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弊会有什么处罚
法律分析:1.当事考生
如果仅采用替考方式,既没有从非法途径获得考试内容,也没有使用违规器材,而是靠所谓“枪手”的个人努力,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很难受到刑事处罚。
但这并不是说,作弊没有任何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然后,有可能面临几年内暂停考试的处理。即使其能够进入大学,也并不意味着风险结束。从网上公布的一些高等教育本科生入学资格被质疑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大学学籍者,将面临被取消学籍的处罚。
2.考生家长考
生家长如果采取行贿的方式,如向某考场老师塞红包,买通监考老师或者教育部门公务员,将面临刑事风险,以行贿罪来处罚。
3.替考人员
替考人员一般都是在校大学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武警总部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规定,对违规者,如是在校学生,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
不仅如此,如果其向老师塞红包,并达到一定数额,将面临刑事风险。或者其得到了来自场外的答案,则可能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要参加高考,前提是必须有身份证、准考证、学籍档案等材料;而这些材料由有关国家机关核发,且需替考人员配合提供相关信息,替考人员能够参加高考所凭借的上述材料自然是伪造或变造。
4.替考联络组织
一般情况下,组织学生高考人员可能会伪造考生身份证,往往涉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如果组织过程中,有非法提供他人间谍专用器材用于高考舞弊,则涉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
5.考场放水的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将可能面临开除公职处分,甚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果能够主动交代配合,也将面临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而由于没有尽到职责造成完成替考的监考老师则可能面临给予记过处分。
考生家长贿赂的教育部门公务员
刑法第41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其中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另案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相关负有职责的领导人员没有参与,仍将面临行政处分,如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教体局副局长、纪委书记,根据情节不同,将可能面临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等处分。高招办主任、学校校长根据情节不同可能受到撤职、留党察看等处分。
法律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一)组织团伙作弊的;
(二)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三)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
(四)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有前款严重作弊行为的,也可以给予延迟毕业时间1至3年的处理,延迟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普通高考作弊会有什么处罚
高考是我国每年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的考生是不能作弊的,如果作弊不仅成绩会被取消,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那么高考发现作弊会判多少年?下面由我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一、高考发现作弊判几年高考作弊会被判刑多少年,要依据触犯的罪名和犯罪的情节而定,如果构成组织作弊罪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处3-7有期徒刑。二陵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sport.ajllxjy.cn/article/906123.html]
[sport.ajllxjy.cn/article/431925.html]
高考作弊怎么处罚
高考作弊怎么处罚如下:
高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作为学生应该对它严肃认真,不去作弊。然而,如果有些人仍然选择作弊,那么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处罚呢?
一般来说,高考作弊会被视为一种违反考试规则的行为,其一般行为和后果如下:
1.作弊行为
高考作弊可以表现为有意利用作弊器材:例如带入手机、耳机、通讯工具、计算器等物品;通过其他人等方式获取答案或参考资料;通过标记或刻字等方式在试题、答题卡上传递信息;故意误导监考人员,企图逃避监管等。
2.处罚措施
针对上述作弊行为,高考的处罚措施旨在向所有考生表达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同时也向作弊者传递一种深刻的警示。
首先,作弊者的成绩将被取消,根据违纪情况,将视情况取消这一次高考的成绩或取消以后一次高考的成绩。其次,作弊者所在学校可能会因此收到惩罚,包括警告、扣分、扣减本年度高考招生计划等。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一般还有三个方面的具体处罚措施:
1.记录个人违纪档案
对于作弊行为,高中学校都会进行记录。一旦被录入违纪档案,日后参加公务员招聘、司法考试等考试时,都可能受到限制或禁止。
2.书面检讨
作弊者有义务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向学校和社会做出解释。一般情况下,高中学校会要求作弊者签署书面检讨,认罪悔过,并承诺以后不再犯错。
3.行政处分
对于严重的作弊行为,学校还可能视情节轻重采用行政处分。一些较严重的作弊行为,高中学校可能会派出监察员进行调查,并进行行政处理,如公开通报惩戒等。
总之,高考作弊是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不良行为。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公正的心态,认真对待考试,遵守考场规则,使高中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