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企业中的统计员
C.个体工商户
D.公民
2、已知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0.29
B.-0.86
C.1.04
D.0.91
3、若物价上涨20%,则现在的l元相当于原来的()
A.0.8元
B.1.2元
C.0.83元
D.无法比较
4、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原则,关键在于要求执法者()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
C.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D.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5、关于估计标准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
B.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C.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大
D.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
6、下列选项中不可能成为统计行政诉讼中的被告的是()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统计管理相对人
7、产品产量与单件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0,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产量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9,因此()
A.产量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
B.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
C.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
D.反映不出哪对变量的相关程度
8、下列选项中不作为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原则的是()
A.必要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9、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C.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优点的是()
A.可以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节约调查经费,减少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B.由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
C.统计工作与业务主管工作紧密结合,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映及时,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统计调查可以及时进行
D.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1、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2、大型企业每月月末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供财务报表数据。这属于()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13、统计法和其他部门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调整方法
B.立法目的
C.法律责任
D.调整对象
14、相关关系中,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从而变量X对变量Y的相关,同变量Y对变量X的相关()
A.是同一问题
B.不一定相同
C.有联系但是不是一个问题
D.完全不同
15、()属于统计行政处罚的范畴
A.责令停产停业
B.记大过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令改正
16、频数分布表中落在某一特定类别的数据个数称为()
A.组数
B.频数
C.众数
D.中位数
17、设一个总体含有3个可能元素,取值分别为1,2,3。从该总体中采取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量为2的所有可能样本,样本均值为2的概率值是()
A.1/9
B.2/9
C.1/3
D.4/9
18、计算发展速度的分子是()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
19、研究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是()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理论统计
D.应用统计
20、某企业2009年产品产量比2005年增长了1倍,比2000年增长了0.5倍,则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
A.0.33
B.0.5
C.1
D.2
21、年劳动生产率y(千元)和工人工资x(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0+30x,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80元
B.增加60元
C.减少80元
D.减少50元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极差容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数据的分散程度
B.标准差的大小会受到数据本身数值大小的影响
C.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除以均值即为标准差
D.标准差相同的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可能不同
23、某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指()
A.该组数据的数值向其中心值的靠拢程度
B.该组数据的数值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和程度
C.该组数据的数值向其中位数值的靠拢程度
D.该组数据的数值远离其中位数值的趋势和程度
24、已知一组数据均值为3,标准差为1.58,则其离散系数为()
A.1.90
B.0.53
C.4.58
D.4.74
25、假设检验主要是对()进行检验
A.总体参数
B.样本参数
C.统计量
D.样本分布
26、下列关于变量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类数据只能用来区分事物,不能用来表明事物间的大小、优劣
B.顺序数据具有数值特征,可以用于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
C.数值型数据的计量功能要大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D.在统计学研究中,对数值型数据的研究是定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27、对于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处()以下的罚款
A.五万元
B.十万元
C.十五万元
D.二十万元
28、依照《统计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
C.周期性普查
D.典型调查
29、回归分析中的简单回归是指()
A.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
B.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
C.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
D.变量之间的简单回归
30、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审批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的是()
A.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C.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D.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32、《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33、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A.|r|<+∞
B.|r|≤1
C.|r|<1
D.r≤0.5
34、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的人员,应当自收到领取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通知之日起()内,向承办机关提出统计从业资格申请,逾期成绩自行作废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35、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小于0
B.越接近于-1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0
36、在回归直线yC=a+bx,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0
B.r=1
C.0D.-1
37、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
B.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报告
C.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
D.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38、在回归直线yC=a+bx,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0
B.r=1
C.0D.-1
39、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20%,则物价指数为()
A.25%
B.75%
C.115%
D.125%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40、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看,相关关系可分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非线性线相关
E.不相关和完全相关
41、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罚款
B.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令停产停业
E.责令改正
42、样本统计量通常包括()
A.总体平均数
B.总体方差
C.样本比例
D.样本均值
E.样本方差
43、常用的点估计有()
A.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B.用样本比例估计总体比例
C.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D.用总体均值估计样本均值
E.有总体方差估计样本方差
44、回归分析的目的有()
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E.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45、估计标准误差的作用是表明()
A.回归方程的代表性
B.样本的变异程度
C.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
D.样本指标的代表性
E.总体的变异程度
46、依照《统计法》第六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
A.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
B.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但发现数据计算有错误的,应当提出,由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核实订正
C.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但发现来源有错误的,应当提出,由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核实订正
D.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E.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47、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
A.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B.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C.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D.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零
48、统计管理相对人对大连市统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可以向()提出
A.辽宁省统计局
B.大连市人民政府
C.辽宁省人民政府
D.国家统计局
E.大连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49、标准分数()
A.可以用来测定某个数据在该组数据中的相对位置
B.取值介于0和1之间
C.是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
D.可以用于测定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
E.是标准差的倒数
50、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
A.线性关系
B.因果关系
C.变异程度
D.相关方向
E.相关的密切程度
51、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采用什么检验统计量取决于()
A.所抽取的样本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
B.还需要考虑总体是否为正态分布
C.总体方差是否已知
D.样本均值是否已知
E.样本方差是否已知
52、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
A.线性关系
B.因果关系
C.变异程度
D.相关方向
E.相关的密切程度
53、《统计法》第41条规定罚款可以适用的主体是()
A.企业事业单位
B.其他组织
C.个人
D.个体工商户
E.国家机关
54、概率抽样一般包括()
A.重点抽样
B.分层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E.系统抽样
三、判断题(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本题总分扣完为止。不答题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55、某企业2007年产值是150万元,到2009年累计增加产值80万元,则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5%。()
57、长期趋势分析方法中是将时间作为解释变量的。()
58、不论统计调查还是实验,所搜集到的数据都是原始数据。()
59、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都应当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60、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6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62、回归方程法是消除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影响的方法。()
63、产品质量分为1、2、3级品,这是数值型变量。()
64、其他条件相同时,置信水平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就越大。()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强化测试试题附答案(2)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强化测试试题(附答案)
强化测试试题二:
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模型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
2.统计指标按时间标准不同,可以分为()。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B.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C.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3.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为获得农产量全面数据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4.调查几个大型的主要的发电厂,就可以了解我国电力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5.若一项调查主要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定期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6.为了解某高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则该校的每一个学生便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总体
C.调查单位
D.报告单位
7.区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依据是()。
A.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全面
B.调查结果是否取得了全面资料
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是否已经形成为一种统计报告制度
8.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2600元,最低为1000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300
B.200
C.1600
D.100
9.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10.设管理局对其所属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最合适的()。
A.80%-89%,90%-99%,100%-109%,110%以上
B.80%以下,80.1%-90%,90.1%-100%,100.1%-110%
C.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
D.85%以下,85%-95%,95%-105%,105%以上
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C.既可以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12.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13.有下列甲,乙两部门职员工资数据:甲部门职员工资4000,3000,2500,2000。乙部门职员工资3000,4750,3500,2750。若要比较这两部门职员平均工资差异程度大小,应选用的方法是()。
A.极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14.序时平均数反映()。
A.同一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
B.同一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
C.不同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
D.不同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
15.期末水平等于()。
A.期初水平与累计增长量之和
B.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平均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定基发展速度
D.期初水平乘以定期增长速度
16.某企业2005年增加值408.72万元,要求2005年至201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则2010年增加值约为()。
A.522万元
B.548万元
C.497万元
D.429万元
17.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A.-20%
B.-21%
C.+21%
D.+20%
1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B.职工人数指数
C.销售额指数
D.销售量指数
19.某工厂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
B.50%
C.75%
D.20%
20.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21.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必须()。
A.扩大系统误差
B.扩大极限误差
C.缩小系统误差
D.缩小极限误差
2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将()。
A.保持不变
B.随之扩大
C.随之缩小
D.无法确定
23.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是统计法立法的宗旨。
A.统一性
B.及时性
C.科学性
D.独立性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统计规章
B.统计法律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性统计法规
25.《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的统计管理体制。
A.集中管理
B.分层负责
C.分级负责
D.分级管理
26.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
A.业务上的领导权
B.业务上的指导权
C.行政上的管理权
D.行政上的领导权
27.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
A.统计责任人
B.主管领导
C.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D.行政管理人员
28.下列各项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是()。
A.统计局长
B.总统计师
C.统计员
D.统计调研员
29.统计调查项目可以分为()、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A.中央统计调查项目
B.指令性统计调查项目
C.强制性统计调查项目
D.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30.如果发生了重大灾情或者不可预料的情况,()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进行临时性统计调查。
A.县级
B.省级
C.地、市级
D.乡镇级
参考答案:
1.B2.D3.B4.B5.D6.C7.A8.B9.B10.C
11.B12.D13.C14.D15.A16.A17.D18.A19.D20.C
21.B22.C23.B24.C25.C26.A27.D28.C29.D30.A
;2015年统计师考试试题:统计法基础知识(7月6日)
单项选择题
1.在抽样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调查方式是()。
A、整理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2.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接受正确原假设
B、拒绝正确原假设
C、接受错误原假设
D、假设设立不正确
3.下列四个相关系数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数值是()。
A、0.6
B、0.91
C、-0.8
D、-0.95
4.时间序列中在一年之内的周期性波动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5.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判断题
6.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如果发现现金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将短款或溢余记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待查明原因后处理。
简答题
7.一家广告公司想估计某类商店去年所花的平均广告费有多少。经验表明,总体方差约为1800000。如置信度取95%,并要使估计值处在总体平均值附近500元的范围内,这家广告公司应取多大的样本?
8.某机床厂加工一种零件。根据经验知道,该厂加工零件的椭圆度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总体均值为0.081mm,总体标准差为0.025。今另换一种新机床进行加工,取200个零件进行检验,得到椭圆度均值为0.072mm。试问新机床加工零件的椭圆度总体均值与以前有无显著差别?
9.某纺织厂生产人造纤维,已知其平均拉力强度为1.56公斤,标准差为0.22公斤。现在进行某种工艺改革试验,改革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若改革后质量没有明显下降,则可进行全面改革,否则就不准备改革。现抽取了50个样本,测得样本的平均拉力强度为1.46公斤,人造纤维的拉力强度服从正态分布。试利用样本的观察结果,对是否进行这项工艺改革作出决策。(a=0.05)
10.
(1)计算相关系数;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