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空气污染的资料(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七月网4500

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1、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空气污染的资料(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2、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的现象,就是空气污染。

3、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室外空气污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4、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燥空气而言,按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而其他气体及杂质体积都大约是0.02%。各种自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

更多关于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2d009161582992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有哪些环境污染的资料

每年水污染事件1000起

每年因大气污染致门诊35万人

资料图: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备受世界关注的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元凶已由“煤烟型”逐渐转变为“尾气型”,今后一段时间内,机动车尾气污染将成兰州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2007年7月17日下午3点半,内蒙古满洲里市疾病控制中心突然接到该市阜城东社区卫生站的报告,从当天早上9点起卫生站接连收治了20多例腹痛、恶心、呕吐的患者,到下午仍有症状类似的病人陆续前来就诊。

接到报告后,市疾病控制中心一面向满洲里市卫生局汇报,一面组织人员赶赴卫生站。到7月22日,病例增至536例,其中还有一名危重病人。市卫生局不得不向卫生部请求专家支援。经过全力救护,最终所有的患者都被治愈。

导致这几百人同时生病的原因略显特殊。经过仔细调查,医务人员发现病例的分布与该市铁路供水管网一致,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生活饮用水污染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原来,净水厂的蓄水池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此前连日的暴雨致使污水从排污管反向流入蓄水池,污染了生活饮用水,引发当地居民发生群体性腹泻。

这仅仅是中国每年发生的近1000起水污染事件之一。

11月21日,卫生部监督局局长赵同刚在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上透露,中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万人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除了水污染外,其他环境污染对健康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每年因城市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分别达到17.8万人和11万人。”赵同刚说,“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障碍。”

10亿人呼吸受污染

“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城市大气污染依然严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金银龙说。

2006年,中国对559个主要城市进行的监测显示,有37.6%的城市大气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有6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而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人数达到了10亿。

金银龙说,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与人群的许多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全球每年由于城市空气污染造成大约80万人死亡。亚洲地区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48.7万多人死亡。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35万人,急诊病例680万人,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

除了城市大气污染外,室内空气的质量也令人担忧。在城市,集中空调的污染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004年,卫生部对60个城市937家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进行了卫生检测,结果显示严重污染达47.1%,中度污染达46.7%,合格率仅占6.2%。通风管道内最高积尘量达到486克每平方米,是国家标准的486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所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害和疾病种类达几十种,主要有三类疾病,传染性病、过敏性疾病和不良建筑综合征。”金银龙说,“其中,传染病军团菌病的死亡率是5%~30%,接近SARS的死亡率。”

农村虽然没有集中空调污染的困扰,但由烧柴烧煤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至今仍未引起重视。

中国农村有将近80%的家庭使用固体燃料(秸秆、柴和煤炭)作为主要的生活能源,但这些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尤其是在开放式燃绕或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燃烧时,能释放出对健康有害的数百种污染物,造成室内空气严重污染。据有关部门调查,农村燃煤造成室内多种污染物严重超过国家标准。

每年近千起水污染事件

从2001年至2004年,中国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每天2到3起。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6年水污染事故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总量的59%。

“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含有杀虫剂和化肥的农田灌溉水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造成了中国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沿海大面积污染,这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金银龙说。

2006年,环保系统对中国七大水系的40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检测显示,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46%,Ⅳ、Ⅴ类占28%,劣Ⅴ类占26%,素有三大湖之称的太湖、滇池和巢湖水质均为劣Ⅴ类。按照国家环保标准,Ⅰ类和Ⅱ类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Ⅲ类和Ⅳ类水只可以用于灌溉,Ⅴ类及劣Ⅴ类水质甚至不可以用于灌溉——但实际上,中国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执行这一规定。

人群患有大量与水污染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在中国的37种法定传染病中,通过水传播的疾病有8种。2006年,中国上报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460.9万,其中靠水传播疾病的发病人数127.8万,占27.7%。金银龙说,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物暴露与慢性疾病显著相关,尤其是肝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

今年7月1日,中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始实施,水质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其中42项属于强制检测项目。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副主任宋兰合透露,中国660多个设市城市的3000多家水厂中,能完全执行106项检测的,“绝对不会超过10家;即使能检测42个强制项目的,也只有不到15%;另有约51%的企业更是根本没有检测能力”。

除了水质检测能力滞后,宋兰合说,城市供水管网的老化现象也非常严重。在东北一些地区,甚至还在依靠伪满时期建造的管网。而供水管网老化,不仅容易造成漏损率增加、停水事故频发,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供水水质。

国家行动计划颁布

实际上,如何应对环境与健康之间的挑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因此,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也一直大力推进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6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接近1/4的疾病由可以避免的环境暴露引起。每年超过1300万的超额死亡归因于可预防的环境因素。在最不发达地区,接近1/3的死亡和疾病归因于环境问题。

但中国不仅对国内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底数和状况不清,而且在环境与健康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上存在很大不足。卫生部和环保总局等部门在环境健康问题上甚至缺乏沟通。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2006年举行的全国第一次环境政策法制工作会议上就直言,环保局管污染,卫生部管癌症,但污染和癌症两者之间的研究却是空白,这方面的统计协调机制远远没有到位。

为此,中国政府特别在11月21日召开的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上,启动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这也是中国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行动计划》特别提出将建立五大国家级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开展实时、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监测,为国家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这五大网络分别是:饮水安全与健康监测网络、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网络、土壤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

赵同刚希望通过制定国家行动计划,更加有力地推动环境与健康工作,以应对公众面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空气污染的资料!

空气污染---空气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形成危害动、植物,影响其生存的现象。大气中C0、NH3、SO2、H2S、Cl2、03和N02等物质的正常含量均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对动、植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19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上述物质大量排入大气,使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到动、植物生命活动乃至人体健康。污染物的来源有的来自自然界(如火山喷出的烟灰),有的来自人类活动,其中工业、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是主要的污染源。空气污染可分为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状污染物两大类。气体污染物包括SO2、03、氮的氧化物以及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物包括固体粒子(粉尘、烟尘气)和液体粒子(烟雾、雾气)两类。直接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质,叫一次污染物。空气与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反应,或空气中光化学反应引起的污染物变质所产生的新污染物,叫二次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种类很多,其中对农业威胁较大的约有十多种,如SO2、HF、C12和光化学烟雾等。

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水平风速和对流层高度是影响大气稀释空气污染物能力的两个气象要素。当农田上空主导风向来自污染源时,农田容易受有害气体的危害;风力强弱则影响空气污染物的扩散速度、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与平均风速成反比;通常午后湍流强,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有利于扩散。夜间晴朗无风,近地面逆温层可使污染物在地面上停滞积聚,加剧空气污染的程度。另外,在准静止的高气压系统中,由于下沉逆温阻止下层排放的污染物扩散到大气上层,可形成近几百米厚的污染层。各国多次发生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大都是在低逆温层、风速小和无雨的气象条件出现几天之后形成的。空气中一些污染物例,如SO2和悬浮于空气中的农药颗粒等,经雨水淋溶落到地面,又可污染土壤和植株。

植物对大气的净化功能---不少植物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能够分解一些有毒物质,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络合物,暂时可以降低毒性。1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滞灰尘30多吨,1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02,柑桔树的叶子可吸收储存硫达1%,青杨和桑树具有较强的吸收铅尘的能力,加拿大杨、银杏、榆树、梧桐、桉树等都是较好的“天然吸尘器”。草坪的吸附粉尘能力比裸露地面大几十倍。因此环境科学的任务之一,是要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选择吸收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扩大造林绿化面积,根据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汇集区的地形地势、风向和污染气体的季节分配,统一考虑构成一种包围式或隔离式的林带,使含尘气流在移动中途被树林吸收。另方面要研究采取控制或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措施,以保证大气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一般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组织,干扰酶的作用,阻碍代谢机能,有的有毒物质在体内还可进一步分解或参与合成过程,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侵害细胞组织,抑制光合作用,使生长受阻、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其危害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危害等。高浓度污染物造成急性伤害,引起产量显著下降,低浓度污染物,在长时间作用下,造成慢性危害,一般症状不明显。不可见危害只造成生理上的障碍,一般没有症状。植物受空气污染危害的程度,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污染物浓度和植物接触它的时间;植物本身的构造和所处的发育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良好的供水和空气湿润,较高的C02浓度等,都能导致叶片气孔开放,易受污染危害。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河流干涸,森林减少,动物灭绝,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等。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地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表现---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资源退化,水生态环境系统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导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资源危机显现;五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进程。首先,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拿我国每年所发生的洪涝灾害来说,一场灾难过后,成千上万的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大批大批的人无家可归,不计其数的美好家园遭到破坏,无数的良田被洪水淹没,再加上因道路毁坏所造成的交通中断等等,我们仔细估算一下,我们是不是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呢?其次,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任意排放,导致大气.河流.土地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严重的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再次,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这样迫使许多农民远走他乡,而大部分又没有固定的栖身之地,加重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汽车尾气污染---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汽车尾气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氮氧化合物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亚硝酸盐则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居民离公路越近,公路上汽车流量越大,肺癌死亡率越高。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会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损害肺功能。二氧化硫在大气中含量过高时,会随降水形成“酸雨”。汽车尾气中的铅化合物可随呼吸进入血液,并迅速地蓄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素的合成、侵袭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伤。当儿童血中铅浓度达0.6~0.8ppm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甚至出现痴呆症状。

大气污染的防治---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②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地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③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叠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④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