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雾都 伦敦,雾都——伦敦的来历

七月网4100

为什么称伦敦为雾都

因为在20世纪初,因伦敦气候原因与伦敦大部份人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使伦敦成为雾城而得名。

雾都 伦敦,雾都——伦敦的来历

伦敦雾城来源:

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英语称为LondonFog(伦敦雾)。因此,英语有时会把伦敦称作“大烟”(Thesmoke),伦敦并由此得名“雾城”。

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于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伦敦上空的可见度已比过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数也大大增加。绝迹多年的小鸟又重新在伦敦上空翱翔了。时至今日,伦敦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观。

扩展资料

雾都影响:

伦敦处于死风状态,空气中积聚着大量的烟尘,经久不散,风太弱又无法带走林立的工厂烟囱与家庭排出的各种有害的烟尘。于是,大量的煤烟从空中纷纷飘落,美丽的泰晤士河谷被烟雾笼罩。一位在船上干活的小徒工,烟雾的入侵使他泪如泉涌;烟雾穿门入室,钻进了格林威治区的居民家中,使人们痛苦难忍。

雾云在城市上空悬浮了5天,逐步变得更脏和更有毒。伦敦市中心空气中的烟雾量几乎增加了10倍。烟雾使数千受害者患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最后,到12月10日烟雾散去时,估计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年长者。

烟雾的主要起因是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的污染。像洛杉矶、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内,烟雾一直悬浮在空中。使用无铅汽油和安装机车排气催化转化器,有助于减少受这种污染而损害健康的危险。但是,这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都劫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典型地区)

雾都伦敦的由来

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英语称为LondonFog(伦敦雾)。

因此,英语有时会把伦敦称作“大烟”(Thesmoke),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于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

并且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非常小,夏季很凉爽,冬季温暖,空气湿润,多雨雾,秋冬尤甚。

扩展资料:

中国雾都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较热冬暖夏热,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

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重庆雾多,是由于重庆地理环境形成的。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

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而重庆璧山区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天,堪称“世界之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伦敦

雾都——伦敦的来历

伦敦,人们就会把“雾都”的称号与它相连。的确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伦敦称为雾都是世人共知的。伦敦烟雾缭绕,迷茫一片。尽管街头路灯明亮,但能见度仍然很差,看不清10米以外的东西。在人们的眼前总感到模模糊糊。可如今,伦敦上空已基本难见其滚滚浓烟和弥漫黄雾。绝迹多年的上百种小鸟重返伦敦飞翔,许多鱼儿又回到了泰晤士河。空气中的尘埃大为减少,使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应归功于近30多年来对污染的治理。伦敦将燃煤的工厂尽量关闭或迁出市区,城市居民杜绝烧煤,汽车全部使用无铅汽油。使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减少了75%以上,从而在根本上“赶走了”污染源。英政府制定的《环境法》,确保了环境政策和具体措施的贯彻。在伦敦,公共场所乱扔废物被认为是一种犯罪行为,处以高额罚款。在公共场所严禁吸烟,违者最高罚款1000英镑。近年来,伦敦更积极增设公园和绿地,实现城区内不露泥土,市郊建立10多座卫星城,城区拥挤现象大为减轻。现在的伦敦,市区公园星罗棋布,林木葱郁,绿草如茵。基本告别了“雾都”形象,成为一座洁净的城市。然而,去年冬天伦敦又出现一次弥漫烟雾,这就说明对污染源的整治一刻也不能放松,应常抓不懈。

早在中世纪,伦敦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当时的英国国会还颁布过国会开会期间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由煤支撑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更是急剧增加。在无风的季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形成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的"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