五勤”。

一是放鸡时勤观察。健康鸡总是争先恐后向外飞跑,病弱鸡行动迟缓或不愿离舍。二是清扫时勤观察。清扫鸡舍和清粪时,观察粪便是否正常。三是补料时勤观察。补料时勤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健康鸡往往显得迫不及待,病弱鸡不吃食或反应迟钝。四是呼吸时勤观察。晚上关灯后倾听鸡的呼吸是否正常,若带有“咯咯”声,则说明呼吸道有疾病。五是采食时勤观察。从放养到开产前,采食量逐渐增加为正常。若发现病鸡,应及时治疗和隔离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母鸡体重达1.3公斤?1.5公斤时开产,商品蛋鸡群公母比例为1:25。饲养管理是白天让鸡在放养区内自由采食,早晨和傍晚各补饲1次,日补饲量以50克?55克为宜,在整个产蛋期(241?600日龄)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产蛋期营养浓度饲料应以精料为主,适当补饲青绿多汁饲料,其精料营养浓度,粗蛋白含量在15%?16%、钙为3.5%、磷为0.33%、食盐0.37%。要加强鸡过渡期的管理,由育成期转为产蛋期喂料要有一个过渡期,当产蛋率在5%时,开始喂蛋鸡料,一般过渡期为6天,在精料中每2天换1/3,最后完全变为蛋鸡料。

2.增加光照时间一般实行早晚两次补光,早晨固定在6时开始补到天亮,傍晚6点半开始补到10时,全天光照为16小时以上,产蛋2个?3个月后,将每日光照时间调整为17小时,早晨补光从5时开始,傍晚不变,补光的同时补料,补光一经固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

3.产蛋初期饲养一看蛋重。

产蛋2个月后,蛋重基本达到正常标准,平均24个鸡蛋重1公斤,营养不足会影响蛋的重量。二看蛋形。柴鸡蛋蛋形圆满。若蛋大端偏小,是欠早食,应补充足够的精料。三看产蛋率上升趋势。最迟3个月后产蛋率达到60%左右;如果产蛋率波动较大,要从饲养管理上找原因。四看鸡体重。产蛋一段时间后,如鸡体重不变,说明管理恰当;鸡过肥或过瘦,都应调整饲喂量。五看食欲。喂鸡时,鸡很快围聚争食,可以适当多喂些;若来得慢,不聚扰争食,应少喂些。

4.预防母鸡就巢性幽暗环境和窝内积蛋不取,可诱发母鸡就巢性,所以应增加拣蛋次数,做到当日蛋不留在产蛋窝内过夜。一旦发现就巢鸡应及时改变环境,将其放在凉爽明亮的地方,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鸡会很快离巢。

5.严格防疫消毒在放养环境中生长的柴鸡,容易受外界疾病的影响,所以防疫、消毒工作必须到位。一要在兽医人员指导下严格按照鸡疫病防疫程序进行防制。二要搞好卫生消毒。放养场进出口设消毒带或消毒池,并谢绝参观。三要做到“全进全出”。每批鸡放养完后,应对鸡棚彻底清扫、消毒,对所用器具、盆槽等熏蒸1次再进下一批鸡。

6.注意天气恶劣天气或天气不好时,应及时将鸡群赶回棚内进行舍饲,不要上山放养,避免死伤造成损失。

蒲江县白云乡自然环境良好,发展土鸡养殖得天独厚。戴着眼镜、稍显腼腆的年轻大学生邓鸿,成为了该乡土鸡养殖的带头人。

随着气温回升,市场开始进入商品鸡销售淡季,但近日记者发现邓鸿养的商品鸡却很畅销,而且价格比笼养鸡明显要高,是什么原因呢?4月7日,记者前往该乡龙门村一探究竟。

调查发现

5斤重的土鸡最走俏

村里树木葱郁的80多亩山林就是邓鸿的生态养殖场。放养在这里的三黄鸡、土杂鸡等,除了按时“开饭”、晚归睡觉,其它时间都在林地里游荡、嬉闹,寻找虫子、青草吃。这种方式饲养的鸡氨基酸含量较笼养肉鸡更高,肉更紧凑。同时,鸡野外采食也减少了饲料成本,成本比笼养的还低。

邓鸿2007年12月底才开始养鸡,最早的6000只鸡先后遭受雨雪冻害和汶川地震,损失巨大,但邓鸿并没有放弃。通过调查,他发现市场上2.5公斤一只的土鸡最受欢迎,因为这个体重的鸡肉嫩好吃,并且比较适合一个三口之家的消费。通过观察,邓鸿发现从鸡苗长到这个重量刚好需要100天,同时这100天也是鸡长得最快的时候,饲养回报很高,为此他还专门设定了一个时间标准,方便养殖户参照执行。

邓鸿养的鸡质量好,大小合适,当然就好卖。据了解,现在市场上笼养的三黄鸡卖13元/公斤,而邓鸿他们合作社养的鸡在养殖场就要卖17元/公斤,农贸市场直接卖到19元/公斤,这样的鸡他们一只就要比别个多卖10元左右。这里土母鸡产的蛋,在当地农贸市场平均要卖1元一个,比笼养鸡蛋一个高出0.4元,卖到成都市场的,批发价为17元一公斤。

扩大规模

带动农户一起闯市场

邓鸿养的鸡品质好,蒲江县城和成都市的客商陆续找上门来,有的一次就要2000只鸡,还有县城到白云乡一线的不少农家乐、餐馆,也看上这里的优质土鸡,纷纷要求送货。

一个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限,何不成立合作社,带动大家尽量利用各自的林地、果园进行更大规模的发展呢?去年12月,邓鸿在当地组建了仙鹤林禽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围农户一起发展土鸡生态养殖。随着规模的扩大,他逐步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抓产品销售和培育鸡苗上来。

由于鸡苗培育环节涉及防疫等,对技术要求较高,所以风险必须要自己承担,比如对产蛋鸡,一般是由邓鸿做好防疫,培育到90天,在临产前才发放到农户手中;鸡种优良、鸡价略低于市场价;对贫困、残疾户免费发放鸡种,享受政府补贴的人员,还可用补贴低价买鸡种不再另加钱……合作社一系列的优惠举措激发起大家的养殖热情,合作社的养殖户迅速发展到42户,今年春节短短一个月合作社就生产销售1.7万枚蛋,商品鸡也已形成规模养殖,计划今年出栏3万只。

“农户养鸡,销售自愿,可自己去市场销售,也可让合作社按市场价或略高于市场价收购,利润一只至少有3.5元,平均一只的利润在5.5元左右。合作社主要通过加强对外销售来赢利,一只大概有2元的利润。”邓鸿预计,今年单出栏商品鸡,就可为养殖户增加16万多元的纯收入,而合作社也将有5万元的收益,这笔资金可以用来发展品牌。

利用果园、河滩、山坡荒地放养优质土鸡,设施简单,投入较低确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以每批放养2000只土鸡,向大家简要介绍土鸡放养的基本方式。

放养2000只土鸡,需要5亩左右场地

搭建1-2个简易草棚(总面积约60平方米)

棚内做简易栖架供鸡栖息

食槽可就地取材解决

或者用废编织袋也行

买上几个饮水桶即可

一般放养4个月便可销售

散养的优质土鸡很受市场欢迎,价格一般都是稳居当地价格的最高端。按我们现在的养殖方法,采用简易养殖蝇蛆等虫子配合杂粮、青草饲喂,不仅成本低廉,给鸡的营养也比较全面。仅按每斤10元销售,每只鸡便可获纯利达10元以上。一批养殖2000只,则可获利2万元以上,年养3-4批,利润可达6-10万元。

土鸡养殖技术 土鸡如何养殖

1、土鸡养殖方法比较简单,对场地好鸡舍的要求低,场地只要无污染,鸡舍可遮风挡雨就行。饲养管理期间要注意定期更换饲料,要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配制不同的饲料,保证每只鸡的采食量以及饮水量,饮水足才可正常下蛋。另外,还要减少应激反应以及卫生方面的管理。

2、从土鸡的源头开始控制,土鸡的选种最好选择有差异化的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鸡苗疫苗齐全的品种,以减少死亡率和淘汰率。只有让土鸡的成活率提高了,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3、在养殖过程中,往土鸡群里放几只大公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鸡群的活跃度,大公鸡与土鸡群的比例约为1比15左右即可。

4、关于土鸡的日常食物配料,时常往土鸡的食物中添加一些富含高蛋白的昆虫、粉虫、大麦虫等以改善鸡的饮食,这些其实都是很便宜的,有的比饲料还便宜,或者选用玉米、大豆、麦糠等粗粮自配料。

5、如果圈起来养殖的话,可以在地上放点沙子,因为鸡没有牙齿,它们吃沙子能能帮助消化。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